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工部一眾同僚好奇的目光,虞部司的20余個署官臉上,全都露出羞怯的神色。
攤上蕭鍇這樣不著調(diào),又一點也不缺錢的紈绔子弟,他們這幫人又能怎么辦?
他們也很絕望!
虞部一名掌固無奈地說道:“蕭郎中和杜尚書是好友,他可不擔心會被懲罰。”
“而且他不僅是宋國公的嫡子,還出身高貴的蘭陵蕭氏,不像我們這些人缺銀子用!
“蕭郎中的日子過的可瀟灑了,每天不是在納妾,就是去擇妾的路上。”
聊到蕭鍇納妾這件事,大堂內(nèi)的一眾署官眼神一亮,他們紛紛把話題放到蕭鍇納妾之事上。
就連坐在辦公房內(nèi)愁眉苦臉的三司郎中,他們也豎起耳朵在認真聽。
翌日。
百官朝會結(jié)束后。
杜荷帶著虞昶和四司郎中,從太極殿往工部走去。
除了蕭鍇滿臉笑容地傻樂外,虞昶和其他三司郎中的臉上,全都露出擔憂的表情。
走進工部的大門時候,杜荷頭也不回地說道。
“你們準備一番,盞茶功夫后到我的辦公房議事。”
讓他們這幫人瞎折騰了幾天時間,杜荷也不想讓大家繼續(xù)浪費時間,而是準備把曲轅犁的圖紙拿出來給他們參考。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吏部考核,得趕在考核之前把曲轅犁做出來。
虞昶和其他三司郎中表情一頓,他們神色不自然地抱拳應(yīng)道。
“遵命!
這5天時間內(nèi)他們什么進展都沒有,待會該怎么跟杜尚書交代?
在其他三司郎中無比忐忑之時,蕭鍇則像個沒事人一樣,甚至臉上還露出欠揍的表情。
“紈绔子弟!”
三司郎中滿臉幽怨地看著蕭鍇,忍不住在心里腹誹道。
如果蕭鍇知道自己被三個同僚在心里吐槽,他肯定會大聲為自己喊冤。
他心中的快樂是因為連續(xù)幾天都跟妻子鄭淑同房,而且還得到妻子無比的尊重,以及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對于身后一眾官吏的小動作,走在前面的杜荷毫不知情。
在路過大堂時,杜荷發(fā)現(xiàn)工部的這幫署官全都一臉沮喪的表情,而且氣氛十分低落。
杜荷微微搖了搖頭,隨后快步走回辦公房內(nèi)。
其他署官看到杜荷搖頭的動作,他們原本就忐忑的心,直接沉入了谷底。
“完了!”
“杜尚書好像對我們有些不滿!”
“這下別說立功拿獎勵,杜尚書不克扣我們的俸祿,就謝天謝地了!”
就在工部百來名不入品的流官,在大堂內(nèi)低聲議論之時,虞昶和四司郎中走進了杜荷的辦公房內(nèi)。
杜荷身子慵懶地靠在胡椅上,目光先是在幾人的臉上掃了一遍,隨后滿臉笑容說道。
“這幾天我們工部革新直犁,弄得滿朝文武大臣都知道了,而且侯右仆射和太子殿下還親自過問進度!
“本官可是拍著胸口跟侯右仆射和太子殿下保證,我們工部革新的犁進展喜人,要不了幾天就能做出來!
“現(xiàn)在5天之期到了,你們把各自的成果都展示一下吧!
聽到杜荷向太子和右仆射保證的話,虞昶和三司郎中面面相覷一眼,臉上全都露出苦笑。
這倒霉的尚書大人,怎么也不問一下他們,就對外瞎吹牛呢?
而且還是對著太子和右仆射兩位大人吹噓!
現(xiàn)在革新直犁沒有絲毫的進展,杜尚書和他們工部的人,豈不是都要成為其他各部的笑料?
沉默了數(shù)十息的時間,誰也沒有率先站出來說話。
杜荷皺著眉頭問道:“怎么都不說話?”
“難道這5天時間里,你們什么都沒有弄出來?”
面對杜荷的質(zhì)問,一直跟著四司的人革新直犁的虞昶,連忙站起來解釋道。
“杜尚書,革新直犁的難度實在太大了,大家日思夜想都沒有明顯的突破!
“不過我們通過拆解長短直轅犁,已經(jīng)對其構(gòu)造有一定的了解,還請多給我們一點時間來思索!
虞昶說完以后,工部司、屯田司和水部司郎中一齊站起來,他們臉色忐忑地請求道。
“還請杜尚書多給一些時間!”
他們不敢直面回答杜荷的問題,就是怕杜荷責罰他們,因此用了拖延時間這一招。
說不定過一段時間以后,杜尚書知道革新直犁沒有希望,會主動提出放棄。
杜荷微微搖了搖頭,隨后把目光看向傻樂的蕭鍇,饒有興趣地問道。
“蕭郎中,看你的心情這么開心,想必你們虞部司有收獲吧?”
呃,叫我來回答?
原本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蕭鍇,聽到杜荷對他的詢問后,他的臉色頓時僵住了。
“杜兄這家伙...”
蕭鍇知道杜荷只是想逗弄一下自己,可他又不能把實情說出來。
思索了數(shù)息時間。
蕭鍇緊了緊身上的官袍,隨后站起來苦著臉說道。
“杜尚書,下官跟其他三司郎中一樣,每天帶著虞部司的弟兄埋頭革新直犁!
“奈何我們天份不夠,依舊沒有太大的進展!
“下官急的既吃不下飯,又睡不好覺,唯恐愧對杜尚書您的信任啊!”
聽到蕭鍇在睜著眼睛說瞎話,真正付出了心血的三司郎中,他們的一張老臉直接黑了下來。
蕭鍇是睡不好覺,天天忙著納妾能睡好覺?
而且他每天在工部不是巴結(jié)杜荷,就是去御史臺和司農(nóng)寺找他的狐朋狗友。
虞部司的人有點事找他,都要滿皇宮去問人。
杜荷憋著笑說道:“蕭郎中的一顆拳拳赤子之心,本官已經(jīng)感受到了。”
“坐下來吧!
等蕭鍇坐下來以后,杜荷從寬大的袖袍中拿出幾張圖紙,并朝虞昶示意道。
“虞侍郎,這幾天本官閑來無事,也對直犁進行了一番研究。”
“你拿去給其他幾位郎中看看,這幾日內(nèi)把它做出來吧!”
原來如此!
怪不得杜尚書如此有把握,原來是早有準備!
虞昶和三司郎中都是聰明人,他們心里一下猜測到革新直犁,杜尚書在下達命令的時候恐怕已經(jīng)準備好了。
一想到這幾天他們私下對杜荷的各種質(zhì)疑,他們幾人的臉上全都露出羞愧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