嘩啦~
營帳內(nèi)瞬間沸騰了。
無數(shù)穿著薄衣的士卒不顧嚴寒,從營帳里沖出來,他們一臉期盼地朝著杜荷這邊看過來。
當他們看到馬車上推的厚厚的衣服時,臉上全都露出驚喜的表情。
前幾天他們收到臨時命令,急行軍來到幽州。
中軍行軍副大總管蘇定方跟他們說,因為事發(fā)突然朝廷還沒來得及準備厚衣服,大家可能要冒著嚴寒作戰(zhàn)。
沒想到朝廷這么快就把衣服送了過來。
得知杜荷帶著厚衣服到來,蘇定方、薛仁貴、程懷亮、尉遲環(huán)和秦懷道幾人一路小跑出來。
程懷亮看著幾十車棉衣,激動地說道:“杜兄,你帶的厚衣來的太及時了!”
“這邊的天氣太冷,我們還擔心下面的弟兄會凍出病來。”
幾人寒暄一番,杜荷笑著說道:“這些衣服都是太子私人準備的,原本備著用于今年的冬天使用,沒想到提前用上了!
接著杜荷對蘇定方說道:“蘇將軍,每一輛馬車上裝著400套衣服,勞煩你安排分發(fā)!
“好!
蘇定方點了點頭。
在他的主持下,不到盞茶的功夫,幾位行軍總管便帶著分配好的衣服回到各自的營帳。
接著他們又把麾下的一眾校尉召集過來,讓他們把衣服發(fā)給下面的士卒。
校尉們邊發(fā)衣服邊說道:“這些厚衣服都是太子殿下準備好的,這一仗你們可得好好打,別辜負太子殿下對你們的好!
“太子殿下大德!”
穿上厚衣服的士卒,感受著一絲溫暖,嘴里紛紛念叨太子的好。
...
杜荷帶著蘇定方回到刺史府時,李績和李道宗已經(jīng)到了。
他們和李承乾和侯君集二人聊的正歡。
至于坐在首座的李元昌,雖然很想搭話,但是一直插不進話。
急的他抓耳撓腮,臉色煩躁。
李承乾看到杜荷走進來,連忙招手說道:“杜荷快過來,就等你了。”
大堂內(nèi),其余人也紛紛把目光朝著杜荷看過來。
感受到李承乾迫不及待的目光,杜荷微笑著朝他點了點頭,隨后走過去向李績和李道宗行禮道。
“見過江夏王,英國公!
李績擺著手,微笑著說道:“杜駙馬不必多禮!
說起來,他的這個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還是杜荷向太子建議的,也是小小地承了杜荷的恩情。
對于武將來說,戰(zhàn)爭意味著立功。
武將只有在戰(zhàn)場立功,才能往上提拔。
蘇定方也恭敬地朝著大殿內(nèi)的眾人,一一行禮問好。
李承乾拍著手掌說道:“既然人都到齊了,我們也準備開始商討作戰(zhàn)計劃,還請與戰(zhàn)斗無關之人避嫌!”
隨著李承乾的話音落下,大堂內(nèi)瞬間安靜下來,不過并沒有人離開。
就這樣安靜了十來息,眾人一齊把目光看向左顧右盼的李元昌。
“讓本王離開?”
李元昌用手指著自己,滿臉的不可置信。
開什么玩笑!
他可是幽州刺史,這里是他的地盤!
一幫過客占用他的大堂,現(xiàn)在竟然還讓他離開。
未免太過分了!
侯君集眉頭緊鎖,虎目大瞪,隨即朝漢王李元昌抱拳說道。
“漢王殿下,我們現(xiàn)在需要商議機密要事,還請您避嫌!
看到侯君集指名道姓對他說,漢王雖然不太想離開,可看到太子和江夏王全都皺起了眉頭,他只好悻悻地離開。
走之前還瞥了一眼杜荷和裴行儉,看到他們一臉微笑地坐在位置上,心里更加不爽。
一個小小的駙馬都尉,以及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小人物都有資格議事,他一個皇族兼幽州刺史竟然要離開。
真是氣煞他也!
