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直至執(zhí)念衍生心魔,姜臨安再也壓制不住本心的噬血念想。
他離開了文殿,在他修行八千六百六十三年時,前往仙界四大兇地之一的“萬妖窟”進(jìn)行歷練。
萬妖窟,祖龍?zhí),斬圣谷,玄陰!?br>
這四處兇地分別位于八百仙界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是兇地,也是仙界隔絕妖魔兩界的最后一道屏障。
三萬年前的仙魔之戰(zhàn),妖界便是從萬妖窟大舉進(jìn)攻,沖破了仙界設(shè)立的防御陣法,與聲東擊西的魔界相互勾結(jié)。
那一戰(zhàn),最終導(dǎo)致三千仙界僅剩八百,無數(shù)仙人隕落葬魔山脈。
所以,四處兇地不僅是仙界的兇地,更是妖魔兩界通行的地盤。
姜臨安孤身一人闖入萬妖窟,從第一層殺到第十三層。
斬殺妖修六千四百五十二人,其中真仙十五品的妖尊三人,真仙十三品的妖王九人。
所到之處,鮮血匯聚成河,觸目驚心。
萬妖窟,空了。
那個男人以一己之力橫掃仙界真仙八品以下無人敢進(jìn)的兇地,黑發(fā)染白霜。
一夜白頭,他不再固執(zhí),不再糾結(jié)。
沉浸在令人心神陶醉的血海,漸漸摸到第九式神通的影子。
他的心,與文殿宗旨背道而馳,已成事實。
不可扭轉(zhuǎn)的局面,再也沒人能規(guī)勸說服他。
殺,殺,殺。
殺盡仇敵,殺盡天下該殺之人。
鮮血為引,尸骨鋪路。
一招神通明悟,圣人大道有望。
有錯嗎?
他大聲的問自己,笑到淚流滿面。
修行之路,何來順應(yīng)天命之說?
什么又是光明正道?
文殿先輩,百萬年的古老傳承。
他們一樣殺過人,難道修的就是邪門歪道了?
若一昧的順應(yīng)天命,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從凡胎肉骨的普通凡人,一步步走到今天,擁有無窮無盡的壽命。
這何嘗不是逆天而行?哪來的順應(yīng)天命?
順應(yīng)天命,就該老老實實做個凡人,百年陽壽,化作黃沙一捧。
姜臨安端坐萬妖窟三個月,一動不動,形如雕像。
三個月后,他返回仙界大殺四方。
有仇的,有怨的,有過節(jié)的。
挨個收拾,不留余地。
鬧至人神共憤,千夫所指。
各方帝尊帝后被迫聯(lián)手,欲殊死一搏,與姜臨安分個高低。
仙界亂了,自生內(nèi)亂。
五百多位至尊大佬降臨文殿,要段自謙給個交代。
這仙界,到底是大家的仙界,還是他姜臨安一個人的仙界。
又或者,文殿要與八百仙界為敵,置當(dāng)年誓約于不顧?
迫于壓力,迫于誓約,迫于文殿的修行宗旨所在。
段自謙不得不出面平息眾怒,且給出保證,往后一定強(qiáng)加約束姜臨安,不讓他有作惡的機(jī)會。
當(dāng)天晚上,他招來文殿九位殿主,一番權(quán)衡利弊,最終決定大義滅親。
文殿的聲譽(yù),不容任何人破壞。
哪怕是姜臨安這種萬年難得一見的天才弟子,亦不能為了圣人之路,一己之私毀滅師門。
百萬年來的悠久傳承,光明正道的理念,是文殿立足仙界的根本。
一旦遭人玷污,受各方質(zhì)疑,再想與武殿維持平分秋色的局面將不復(fù)存在。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姜臨安領(lǐng)悟九式神通,已非段自謙能對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