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延內(nèi)心遲疑了下,有那么一剎那,他幾乎要把刀放下,跪地投降了。
但凡有一線生機,誰都不想死。
楚延的確是個忠臣,如果是在戰(zhàn)況激烈、兵敗如山倒時,悲壯激昂的情緒一上來,他或許真的會揮刀自盡,以身殉國。
可是穆清淮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他,等著他自盡,然后把他的尸體抬回去,他心里就升起一股陌生的恐懼。
怕死,怕英名盡毀,怕家人受到連累。
一瞬間,腦子里涌起萬千思緒,那刀竟割不下去了。
穆清淮看了好一會兒,楚延都沒自刎,他不禁有些失望。
嘖,原本以為楚延是個硬漢子,沒想到竟也是個軟骨頭。
算了,算了,還是抓回去跟南楚小皇帝談條件吧。
穆清淮腳尖踢起一塊小石子,準確無誤地打在楚延的胳膊肘上。
楚延只覺得手臂一麻,軟軟的一點兒力氣都使不上,鋼刀脫手,擦著脖子劃過,咣當墜地。
脖子一涼,一疼,楚延的臉色瞬間煞白。
完了,這下真是不死不行了。
穆清淮揮了揮手,儲元一聲令下,當先上前,把楚延給扣住了。
楚延都沒反抗,他的親兵就更不會反抗了,人人束手就擒。
穆清淮長嘆了口氣,興致寥寥地收兵回去。
他吩咐下去,給南楚士兵每人一個口罩,穿過毒瘴帶,原路返回。
南楚境內(nèi)多山多瘴氣,南楚士兵都習慣了,什么地方有可能會有毒瘴,他們通常能判斷個七七八八,誤入只是偶爾。
東黎士兵可沒那么好的技術(shù),除非是毒氣特別刺鼻,否則他們一般分辨不出來。
由于戴著口罩,穆清淮壓根沒去仔細分辨哪里有毒瘴哪里沒有,悶頭走就是了。
越走,楚延越是心驚肉跳。
回去的路上,一共經(jīng)過三個大的毒瘴區(qū),兩個小的毒瘴帶。
要是沒有口罩,一個大的毒瘴區(qū)就足夠所有人死在里頭了。然而,東黎軍卻連一個死于毒瘴的都沒有。
他們的軍醫(yī),竟真的能解毒瘴!
回到營地之后,穆清淮就撥了一座帳篷出來,專門用于關(guān)押楚延。
他原本敬重楚延是忠臣良將,但楚延怕死,令他大失所望,對他也就沒多少敬重,就當普通敗將一般,手腳一綁,往帳篷一丟,派重兵把守。
楚延主動提出想見軍醫(yī),穆清淮皺著眉頭想了想,答應(yīng)了。
葉蘭舟正在睡覺,養(yǎng)精蓄銳,后面還有仗要打呢。
根據(jù)無人機的偵查來看,南楚又派了一支大軍過來,距離此處已不足五百里,十天半個月的就能到前線。
穆清淮一進帳,就見葉蘭舟側(cè)躺著,面朝外睡得正香。
“蘭舟,我回來了!
葉蘭舟聽見聲音,沒睜眼睛,“哦”了一聲。
穆清淮挑了挑眉,微微一笑:“我把楚延抓回來了!
“哦!辈粠б唤z感情。
“楚延想見你。”穆清淮站在床邊,居高臨下地看著她。
她臉色紅潤,皮膚細膩,像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嬌千金,半點沒有在戰(zhàn)場上經(jīng)受風吹雨打太陽曬的痕跡。
葉蘭舟這才睜開眼睛,瞇了他一眼,翻了個身:“知道了!
穆清淮一愣:“你不去見見他么?”
“沒必要!比~蘭舟懶洋洋地道。
“哦?此話怎講?”
葉蘭舟見他不依不饒,只能放棄睡覺的想法,翻身坐起來,兩手扶著床邊,仰著臉望著穆清淮。
“我問你,他是你怎么抓回來的?”
“他不肯投降,我就給他機會自盡殉國,他沒自盡,我就把他帶回來了!
葉蘭舟哼笑,不屑地道:“原先你說他肯定會死守戰(zhàn)線,不會逃跑,可是他逃了。你又說他肯定不會投降,結(jié)果還不是束手就擒了?”
她還當楚延真是什么寧死不屈的鐵骨錚錚硬漢子,沒想到骨頭比她這個女孩子都軟,這人設(shè)崩的可真夠徹底的。
那她去見他干什么?他配嗎?
穆清淮明白葉蘭舟的意思,他也挺鄙視楚延這種表里不一的作風。
這種人就算是哭著喊著要投降歸順,穆清淮都不會答應(yīng),他還怕他兩面三刀,今天降你明天降他呢。
要不是為了扣著楚延跟南楚小皇帝談條件,穆清淮早就給他個痛快了。
“蘭舟,楚延對于你能解毒瘴很是震驚,我估摸著,他想見你,多半就是想問毒瘴之事!
葉蘭舟眉頭蹙了蹙,心想楚延倒還算是有那么幾分眼光:“是么?那毒瘴確實不好解,我也是試了好多次才配出的解藥!
當初她讓白云妞妞和賽虎先過來,妞妞和賽虎就是個活體試毒儀,它倆中了毒瘴回到空間,或是叼來被瘴氣毒死的動物,讓葉蘭舟取出毒血,根據(jù)血中的毒素調(diào)配解藥。
各處的瘴氣都有差別,或細微或顯著,相應(yīng)的解藥也有所不同,她花了好大工夫,歷時整整兩個月,搜集了二十多種不同的毒血,根毒血的成分調(diào)整用藥比例,才調(diào)配出能解絕大部分瘴氣的解藥。
“我承諾只要楚延投降,就治好他手下的士兵。蘭舟,你看……”
“這好辦,給他們送些解瘴丸去,吞一粒就好!
穆清淮當即吩咐下去,讓人去給南楚士兵送解藥。
事情辦完,他不想走,但又沒什么要緊事,就那么直愣愣地站著,望著葉蘭舟。
“還有事?”
穆清淮抿了抿唇,腦子里飛快地轉(zhuǎn)著找話題。
沒等他找到話題,葉蘭舟忽然說道:“哦,對了,南楚增兵過來了,大約有二十萬大軍,似乎是南楚小皇帝御駕親征!
“二十萬?”穆清淮眉頭緊皺,“這可是傾全國之軍力了,南楚小皇帝瘋了嗎?”
穆清淮在兵部做過事,很清楚東黎的軍力。
在北燕之戰(zhàn)之前,東黎的軍隊人數(shù)堪堪百萬,北燕之戰(zhàn)折損一部分,戰(zhàn)后各地征兵補充,保證人數(shù)不低于百萬。
然而這百萬大軍,要護衛(wèi)京城,要鎮(zhèn)守各處軍事重地,還要戍邊守疆,青遼十三州以及從北燕手中奪過來的城池尚不穩(wěn)定,需要大量軍力駐扎鎮(zhèn)守,真正能用于戰(zhàn)爭的軍力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