李承乾的親衛(wèi)把大堂的大門關閉之后,眾人也開始直入主題。
李績率先介紹道:“太子殿下,高句麗共有城池176座,70余萬戶,人口約350余萬!
“現(xiàn)在執(zhí)掌高句麗軍政大權的是莫離支淵蓋蘇文,此人不僅殘暴而且勇猛無比。”
“高句麗近期在國內(nèi)大募兵,共有士卒38萬余人!
“其中10萬大軍在圍攻新羅,5萬大軍駐守在平壤城!
“高句麗把20萬大軍調(diào)到遼東半島,對我們唐軍嚴防死守,看其架勢是想跟我們決一死戰(zhàn)!
李績和李靖一樣,在作戰(zhàn)之前會率先摸清對手的實力。
這半年多時間,他不僅派遣大量探子混進高句麗,還花重金從高句麗的一些高官手里,得到這些信息。
侯君集不屑地說道:“小小高句麗而已,不足為慮!
“淵蓋蘇文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10萬唐軍對20萬高句麗大軍,優(yōu)勢在唐軍!
侯君集非常自傲,絲毫沒有把高句麗放在心上。
唐軍無論是戰(zhàn)斗素養(yǎng),亦或者是衣甲和兵刃,都是這些藩屬國不能比擬的。
李績搖了搖頭,他的臉上對高句麗卻是滿滿的重視,他接著介紹道。
“高句麗在遼東的疆域,最難打的是遼東城和安市城兩處戰(zhàn)略重城,除了有重兵把守,其城墻無比堅固,而且地形險要。”
“除此之外,我們大軍要想進入高句麗疆域,也有兩個大難題!
說話間,李績把行軍圖拿了出來,并將它平鋪到案幾上。
杜荷、侯君集、蘇定方和裴行儉四人紛紛圍了上去。
至于李承乾,則悠哉悠哉地喝著茶。
有杜荷和一眾將軍動腦子就行,他過來是給將士們提氣的,后續(xù)的戰(zhàn)斗也不需要他操心。
李績指著行軍圖,臉色凝重說道。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200里寬的遼澤,里面大部分都是沼澤,大軍在里面極難行軍!
“大軍渡過遼澤,還有寬闊的遼水,以及高句麗修建的一條1000里長的長城!
這仗還沒開始打,就已經(jīng)困難重重,就連侯君集也收起了輕視之心。
聽到大軍面臨的困難,李承乾也不喝茶了,而是直起身子豎著耳朵認真聽起來。
侯君集沉聲問道:“英國公,你們作為先頭部隊,也是這次作戰(zhàn)的主力,你想怎么打?”
既然李績發(fā)現(xiàn)了這個難題,心里肯定已經(jīng)有了應對的辦法。
李績的臉上帶著一抹自信,指著行軍圖上標注的高句麗城墻說道。
“高句麗修建的長城,北邊是通定城、新城和玄菟城,中部是懷遠城,南部是建安城和安南城等!
“這幾座城市連成一條線,牢牢地把我們擋在外面!
“既然如此,我打算攜大軍抵達邊城柳城,做出猛攻中部懷遠城的假象!
唐軍疆域的柳城和高句麗疆域的懷遠城,中間只是隔著一條遼水和城墻。
大軍一旦打下懷遠城,便可長驅直入威脅戰(zhàn)略要地遼東城。
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都被擋在遼東這座堅城之下。
李績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懷遠城守軍不足,高句麗肯定會把南北兩端的士卒調(diào)集過來,如此一來南北兩側的防守便會空缺。”
“屆時我會迅速兵分兩路,一路大軍北上攻打通定城,隨后渡過遼水,直撲新城、玄菟城和蓋牟城。”
“另一路大軍南渡遼水,攻打建安城。”
等李績說完后,大堂內(nèi)也陷入了短暫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