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是真的是飄了,欺負幾個小國家,還打出了自信心和優(yōu)越感。
現(xiàn)在連大唐這個兇猛的老虎,都不放在眼里。
杜荷暗中點了點頭:“這下在高句麗,可以肆意妄為了!
如果沒有發(fā)生高句麗拒絕朝貢這件事,大軍征伐高句麗,還要束手束腳。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打仗,那是又當又立。
明明都恨不得弄死對方,可又怕百姓不好的評價,而畏手畏腳。
但凡大軍對敵國百姓動手,亦或者屠殺敵軍,回來都會被一幫御史彈劾。
現(xiàn)在李世民這番話,相當于給大軍松開了緊箍咒。
尚書郎中繼續(xù)說道:“現(xiàn)在進行大朝會的最后一項,有請?zhí)妨钤祛竻R報天象!”
接著一個長相平平無奇的老者,腳步輕盈地走到大殿中央。
袁天罡臉色凝重說道:“啟稟陛下,臣最近日觀天象,看到太白金星閃爍而過!”
“太白金星現(xiàn),是有天神預警,今年怕是有大兇之兆!”
聽到袁天罡的話,朝臣把目光全都放在李承乾身上。
下個月太子就要動身,準備去征伐高句麗。
現(xiàn)在太白金星現(xiàn),是不是預示著太子此戰(zhàn)會出問題?
房玄齡站出來說道:“陛下,太白金星出現(xiàn)乃不祥之兆,不如讓太子留在長安?”
“臣復議!
長孫無忌、李靖、高士廉和侯君集等人,一齊站出來附和。
袁天罡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相術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大業(yè)末時曾為杜淹、王圭、韋挺、竇軌相面,說的話后來都應驗了。
后來他又給岑文本、張行成和馬周等相面,全都一一靈驗。
要知道袁天罡給馬周相面時,馬周還是一個窮困書生。
而且還是個普通貧農的孩子,并沒有家族底蘊支持。
那時候袁天罡就跟馬周說:“你本來是仙官下凡,后半生注定要飛黃騰達,但是你卻無福享受,命不久矣。”
不得不說,袁天罡這糟老頭子算的很準。
馬周當了幾年中書令,便因病去世,享年還不到50歲。
聽到一眾文臣武將的話,李世民的臉色也變得尤為嚴肅。
這時候,韋挺站了起來。
他高聲說道:“陛下,太史令袁天罡所說太白金星只是閃爍而過!
“因此臣認為,征伐高句麗只會出一點危險,但很快會逢兇化吉!
“兩國交戰(zhàn),哪能沒有危險?”
“況且現(xiàn)在大軍馬上就要出征,臨場換帥會影響將士們的士氣,還請陛下三思!”
韋挺的這番發(fā)言,可不是回應普通的朝臣,而是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一眾大臣。
不得不說,為了實現(xiàn)魏王的圖謀,他是豁出去了。
從魏王府的謀劃出發(fā),無論如何,都要慫恿太子出征!
接著崔仁師也站起來說道:“陛下,貞觀十六年的大朝會,太史令說貞觀十七年三月,會有大才現(xiàn)世!
“可找了這么久,這個大才不也沒找到嗎?”
“臣認為,太史令偶爾也會看走眼!
崔仁師說到大才現(xiàn)世時,李世民和朝中的一眾大臣,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放在看熱鬧的杜荷身上。
誰說沒有大才現(xiàn)世?
杜荷這個文曲星君下凡,難道還不算大才現(xiàn)世么?
就在這時,袁天罡忽然開口說道。
“陛下,太白金星現(xiàn)身的地方,在大唐的東北方向!
聽到袁天罡的這句話,所有朝臣都在心里嘀咕道。
“大唐的東北方向,指的不就是遼東戰(zhàn)場么?”
就在朝臣都在猜測袁天罡話中的意思時,杜楚客站起來興奮地說道。
“陛下,按照太史令的推斷,大兇之兆應當出現(xiàn)在高句麗身上!”
朝臣一下議論起來。
“杜尚書說的有道理!”
“高句麗面對我們唐軍的兵鋒,肯定會被殺的血流成河,大兇之兆發(fā)生在高句麗也說得過去。”
“不愧是太史令!”
看到一大群人吹捧袁天罡,杜荷身后一個官員低聲嘀咕道。
“太史令做出的推斷,為什么不自己做解釋?”
“還要臣子猜測他話中的意思,真是愛擺譜。”
聽到身后的嘀咕聲,杜荷微笑著輕輕地搖了搖頭。
袁天罡這一類相師之所以神秘,就是說話比較模糊籠統(tǒng),讓人有猜測和想象的空間。
到時候出現(xiàn)結果后,百姓就會想起相師說過的話,并從中各種解讀。
如果有一句話,亦或者關鍵字沾邊,被相者就會恍然大悟。
心里大喊一句:“袁天罡真乃神鬼莫測的相術大師!”
到時候口口相傳,事情就會被傳的越來越懸乎,越來越離譜。
李世民心神微定,他轉過頭臉色嚴肅地對李承乾詢問道。
“太子,你心中怎么想?”
李承乾先是看了一眼杜荷,隨后站起來語氣堅定道。
“回稟父皇,戰(zhàn)場固然兇險,但兒臣不會退縮!”
“兒臣一定會為父皇徹底打下高句麗,擴大我們大唐的疆域!”
“如果兒臣不幸馬革裹尸,那就把兒臣埋葬在遼東戰(zhàn)場上,兒臣死也要看著高句麗被我們的威武之師覆滅!”
臥槽!
太子出息了!
朝中的一眾大臣,包括杜荷,全都被李承乾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話給震驚到了。
長孫無忌率先站起來拍手說道:“太子殿下高義!”
隨后朝臣紛紛站起來,朝著李承乾躬身行禮道。
“太子威武!”
感受著滿朝文武大臣的恭賀,李承乾的臉上也充滿著享受。
就是這種感覺!
他已經記不清,被大臣真心恭賀是在多少年前。
李世民微微的頷首,一雙睿智的雙眸一直放在李承乾的身上。
“太子的表現(xiàn),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君主了!”
李世民在心底給李承乾一個極高的評價。
他臉帶微笑,朗聲說道:“大軍出征人員不變,依舊由太子掛帥!”
既然李世民都決定了,一眾大臣也沒有繼續(xù)爭論,而是紛紛高呼道。
“陛下圣明!”
反正陛下的兒子多,死一個李承乾,還有大把人可以頂上。
況且太子如此迫切地想著出征,他們也不能不懂事,說多了反而吃力不討好。
袁天罡只說太白金星出現(xiàn)這一個點,便退了回去。
杜荷在心底腹誹道:“太史令真好做!”
隨便扯一個天象,這一年的政務就完成三成。
尚書郎中站起來,朗聲說道:“大朝會儀式結束,請百官拜賀!”
文武百官再一次站了起來,他們朝李世民躬身行禮道。
“大唐萬年,陛下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