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的皇宮宴席,本該是親友團(tuán)聚敘舊的時刻,卻充滿了爭權(quán)奪利和勾心斗角。
不管是一眾皇子還是一眾嬪妃,所有人都在極力地討好父皇,想讓父皇多給他們一些權(quán)柄。
李儀知道今日只是開始,在這些皇子和王爺去封地之前,他們都會想著各種法子給他們討要好處。
杜荷看著感慨萬分的妻子,他微笑著說道。
“儀兒,這不就是人之常情么?”
“換做任何人看到陛下對吳王和越王的任命,心里都會有想法,更別說一眾守著貧瘠下州的皇子!
“更何況陛下給吳王的賞賜,實在有些驚人!”
皇室中人的權(quán)力和朝臣不同,朝臣的權(quán)力是一時的,如果子嗣不能繼承父業(yè),家族便會逐漸衰落。
以胡國公府為例,秦叔寶死后而其子嗣因年幼未能扛大旗,導(dǎo)致家族日漸衰落。
如果不是自己把秦懷道舉薦到東宮,說不定胡國公府在秦懷道這一代便會消失在朝野之上。
而皇子和王爺則不一樣,他們的封地能夠代代傳下去,只要李氏皇族不被覆滅,他們的利益就能得以保證。
李儀皺著眉頭問道:“夫君,你說父皇給三皇兄這個大的權(quán)力,意欲何為呢?”
“該不會想將其培養(yǎng)起來,跟我大哥爭皇位吧?”
從小到大三皇兄李恪都是表現(xiàn)優(yōu)異之人,他如果也是嫡子,恐怕父皇在大哥叛逆之時,會立三皇兄為皇子。
現(xiàn)在父皇任吳王為宋州刺史,且督三州軍事,這可是和四哥李泰的權(quán)力都差不多大。
杜荷搖了搖頭說道:“儀兒,李恪的血脈復(fù)雜,朝中沒有支持他登基的人!
“而支持他的人要么已經(jīng)老去,要么失去了任何權(quán)柄,你大可放心吧。”
吳王李恪身上流淌著隋唐兩朝的皇室血脈,如果讓其繼承皇位,可能引發(fā)內(nèi)亂甚至報仇之念。
朝中一幫文武大臣,不可能讓這樣的人登基。
如果裴寂還在世,可能會聯(lián)絡(luò)蕭瑀這些老臣,在背地里搞一點(diǎn)小動作。
李儀放心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隨后把車簾子放下。
...
翌日清晨。
元正佳節(jié)的到來,讓大清早的城陽公主府變得熱鬧非凡,所有人都滿臉笑容地忙碌著。
公主府的人把朱紅大門上的舊門神畫像撕下,并滿臉虔誠地貼上神荼和郁壘兩位鬼神的畫像。
杜武和張師政等人一大早過來公主府,等杜荷吃完膳食護(hù)送他上朝。
這幫侍從在等待的時候,也會幫公主府的人搭把手。
都是在一個府邸內(nèi)混口飯吃,他們這幫下人彼此間的關(guān)系也比較好。
“小翠姑娘,你把桃木板給我吧,我來把它掛上去。”
杜武接過一個婢女遞來的兩塊雕刻神荼和郁壘神像的桃木板,并身手敏捷地爬上去,將其掛到門首特定的位置上。
就在他們忙活時,哈著寒氣的杜荷從偏廳內(nèi)走了出來。
公主府的下人和一眾侍從看到杜荷出來后,他們紛紛滿臉笑容地躬身行禮道。
“拜見駙馬爺!”
“拜見老爺!”
杜荷朝他們擺了擺手,隨后慢步走到大門前。
看著新貼上去的門神,以及這幫侍從穿上嶄新的衣服,他低聲嘀咕道。
“貞觀十九年來了!”
感慨一番后,杜荷轉(zhuǎn)頭看向這幫笑容滿面的侍從,說后跟他們說的一個大好的消息。
“公主殿下昨天晚上說了,等你們中午吃完宴席后,會給你們發(fā)一筆賞錢!
“賞錢不會很多,大概是你們一個月的月錢,就當(dāng)是公主府的小心意。”
這當(dāng)然是杜荷自己的主意,只不過他把這個好名聲給李儀罷了。
“天吶!”
“竟然發(fā)一個月的月錢作為獎賞!”
這幫公主府的婢女和杜荷自己的侍從,全都激動地喊了出來。
這幫人在大早上被這么一個巨大的驚喜砸中,有一個算一個臉色激動地都憋紅著。
這可是兩百文錢上下,能割五六十斤的豬肉!
萊國公杜構(gòu)革新的閹割法,養(yǎng)殖出來的家豬騷味比較淡,而且做出來的味道更是香噴噴。
他們跟著杜荷賺到錢,隔三岔五都會割一斤肉給妻兒老小吃。
他們經(jīng)過短暫的吃驚后,再一次感激地朝杜荷躬身行禮道。
“謝公主殿下,謝駙馬爺!”
杜荷微微搖了搖頭,隨后在杜武和張師政等人的侍衛(wèi)下,快速向皇宮趕去。
今日按照往常的慣例,會舉行大朝會和大陳設(shè)。
其目的也不言而喻,就是李世民和朝臣接待各個藩屬國的使者,接受他們新一年的朝貢。
等杜荷來到太極殿時,文武百官已經(jīng)來的差不多。
逗留在大殿門口聊著天的一眾官吏,紛紛朝杜荷躬身行禮。
“拜見杜尚書!
“祝杜尚書身體安康,再度高升!”
“祝杜尚書妻妾成群,子嗣滿堂!”
聽到這幫官吏恭賀的話,杜荷的臉上頓時充滿笑容。
互相恭賀一番后,杜荷原本還想找大哥杜構(gòu)聊兩句,想問問老三杜愛同怎么還未回來長安。
可杜構(gòu)身為尚書左丞,今日的大朝會和大陳設(shè)都由他來主持,這會忙的不可開交。
杜荷只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和侯君集、劉洎和馬周等人閑聊起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太極殿外傳來一道內(nèi)侍的大喊聲。
“陛下到!”
聽到內(nèi)侍的提醒,還在太極殿內(nèi)游蕩聊天的大臣,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不一會功夫,頭戴垂著十二串白珠的袞冕的李世民,以及穿著一身正服的李承乾走進(jìn)太極殿。
在他們兩人身后,竟然還跟著魏王李泰、晉王李治、吳王李恪和越王李貞四位皇子。
文武百官第一次在大朝會上看到皇子出場,他們的臉上頓時露出疑惑的表情。
愣神片刻,他們紛紛向李世民和一眾皇子行禮。
看著李世民和一眾皇子入座后,他們紛紛好奇地四處張望,想向其他官吏打探出陛下此舉的用意。
“什么情況?”
“為何陛下會攜帶一眾皇子出來?”
這些官吏左右前后問了一圈,發(fā)現(xiàn)陛下并沒有提前把此事說出來。
李世民坐在御位上后,他的目光在文武百官身上劃過,接著朝尚書左仆射長孫無忌詢問道。
“左仆射,都準(zhǔn)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