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后。
大賀魯刺率領(lǐng)3萬騎兵趕到伏弗郁部族,而涅鄰納縝同樣率領(lǐng)1萬騎兵趕了過來。
當(dāng)4萬契丹騎兵看著遍地同袍尸骸時,他們的臉色全都變得鐵青。
“又跑了!”
“唐軍怎么跑這么快?”
“明明我們跟唐軍只是差了一個時辰的腳程,可為什么就是追不上這支唐軍騎兵?”
兩支契丹騎兵連續(xù)趕了幾天路,他們并沒有繼續(xù)追擊,而是選擇在原地駐扎休息。
兩位統(tǒng)帥沒有閑著,他們派了大量的斥候去追查唐軍的蹤跡。
主帥牙帳內(nèi)。
大賀魯刺和涅鄰納縝兩位大將軍碰面,并且商議接下來的戰(zhàn)斗安排。
一個時辰后。
斥候回來稟報道:“稟報兩位大將軍,唐軍正往羽陵部族地趕去!”
“有士卒查明唐軍兵力,約一萬騎兵!
才一萬騎兵?
進攻奚族的唐軍騎兵,不是有兩三萬嗎?
剩余的騎兵去了哪里?
想到這里,大賀魯刺和涅鄰納縝兩個老將的心里,頓時露出不妙的預(yù)感。
可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薛仁貴正率領(lǐng)一萬騎兵,從遼東道襲擊他們東邊的部落。
沉默一會。
大賀魯刺沉聲說道:“涅鄰將軍,我們不去羽陵部族地,否則永遠也追不上唐軍!”
“我建議兵分四路,分別去日連部和匹絜部周邊的四條官道埋伏!”
“只要能把唐軍拖住大半天,我們其余三路大軍,就能快速趕到!”
這支唐軍的行軍速度太快,完全超出他們的想象。
其打法跟傳說中的大唐軍神李靖一樣,來無影去無蹤,而且戰(zhàn)斗力強的離譜。
一個部落內(nèi)的數(shù)千守軍,竟然在數(shù)個時辰內(nèi)全都被唐軍殺害,這太可怕了!
“好!”
涅鄰納縝臉色凝重地點頭應(yīng)道。
商議完對策,大賀魯刺寫了一封軍報,叮囑士卒快馬加鞭送到大王手中。
...
一天后。
契丹皇庭。
王宮大殿內(nèi)。
大賀窟哥持著幾份軍報查看起來,看著每一份送來的戰(zhàn)報都是壞消息,他的臉色也變得無比鐵青。
大殿下方。
一眾文武大臣臉色緊張地看著大賀窟哥。
他們知道這些戰(zhàn)報沒有好消息,就是不知道會有多壞,會不會是主力大敗的消息?
過了片刻。
大賀窟哥沉聲說道:“西邊的那支唐軍約莫萬人,他們已經(jīng)攻下悉萬丹部、拔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族地,屠殺了我們2萬名勇士,以及20余萬子民!”
西邊的唐軍?
難道東邊也有唐軍?
文武大臣的關(guān)注點,全都在第一句話上。
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大賀窟哥咬著牙說道。
“另一支唐軍從遼東進攻,他們利用夜色的掩護,襲擊了我們邊防軍的營地!”
“駐守營地的將士放松警惕,最后被唐軍放火燒了營帳,導(dǎo)致炸營!
“此戰(zhàn)共折損2萬5千余名勇士,只有不到5千人逃走!”
什么?
損失這么大?
遼東道邊境一共陳兵3萬,現(xiàn)在一戰(zhàn)被殲滅了2萬5千余名士卒,這相當(dāng)于西部的防線完全空虛!
要是在遼東道征戰(zhàn)的另一支大軍北上,他們契丹豈不是要步入奚族的后塵。
這還怎么打?
眾大臣面面相覷,他們都從各自的眼中看到了驚慌。
大賀窟哥把眾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他現(xiàn)在還沒有太大驚慌,語氣沉穩(wěn)說道。
“大賀魯刺和涅鄰納縝兵分四路,加上耶律紇基率領(lǐng)的4萬步卒,正布成一個巨大的口袋,等待西邊的唐軍上鉤!”
“在我們8萬步騎勇士的圍剿下,這萬余唐軍騎兵定然插翅難逃!”
“只要滅了西邊的這支唐軍,我們便沒有后顧之憂!”
停頓片刻。
大賀窟哥接著說道:“至于東邊的這支唐軍,也不能放任不管!”
“本王決定從東邊的城池抽調(diào)2萬兵馬,前去圍堵這支剛冒出來的唐軍!”
其余大臣思索一番,隨后紛紛站起來應(yīng)道。
“大王圣明!”
...
契丹東部的一處林子里。
唐軍在此處休整。
一處臨時搭建起來的營帳內(nèi)。
杜荷、長孫無忌、程名振和羅通四人,正在研究突圍事宜,以及下一階段的襲擊目標(biāo)。
掛起來的行軍圖前。
程名振一邊在上面指指點點,一邊臉色凝重道。
“據(jù)斥候傳回的信息,東邊的日連部和南邊的匹絜部周邊,有大量的契丹步騎埋伏!”
“而且在我們西邊和北邊,也有不少契丹的騎兵包圍過來。”
“我們已經(jīng)陷入敵軍的包圍圈中!”
緊接著他把契丹的兵力分布情況,也詳細地在行軍圖上指出來。
契丹的疆域處于東西長條形,南北的疆域并不太寬闊,所以想完全隱匿蹤跡是一件麻煩的事。
等程務(wù)挺說完后,杜荷朝長孫無忌詢問道。
“趙國公,您老可有想法?”
契丹的將領(lǐng)比奚族的將領(lǐng)有腦子多了,他們吃了兩次虧后,并沒有繼續(xù)跟在他們屁股后面追擊。
長孫無忌沉聲說道:“要不往北邊突圍?”
“北邊只有萬余騎兵,說不定我們還能將其啃下來?”
現(xiàn)在南邊和東邊約有契丹步騎7萬,北邊有披甲騎兵1萬5千,西邊只有5千披半甲騎兵。
可在西邊后面的邊界處,還有將近1萬契丹步卒以逸待勞。
契丹士卒的兵力分布,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唐軍,想從東邊和南邊突圍過去,那就是死路一條。
北邊的騎兵全都是契丹精銳,如果唐軍選擇硬碰硬,那也跑不掉。
西邊就像一個陷阱,看似危險,實則一點也不安全。
杜荷思索了一會,很快有了主意。
“我們來一招聲北擊西!”
聲北擊西?
三人的眉頭一皺,紛紛把目光放到杜荷的身上。
杜荷微笑著說道:“讓羅通率領(lǐng)2千騎兵,佯攻北邊的契丹騎兵,多帶一些旌旗營造主力進攻的錯覺。”
“到時候西邊的5千契丹騎兵,定會趕去支援!
“我們率領(lǐng)剩余的7千6百余名騎兵,趁機跳出包圍圈,去襲擊西邊的1萬契丹步卒!”
讓羅通去當(dāng)誘敵?
沉默許久。
長孫無忌皺眉道:“杜荷,按照你的這個作戰(zhàn)計劃,羅通的2千騎兵豈不是要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