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年氏的安眠香餅
十四阿哥找了個機會去見了八阿哥,說到香餅的時候,
他壓低聲音說:“八哥,這香餅可不好多用!
八阿哥挑挑眉,笑說:“難道是太好用,早起誤了時辰?”
十四阿哥尷尬一笑,四下看看,壓低聲音在他耳邊嘀咕幾句。
八阿哥笑著拍他肩膀,“莫不是之前夜里太操勞,所以才……”
十四阿哥哈哈一笑,便不再提,告辭的時候得了八阿哥一盒好茶。
等十四阿哥走遠了,八阿哥立刻臉若寒霜,拿了塊香餅看了又看,
陰沉著臉吩咐:“去找姜太醫(yī),說我又頭疼,讓他來給我扎兩針!
姜太醫(yī)來的很快,八阿哥早早遣走所有伺候的人,連貼身太監(jiān)都沒留,
姜太醫(yī)細細驗看了那香餅,又燃了一些,得出來的結論和隋寧一樣,八阿哥忍著怒氣把人送走,
轉頭就冷了臉,強壓著怒氣才沒咆哮出口,回去就跌坐在榻上,背后的衣裳都汗?jié)窳耍?br>
幸虧梁九功沒要,
幸虧沒進給皇阿瑪,
不然,他該去跟大阿哥作伴了。
之前,他還以為是老十四跟他鬧著玩的,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他心頭火起,灌下一碗涼茶也不能冷靜,怒氣一起,一把捏碎了手里的茶盞,碎瓷片瞬間割破了手掌,
伺候的太監(jiān)聽到聲音進來,看他手上的血在往下滴了,就要叫去太醫(yī)來。
疼痛讓八阿哥恢復了理智,臉上緩緩的露出一些笑意,
“一點小傷,不要大驚小怪,給我清洗敷藥吧!
太監(jiān)只能搬了藥箱出來,清洗傷口后,細細包扎了。
八阿哥的眼光,一直在那香匣子上打轉,
出發(fā)前,年氏特意送來的,說怕他在外太累,睡不好,特意按古法給他調制的,
他用了幾回確實好用,就把一匣子都帶來了,沒想到……
難怪這幾日他一點都沒想那事,他還以為是自己思慮重了,沒心思想那事,沒想到因由在香料上。
這是年氏自己的意思?
還是聽了誰的挑唆?
他再沒點過香餅,過來兩天,他才漸漸恢復正常。
八公主女兒的滿月禮和她自己的晉封禮都在莊子上辦的,
齊虹原本是不同意的,覺得這里太過簡陋,
大寶、小寶畢竟是王爺和公主的孩子,
八公主的晉封禮更是該富麗豪華才是。
八公主堅持這樣,還有模有樣的計劃起來,哪里擺宴席,哪里唱戲,哪里歇息。
十三福晉笑說:“莊子上涼快的很,景色也大氣,布置好別有一番情趣,說不得以后也是人人模仿呢!
胤禛第一次辦春宴請文人,宴席方式模仿魏晉分食,一道菜配一種酒;
后面,很多文人擺宴都按這個套路來,有人私下戲稱為“四爺春宴”。
齊虹還能說什么,拿著圖紙籌劃一番,添添減減好幾回,八公主覺得很有意思,跟著出主意,一場滿月宴就策劃好了。
滿月宴前一天,八公主出了月子,
她狠洗了幾遍澡,清清爽爽的長出了一口氣,仿佛又是一個新的自己,
坐到樹下,連著吃了好幾塊西瓜,才滿足的摸著肚皮,
肚皮緊致是她最高興的事,洗澡時,奶嬤嬤就驚訝了一回,
雖然還有一些細紋,比很多人才生過孩子的,好太多了,
倉津看媳婦高興,也高高興興的給她打扇子,丫頭送了葡萄過來,八公主想到那些青葡萄,讓洗了一盤來,吃一個,只覺得酸掉牙。
倉津拿了一個西紅柿給她,“番柿熟了,又沙又甜。”
八公主嘗一口,笑著說:“我又想起半夜去偷弘暄的青番柿那回了,那時候怎么就那樣想吃?”
倉津也是一笑,“我也好奇,在地里就咬了一口,那個酸哪,要不是看你饞的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我都覺得自己在虐待你!
當時倉津是翻窗子出去的,偷了一兜子回來,親眼看她連吃了兩個,才心滿意足的睡下,后來想想都好笑。
第二天,弘暄的小廝先發(fā)現的果子少了,沒敢告訴弘暄,報到齊虹那里了,
齊虹一聽,也有些饞,讓人摘了一個來吃,覺得不錯,又多摘了一些。小廝一看福晉不僅沒幫忙,還幫著一起摘,結果大一點的的青西紅柿差不多都沒了,趕緊去告訴弘暄。
弘暄先還生氣,一聽是額娘和姑姑吃的,嘆一口氣就認了。
八公主笑起來,兩個女兒睜大了眼睛不住的看她,她去逗女兒,倉津抱著她,
晚上,倉津再不忍了,摟著人好一番折騰,才算略解了饞,
顫抖出了一口氣,仍不舍得放開她:“明天要宴客,不然定不放你。”
八公主舒服過,聽他這樣不甘心,趴他身上吃吃的笑起來。
倉津覺得媳婦又想調皮,摟著人占了些手上便宜,才心滿意足。
第二天一早,宮里的賞賜先到了,
江嬤嬤親自來的,她奉了德妃的令,要抱抱兩個小格格。
德妃因為不想沾手八福晉難產而稱病,到現在還沒一個月,十公主作為養(yǎng)女該給德妃侍疾,兩個人都不好出宮,只好由江嬤嬤代勞一回。
妍瑜拉著江嬤嬤悄悄的說:“讓十姑姑換了宮女的衣裳,跟著過來不行嗎?我都想她了!
江嬤嬤無奈一笑,宮里的人說多也多,說少也少,來頒賞的是佟貴妃的大太監(jiān),他跟十公主也是常常打照面的,
既然做了姿態(tài)出來,德妃從來不會在這樣的地方弄巧。
胤禛抱著女兒安慰一下,悄悄的告訴她:“現在人多,晚上讓額娘告訴你原因可好?”
等江嬤嬤要回宮的時候,妍瑜捧了一束花來,說是她和囡囡在花園里采的,要給祖母插瓶。
江嬤嬤離開后,赴宴的人陸續(xù)到了,
因為莊子在城外,很多人要趕在關城門前回城里的,宴席便設在中午。
在京城的宗親、勛貴都來了,倉津是蒙古勛貴,為了避忌從不跟文臣武官來往,所以一個帖子也沒有給大臣發(fā)。
上回是因為德妃代表太后來了,很多文武大臣家的女眷就過來了,這回德妃因病沒來,來的人就少多了,
因為是滿月宴,聽戲、打牌、吃席一樣都不能少了。
八公主待客,三福晉、五福晉幫襯著,也是順順利利的。
齊虹看著就想起以前,妍瑜、弘暄滿月的熱鬧,所有的妯娌幾乎到齊了。
如今大福晉被圈禁,太子妃在巡塞,八福晉坐月子,人少了不少。
以后,也許更不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