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知道李世民攜帶文武百官去泰山封禪后,他們?nèi)汲仲澇傻膽B(tài)度。
這些年在陛下的治理下,他們的生活比以前富足了不少,現(xiàn)在頓頓都能吃飽飯不說,偶爾還能割上半斤豬肉嘗嘗。
陛下除了文治外,這些年更是把周邊的藩國都收拾的服服帖帖,每年都有無數(shù)的藩國上繳巨額朝貢之物。
要知道前隋啃不下的高句麗,在陛下的統(tǒng)領(lǐng)下輕輕松松地打下來了,而且還把漢人先烈遺憾給帶了回來。
此外陛下還把百濟(jì)和新羅兩塊疆域,徹底地變成大唐的版圖。
陛下文治武功超越歷朝歷代的帝王,他去泰山封禪實至名歸。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也不知道哪個顯眼包大喊了一句。
“陛下圣明!”
其余一眾百姓紛紛朝李世民離開的方向跪拜磕頭,并且大聲高呼道。
“陛下圣明!”
身后百姓們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也傳到了李世民、李承乾和杜荷等人的耳朵里。
乘坐在步輦之上的李承乾,他瞇著眼看向前方高大的龍輦,隨后握緊拳頭呢喃道。
“孤也要成為父皇這樣,受萬民敬仰的帝皇!”
雖然他自己在百姓心中頗有賢名,但是跟父皇這種巨大的影響力相比,他的賢名顯得是如此的渺小。
...
三日后。
浩浩蕩蕩的封禪隊伍,來到了繁華的東都洛陽。
為了迎接李世民、李承乾和百官的到來,洛州都督張亮和洛州刺史賈敦頤等人,提前出城五十里去迎接。
除了洛州的一眾官吏外,還有提前趕來洛州等候的魏王李泰。
“恭迎陛下!”
“祝陛下龍體安康,威儀四海!
李世民并沒有走下龍輦,而是讓同乘龍輦的晉王李治去代他說話,
當(dāng)李泰看到九弟李治從龍輦里走下來的時候,他胖嘟嘟的臉上帶著一抹驚愕。
“為何九弟能乘坐龍輦?”
“難不成父皇心里最看重的人不是李承乾和本王,而是九弟李治?”
要知道李治并非稚童,他早就到了就藩的年紀(jì),父皇邀請這樣身份特殊的皇子乘坐龍輦,這背后恐怕蘊(yùn)藏著圣意。
況且按照正常的情況,陪同父皇乘坐龍輦的人應(yīng)該是李承乾這個太子才對!
就在李泰心思復(fù)雜之時,李治已經(jīng)快步走到他的跟前擺手道。
“魏王和諸位都不必多禮!
“陛下有令,今日在洛陽宮休息一晚,明日繼續(xù)啟程!”
“因為陛下舟車勞頓趕路數(shù)日,現(xiàn)在身子困乏,就不專門召見諸位。”
李泰和一眾官吏聽到李治的話后,他們一齊躬身行禮道。
“遵旨!”
李治微微點(diǎn)了點(diǎn)頭,隨后轉(zhuǎn)頭看向李泰低聲說道。
“四哥,父皇邀你共乘龍輦,而且今晚還要跟你在洛陽宮夜談!
換做以前還在長安的時候,要是李泰聽到父皇邀他促膝夜談,他肯定會高興地蹦起來。
父皇如此舉動,那是因為對他格外恩寵,這讓他看到爭奪太子之位的可能。
可現(xiàn)在他被父皇趕去相州當(dāng)藩王,已經(jīng)失去了競爭儲君的機(jī)會,加上他野心滋生想造反為皇。
因此對于父皇宣召他夜談,李泰心里滿是忐忑。
經(jīng)過短暫的驚愕后,李泰的臉上很快恢復(fù)淡然,他笑瞇瞇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說道。
“九弟,我們趕緊去見父皇吧。”
“四哥我兩月未見父皇,心里早對父皇牽腸掛肚,猶如得了那相思之病。”
說著李泰直接越過李治,并且哼哧哼哧地往遠(yuǎn)處的龍輦走去。
李治看著李泰吃力地拖著肥胖的身子走遠(yuǎn),他青澀稚嫩的臉上忽然露出一抹淡淡的譏笑。
“裝的倒是挺像!
李治在心里腹誹道。
這段時間他和舅舅來往的比較多,并且從舅舅那邊得到大量關(guān)于四哥的消息,也知道他這個四哥可能有反心。
對李治來說,四哥李泰造反也是一件好事。
等父皇看清皇子和太子手中有權(quán)的危害后,恐怕會進(jìn)一步削弱太子的權(quán)柄,以此激化和太子的矛盾。
而他這個無權(quán)無勢的乖巧皇子,對父皇的地位不會造成絲毫的威脅,父皇對他自然會更加恩寵。
李治朝張亮和賈敦頤等人抱了抱拳,語氣溫和說道。
“諸位,你們回去忙吧!
接著他轉(zhuǎn)過身,大步朝龍輦的方向走去。
等李治走遠(yuǎn)以后,挺著一張笑臉的張亮暗中松了一口氣。
“呼~”
“萬幸!”
既然陛下現(xiàn)在不召見他,那就說明陛下在封禪之前,不會盤問他收養(yǎng)500余名義子以及說過的謀反言論之事。
雖然馬周也在洛陽調(diào)查此事,但是因為找不到術(shù)士程公穎和公孫常兩人對口供,他一時半會也不能對自己動手。
等陛下離開洛州以后,張亮就會趁著這段短暫的空檔期,把兵甲快速地調(diào)運(yùn)到相州。
至于在洛陽監(jiān)國的太子李承乾,以及洛州刺史賈敦頤這根攪屎棍,張亮絲毫沒有將他們放在眼里。
洛州的軍事大權(quán)都掌握在他手中,而且洛州的文武官吏都被自己的義子把持著,太子和賈敦頤翻不起絲毫的風(fēng)浪。
...
洛陽宮。
名堂大殿內(nèi)。
李承乾高坐在首位的龍椅之上,一臉興奮地東摸摸西摸摸,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雖然大殿下方此刻只有杜荷一個臣子,但是這種坐在高位的感覺讓他非常享受。
李承乾看著臉色淡然的杜荷,隨后感慨著說道。
“杜荷,你說等孤登基以后,把皇宮搬來洛陽如何?”
“長安雖地處關(guān)中,四周有群山環(huán)繞守護(hù),可畢竟僻處西北一隅,交通堵塞且往來南北極為不便!
“洛州地處平原,不僅有黃河和大運(yùn)河且官道四通八達(dá),如此便利的交通也有利于發(fā)展商旅!
“而且定都洛陽以后,孤監(jiān)察天下也更加方便!”
雖然洛陽的城池不如四塞之地的長安牢固,也不如千里平原的開封那般交通便利。
但是洛陽比長安更靠近中原,和平原的開封相比還有嵩山和伏牛山等山脈阻隔,屬于長安和開封的折中之地。
杜荷搖了搖頭說道:“太子殿下,等你登基以后,皇城想搬去哪里就搬去哪里!
“現(xiàn)在陛下、魏王和晉王都在洛陽宮,而且洛州還是張亮的地盤,我們還是少談?wù)撨@些話題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