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侍郎崔敦禮,他此刻的臉色變得無比蒼白,身子也控制不住地劇烈顫抖。
弟弟崔余慶跟隨魏王謀反,他也是在魏王起兵以后才知道。
在大軍平定叛亂的這段時間,他每天都活在惶恐和忐忑之中,晚上睡覺一閉眼,就是被抄家滅族的場面。
就在文武大臣心思各異之時,李世民朝內(nèi)侍揮了揮手,讓他頒布處置逆賊的圣旨。
“大唐皇帝令,有氏族京兆韋氏、京兆杜氏、博陵崔氏安平房及第二房、陳郡謝氏、陳郡袁氏...包藏兇慝,將起逆心,規(guī)反天常,悖逆人理,罪不容恕!”
“參與謀逆者皆斬,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子妻亦同,祖孫、兄弟、姊妹等其資財和田宅收歸國庫,伯叔父、兄弟之子流放三千里,不限籍之同異!”
“...”
等內(nèi)侍宣布完第一封圣旨后,太極殿內(nèi)鴉雀無聲。
少數(shù)幾個受到牽連的大臣,他們的臉色已經(jīng)蒼白的跟一張白紙一樣。
杜構(gòu)聽到京兆杜氏被滅族,他的心情極為沉重,好像他的根基被拔掉了,總感覺身子有些飄浮。
而杜荷的心里沒有絲毫的波動,畢竟他對京兆杜氏沒有一點(diǎn)感情。
況且京兆杜氏的人也不算都被滅族,像杜楚客、杜敬勇、杜業(yè)等數(shù)十人,他們?nèi)几和跖苋ベ羾?br>
留在大唐,跑不掉的人,他們的命運(yùn)才叫凄慘。
明明他們并沒有參與謀反,甚至不少人都不知情,就這樣被朝廷一頓重罰,真是比竇娥還冤。
緊接著,內(nèi)侍拿出第二封圣旨朗聲念起來。
“大唐皇帝令,即日起革除崔敦禮兵部侍郎一職,貶為泗水道古沙州長史!”
“大唐皇帝令,即日起革除韋思齊太府少卿一職,貶為恒州長史!”
“...”
被貶官的朝廷大臣,他們聽完以后,心里全都松了一口氣。
撿回了一條命!
按照唐律規(guī)定,他們的兄弟或者堂兄弟謀反,他們本該死路一條,可陛下念他們這些年的功勞和情分,還是給他們留了一條活路。
等內(nèi)侍宣布完圣旨后,崔敦禮和韋思齊等人紛紛走到一側(cè),并朝李世民跪拜行禮。
“罪臣,謝陛下不殺之恩!”
李世民臉色嚴(yán)肅地?fù)]了揮手。
這些大臣都是才能出眾的肱骨大臣,奈何他們受到族人牽連,自己不得不對他們進(jìn)行處置。
等這幫被貶的大臣重新坐回去后,內(nèi)侍拿了第三封圣旨出來念道。
“京兆韋氏包藏兇慝,將圖不逞,乃刑戮之家,即日起貴妃韋珪降位為昭容,昭容韋尼子降位為婕妤。”
“楊淑妃溫婉淑德、嫻雅端莊,地華纓黻,往以才行,冊封為貴妃,為四妃之首,內(nèi)馭后宮諸嬪,以興宗室!”
“燕賢妃肅雍德茂,溫懿恭淑,有徽柔之質(zhì)、柔明毓德,冊封為淑妃,為四妃之二!”
內(nèi)侍頒布完這封圣旨,便退回到一側(cè)低頭站立。
一眾文武大臣面面相覷一眼,臉上帶著一絲驚愕,隨后紛紛持著笏板站起來行禮道。
“陛下圣明!”
對于李世民冊封楊淑妃為德妃,杜荷覺得這是意料之內(nèi)的事情。
后宮中有四位正一品的夫人,其封號分別為貴、淑、德、賢,而且排序也跟她們的地位一樣。
而楊淑妃本就在四妃中地位排行第二,又是吳王李恪之母,她被冊封為貴妃是順理成章之事。
杜荷在心里暗忖:“吳王李恪跟著沾光了,也不知道李世民后續(xù)會不會犯糊涂,把李恪也扶持起來,讓他和李治一起牽制太子李承乾!”
在長孫皇后病亡之后,李世民就再也沒有冊封新的皇后,因此貴妃在后宮的地位和皇后無異。
雖然楊貴妃現(xiàn)在的名義還不是皇后,可誰敢保證李世民不會把她冊封為皇后?
因為自己的到來,大唐的歷史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
要是太子和晉王麾下的勢力斗的太狠,李世民還真有可能效仿漢景帝,為了江山社稷的穩(wěn)固,冊封楊貴妃為皇后,立李恪為太子。
李世民又警告了一番群臣,隨后宣布朝會結(jié)束。
今天的朝會主要宣布對參與謀反家族和大臣的處置,并沒有提到絲毫關(guān)于魏王的處置安排。
...
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兵部的協(xié)助下,刑部和大理寺傾巢出動。
他們按照名單上記載的信息,去大唐各州郡抓捕犯人。
每天都有大量的囚犯被押回長安,并且經(jīng)過身份核對后,直接押去東市殺頭。
東市的邢臺上,已經(jīng)被血跡染成深深的暗紅色。
隨著京兆韋氏、京兆杜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等氏族的覆滅,博陵崔氏勢力大損,天下百姓也為之震動。
平康坊
百花樓大堂內(nèi)。
一大群身穿白色和青色長袍衫的士子,他們情緒激動地大聲討論著,就連撫琴跳舞的清倌,他們都懶得看上一眼。
“你們聽說了嗎?”
“今天上午,京兆杜氏剩余的最后幾人,被押去東市殺頭了!”
“他們的資財和田宅,也被朝廷的人給收回!”
“好家伙,上千輛馬車裝著金銀財物和古董字畫,看的我眼睛都花了!”
“少說也有數(shù)百萬貫!”
“...”
世家之人有多富足,他們以前都只是聽聞而已,而這一次他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要是朝廷搬運(yùn)世家的馬車,隨便掉點(diǎn)銀子下來,也夠他們這些人后半輩子的衣食無憂。
一個穿著青色長袍衫,手拿紙扇的年輕士子,他忽然大聲說道。
“諸位兄臺,京兆杜氏被抄家,你們說工部尚書杜荷和尚書左丞杜構(gòu)等人,他們心中是何想法?”
“杜氏偌大的家族財產(chǎn)收歸朝廷,他們兄弟幾人豈不是虧大了?”
“你們說...”
他的話還沒說完,整個人好像被雷劈中一樣,愣在原地一動不動。
因為他看到工部尚書杜荷,正和崔神基和蕭鍇等人從樓上走下來!
崔神基挑眉說道:“杜兄,這幫人在背后非議你,需不需要給他們一個教訓(xùn)?”
杜荷朝大堂里掃了一眼,隨后搖了搖頭道:“算了,發(fā)生這么大的事,百姓們在背后議論也很正常!
別說民間百姓議論他們,就連公主府的下人,這段時間也在偷偷議論京兆杜氏被滅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