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剎之中,楊昭見到了那位石僧,讓他有些驚訝。
石僧很老了,但修為卻是很高,是一位至尊(偽),只不過他斬斷了自身與地魁界天道的聯(lián)系,跌落下至尊境,已經(jīng)在仙源中活了數(shù)萬載,壽元枯竭,即將圓寂。
“前輩如此修為,可自成一圣地,為何卻......”
楊昭沒說下去,但石僧卻懂他的意思。
“那些不重要。”
石僧這般說道,并不在意。
楊昭不再問,沒去深究。
石僧的修為雖然不及楊昭,但對于因果一道的見解很深,與楊昭論因果,訴輪回,讓楊昭受益匪淺。
“前輩為何要幫我?”
最后,楊昭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有因必有果,楊居士為天下蒼生念,舍身堵天淵,對此界眾生有大恩,老朽也在眾生之中,故而老朽欠你一道恩果!
石僧開口,道出了這件鮮為人知的事,讓楊昭多少有些驚訝。
“那那前輩又怎知我會來此?”
楊昭又問。
“緣!”
石僧只說了一個字,便不再多言。
最后,楊昭離去,臨別之時,他想贈與石僧不死神液,但卻被石僧拒絕。
...
“怎么樣?”
楊昭從古剎中出來,易清妃上前問道。
“收獲很多,我需要回去感悟一番!睏钫训馈
“那石僧是誰?易清妃問。
“一位前輩,在因果一道上有很深的造詣。”楊昭如此說道。
易清妃美眸微閃,雖還有不解,但也沒再多問什么。
...
江陽郡。
城外,一片墓園之中,荒草萋萋。
楊昭二人站在一座墓前,石碑上刻著的正是彩兒和六子的名字。
韓大同的兩個兒子早已成年,也頗為出息,前些年他們將彩兒和六子的墓重新修繕了一番,合在了一起。
“彩兒,六子......少爺回來了看你們了!
楊昭站在兩人的墓前,面容平靜,只是眼中卻帶著一抹無法掩飾的傷感。
有人說,最是少年情真,彩兒和六子與雖說是楊昭的仆從,但卻也是年少時的伙伴,陪伴了他整個少年,楊昭對兩人的感情很深。
一旁,易清妃不語,靜靜地陪在楊昭的身旁。
一夜后,兩人離去,再次回到了京城。
楊開業(yè)已成圣人,蕭準執(zhí)政,朝堂安定,盛世繁榮。
楊昭和易清妃并未回安國公府,而是買下了一艘樓船,在京城中隱居了下來。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
時間流逝,春去秋來,一晃十年過去。
京城依舊,繁華未盡。
這十年來,人間發(fā)生了不少事,但都與楊昭無關(guān)。
只有一件事。
楊玉兒與林祝終于大婚,結(jié)成雙修道侶,在青崖宗舉辦了一場盛會,去了不少人。
林,F(xiàn)在的修為已是極高,又是青崖宗的首席大長老,而且娶的還是人間圣人的孫女......
京城權(quán)貴、五大宗門,甚至姜家都派人前往道賀。
還有一直瀟灑在外,沒露過面的楊欽也特地趕回來參加了兩人的大婚。
當然,楊昭和易清妃也去了一趟,只是并未露面,只見了楊欽、楊開業(yè)等少數(shù)人。
...
“我們回來有二十年了吧?”
船樓上,楊昭望著兩岸繁華的街道,目光深邃無波,極為平靜,仿佛沒有什么能激起波瀾。
“還不到,才十八年!
易清妃依舊是那般模樣,白皙的臉上散發(fā)著淡淡的光澤,看上去并沒有多少變化。
前些年兩人一直在游歷天下,而最近十年則一直隱居在京城之中,感受著這盛世的煙火人間......
“十八年......是時候走了!
楊昭輕嘆一聲,雖有不舍,但路還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