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和席君買這對組合,戰(zhàn)斗能力真是無比的強悍。
他們攻打的古沙城,比蘇定方率兵攻打的大耶城還要遠(yuǎn)一些,沒想到他們率先完成任務(wù)。
杜荷接著對杜武說道:“你派人去四個城門候著,如果蘇定方派人送戰(zhàn)報回來,第一時間拿來我這里!
“遵命!”
等杜武離開后,杜荷再次拿起兵書觀看。
半個時辰后。
大門外忽然傳來杜武激動的喊聲。
“老爺,蘇將軍已經(jīng)攻下大耶城!”
話音落下,杜武拿著戰(zhàn)報快步?jīng)_了進來。
杜荷騰地一下從軟墊上站起來,接過戰(zhàn)報后,快速拆開觀看。
“殲敵11085人,蘇定方槍挑百濟大將階伯!”
看到開頭的好消息,杜荷的心情瞬間激動起來。
沒想到這三場戰(zhàn)斗打的這么容易,兩天之內(nèi)連下三城,合計殲敵4萬余人。
杜荷欣喜地說道:“杜武研墨,我要把這個好消息,告知太子殿下和侯君集他們!
“是,老爺!
杜武熟練去跑去研墨。
...
杜荷他們在百濟大殺四方時,李績和侯君集他們卻沒有絲毫的進展。
這幾天他們在平壤城的四面城墻,用弓箭拋射了大量的勸降書進去,并且還派遣士卒冒死在城墻下大喊了三天。
此外他們還加快筑土山的進度,想以此給城內(nèi)的高句麗軍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迫,增加城內(nèi)有投降之心的人的決心。
可平壤城內(nèi)就如同望不見底的深淵,石頭丟進去沒有絲毫的回響。
為此侯君集和張亮兩位行軍大總管,還下令全軍攻了一天城,最后依舊沒能登上城墻。
攻城受挫不說,他們還被平壤城的守軍敲鑼打鼓嘲諷。
別說唐軍的一眾將領(lǐng),就是士卒也憋了一肚子火。
平壤城外。
唐軍主帥牙帳內(nèi)。
李績、侯君集、張亮荷李道宗等人,正一臉凝重地圍坐在一起。
他們本在商議破城的新計劃,因為三位行軍大總管的意見不一致,導(dǎo)致議事陷入僵局。
此刻大家都保持著沉默,氣氛壓抑的可怕。
就在此時,牙帳外忽然傳來侍衛(wèi)的聲音。
“報,杜副大總管派人送戰(zhàn)報過來了!”
侯君集語氣略帶激動說道:“快請他進來!”
“諾!”
沒過多久,一個神采奕奕的年輕士卒,昂首挺胸走了進來。
“參見諸位將軍,以上是杜副大總管手書戰(zhàn)報,還請查閱!
侯君集直接走到親衛(wèi)跟前,一把將戰(zhàn)報接了過來,并快速地把戰(zhàn)報攤開。
片刻后。
侯君集驚喜地大聲道:“杜荷已經(jīng)把熊津城、大耶城和古沙城打下來了,合計殲敵41927人,斬殺了百濟的三名大將軍!”
什么!
這么短時間連下三城?
還把百濟的三位鎮(zhèn)國大將軍給殺掉?
李績、張亮和李道宗等人,連忙走到侯君集身旁,瞪大著眼睛查看戰(zhàn)報。
看到上面詳細(xì)的戰(zhàn)斗過程,他們?nèi)即糇×恕?br>
張亮不可置信說道:“杜荷的膽子未免太大了吧!”
“竟然通過閃擊突襲的方式,讓騎兵連跨十余座城池,去攻打兩個戰(zhàn)略重城!”
“而且在他們的突襲下,百濟還未反應(yīng)過來,三座城池已經(jīng)全部淪陷!”
隨即他驚訝的臉上,露出一抹羞色。
前幾天他從李績口中得知,杜荷只帶萬余騎兵去攻打百濟,而且沒有攜帶攻城器械。
張亮還當(dāng)著眾人的面,篤定地說杜荷他們會無功而返。
沒想到這么快就打他的臉。
李績感慨著說道:“杜荷不愧是衛(wèi)國公的高徒之一,深諳其疾如風(fēng),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兵法之道!”
“他第一次獨自領(lǐng)軍便取得如此大勝,而我們這幫多戎馬多年的將軍,連一座平壤城都打不下,實在是汗顏!”
聽到李績提起比烏龜殼還要硬的平壤城,眾人再一次沉默下來。
如果杜荷把百濟打下來,他們還沒能打下平壤城,傳出去肯定會被人笑掉大牙。
送戰(zhàn)報的士卒察覺到氣氛不對,他低聲說道。
“諸位將軍,卑職還要把戰(zhàn)報送給太子殿下,先行告退!
他朝牙帳內(nèi)的一眾將軍行禮后,腳底抹油一般,快速溜了出去。
“咳咳~”
李績咳嗽兩聲。
把眾人的目光拉過來后,李績沉聲說道。
“諸位,我們現(xiàn)在不能急躁,平壤城內(nèi)的士卒都掌握在淵蓋蘇文手上,高藏王他們即便有信配合,也需要找合適的時機。”
“我們現(xiàn)在也不必多做無謂的事,等土山筑成以后,如果城內(nèi)的人還不配合,我們就強攻!”
沒有李承乾這個全軍統(tǒng)帥在,主將多的弊端也暴露出來。
侯君集和張亮容易急躁和激動,就拿昨日攻城來說,他們一心想著強攻解氣,李績怎么勸阻都沒有用。
李績認(rèn)為越是關(guān)鍵時刻,越不應(yīng)該著急,需要給時間城內(nèi)的人找合適的時機。
一旦城內(nèi)的人都知道唐軍破不了城,他們抵抗的心就會大大增加,從內(nèi)部瓦解平壤城守軍的計謀,也會失去其效果。
沉默了片刻。
侯君集和張亮一齊點頭說道:“好!”
三位行軍大總管意見一致,其他將領(lǐng)的意見便沒那么重要了。
“呼~”
李績暗中松了一口氣。
...
平壤城。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nèi)。
里面的氣氛和唐軍牙帳一樣,同樣安靜的有些壓抑。
淵蓋蘇文銳利的目光,一直在幾個大臣身上來回掃視。
被他盯著的幾個大臣,身上的汗毛乍起,臉上的肌肉控制不住地微微顫抖。
淵蓋蘇文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這幾天唐軍拋射進來的勸降書,你們怎么看啊?”
一名披著甲胄的武將率先說道:“莫離支,唐軍一定是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之下才用這等離間計!”
“依末將看,唐軍要不了多久就會撤兵!
其余武將紛紛附和。
對于這幫忠于自己的武將,淵蓋蘇文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
他的目光忽然放在站在前面,目露精光的老年文臣身上。
淵蓋蘇文臉色陰惻說道:“太大使者,這段時間你可是‘很忙’!”
“本王一向從善如流,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