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
這一槍托砸在了馬良背在背上的背包上,沒人發(fā)現(xiàn)挨了一槍托的馬良紋絲不動。
“長官,我是醫(yī)生啊!不是你們的壯!”馬良最后掙扎了一下。
打人的士兵不過一米六出頭,跟馬良一比簡直像是個瘦猴,此時卻比小鬼子還要猖狂的語氣吼道:
“胡說, 你明明逃跑的壯。‖F(xiàn)在被我們抓到了!還想抵賴!”說完還想要上來搶奪馬良的背包。
做這一切的士兵理所當然,觀看這一切的壯丁也好,還是茶攤上其他成群結(jié)隊的行人也罷,都當沒有看見。
圍坐在一張桌子上的一個帶頭的中年漢子帶著教訓的口吻對兩個還略顯年輕的男人傳授江湖經(jīng)驗:
“這年頭出門在外,一定要找相熟的人抱團,哪怕是繞路都要走人多的官道,不要為了省力走人少的小道,最怕的不是土匪,而是抓壯丁的官兵,一般土匪劫財而已,只要愿意舍財,至少能保住命,可要是被抓了壯丁,那就是九死一生了!”
說完還意有所指的用下巴指了指馬良,警告道:
“最重要的一點,千萬不要像那個大個子一樣亂發(fā)善心!不然那就是下場!”
第一次隨著父輩出門就親眼見證了馬良現(xiàn)身說法版的“好人沒好報!”的兩個年輕人立刻唯唯諾諾的點了點頭。
馬良親自體驗了一把抓壯丁,這一刻馬良真的想掏出槍來把這些兵油子全給斃了。
不過還有一些不解的問題需要從這些士兵口中知道,馬良強忍著殺人的沖動從口袋里掏出一張軍統(tǒng)的假證,語氣囂張的對領(lǐng)頭的小少尉罵道:
“瞎了你的狗眼,你也不看看老子是誰?敢抓軍統(tǒng)的壯丁?我看你是活膩了吧?”
馬良這先聲奪人的一罵,頓時讓小少尉有些不知所措了,聽到馬良說自己是軍統(tǒng)的人,趕緊接過證件看起來。
看到上面寫著馬良是軍統(tǒng)少校,僅僅是一個小少尉的帶隊軍官嚇得臉都白了,趕緊立正敬禮。
此時的軍統(tǒng)還沒有到抗戰(zhàn)后期軍銜注水,少將漫天飛的時候。
這時的軍統(tǒng)上校就已經(jīng)是內(nèi)部一個處的處長了,此時的局座的銓敘軍銜也不過是一個上校,當然他的職務軍銜是中將副局長。
國軍執(zhí)行兩套軍銜制度,一個是銓敘軍銜,這個軍銜相當于古代的爵位,授予是比較嚴格的,它是由軍事委員會銓敘廳根據(jù)軍官的職務、資歷、學歷、戰(zhàn)功等情況綜合考慮,含金量很高,這種軍銜不會因職務變更而變更??。
另一套則是職務軍銜,職務軍銜就跟古代的官名一樣,如兵部尚書,誰當就可以叫誰兵部尚書,管你是男爵還是公爵當,都可以叫兵部尚書,屬于是跟著職務綁定的東西。
比如國軍一個步兵師的師長職務軍銜是少將師長,調(diào)個銓敘上校過來當師長,他就可以叫自己少將師長,可他的銓敘軍銜還是上校軍銜。
但是軍官證上寫的是銓敘軍銜,不會寫職務軍銜,軍官的軍餉也是根據(jù)銓敘軍銜來發(fā)的,可見銓敘軍銜的含金量。
就算是到后期,給座山雕這種土匪都發(fā)中將軍銜,那也大多只是職務軍銜,屬于空頭支票。
也就是說,現(xiàn)在局座把他的軍官證掏出來,上面寫的也不過是個上校軍銜而已。
馬良的這個少校軍銜的在軍統(tǒng)內(nèi)部絕對也不算是什么小蝦米,更不用說在面對軍統(tǒng)以外的人會自動漲三級的特殊buff了。
這個軍銜足以幫馬良解決在國統(tǒng)區(qū)的一切問題了。
“長官,誤會,誤會!”剛才還狂拽的小少尉一下就變得狗腿起來,一邊給馬良點煙,一邊給馬良賠罪。
馬良此時也一副國軍軍官的標準姿態(tài),理所應當?shù)谋凰腥斯ЬS著。
等氣氛差不多了之后,馬良開始裝腔作勢的說:
“軍政部有感于現(xiàn)在送往軍營的壯丁素質(zhì)太差,特意委托我們軍統(tǒng)暗中調(diào)查,看看下面的壯丁工作具體問題!
“完了!這次撞到硬茬了!”
聽到馬良這么說,小少尉肉眼可見的慌亂起來了,就在小少尉盤算著這次要上供多少才能解決問題時,馬良話音一變。
“所以呢,我這次來不是來處理誰的,而是來了解具體情況的,只要你們?nèi)鐚嵔淮,這次就不追究了,要是敢蒙蔽軍統(tǒng),后果不用我再說了吧!”
聽到馬良這么說,帶隊的小少尉趕緊賭咒發(fā)誓自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壯丁每日的伙食費是多少?公發(fā)的還有實際吃到壯丁嘴里的都要!”馬良掏出一本印著青天徽的筆記本,放在茶桌上,拿著鋼筆準備記錄。
一看馬良這個要記錄在案的作態(tài),還有對壯丁運送內(nèi)幕門通的文化方式,小少尉知道騙不過馬良,苦著臉回答:
“既然長官是知道內(nèi)情的,我也就不瞞著長官了,每日壯丁的伙食費是我領(lǐng)到的是2角錢,公發(fā)的伙食費是···········”
講完小少尉還委屈的對馬良說:
“長官,天地良心,我們可是中央軍,可沒有從這些壯丁的口里扣食,這兩角錢我是實打?qū)嵱迷诹怂麄兊淖炖铮乙环皱X都沒拿!不信你問他們!”
“呵!”
馬良冷笑一聲!從這些壯丁還能有體力輪換扛貨,他相信,甚至這個少尉把其他損失的壯丁伙食費都用在剩余壯丁上他也信,不過他可不是這么好糊弄的,一臉問道:
“哦!那些壯丁背著挑著的川鹽是壯丁們自己帶著在路上吃的?說吧誰家的生意,你們收了多少錢!”
眼見瞞不過,這個小少尉有些害怕的回答:
“報告長官,這是戰(zhàn)區(qū)王副司令家的生意,我們一共收了600元運費!弟兄們軍餉太低,順便掙點外快!掙點外快!”
“是法幣?”馬良突然問。
“當然是法幣!”小少尉不明白馬良為何這么問,但還是這樣回答。
別看抗戰(zhàn)劇里所有人張口閉口都是大洋大洋,搞得普通人認為抗戰(zhàn)時的法定貨幣就是大洋一樣。
實際上早在35年開始,由于白銀大量外流,國府決定放棄銀本位制,實施法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