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藤條
兩個人說笑一會,齊虹問:“皇阿瑪為什么不娶蒙古女人呢?她們估計也愿意來這里的!
胤禛笑說:“你也說蒙古女人彪悍了!
“就這?”齊虹不信,宮規(guī)難道是擺設嗎?
“你說是讓蒙古女人來生孩子好,還是讓蒙古的貴族都成為皇阿瑪的外孫好?”
齊虹一下子明白了,這就是典型的“摻沙子”管理呀!
不斷稀釋蒙古人的血統(tǒng),拉攏更多的人靠近朝廷,從血統(tǒng)上把蒙古人變成半個滿人。
她裝著想了想,仿佛靈光乍現般,
“滿蒙通婚……那為什么不能滿漢通婚呢?也往漢人那里滲透滲透,過個幾十年,誰還能分清誰是滿人,誰是漢人呢?”
齊虹想引導他往滿漢和諧上走,今天是個難得的機會。
胤禛眼前一亮,他當政的時候一直為那些“反清復明”的反賊所擾,除不盡又拉攏不了,頭疼的很,
若是滿漢允許通婚,漸漸的放些好處給漢人,越多的人得了好處,就會讓更多的人趨之若鶩,誰還愿意跟那些反賊混呢。
“你說的有點道理,百姓最簡單,有口吃的就不會冒險,滿人有些特權,”
“一旦相互結親,漢人也能享受這些特權,就會有很多人爭相結親,越來越分不開彼此!
齊虹眨巴眼睛,一臉崇拜的看著他,她其實還有很多想法,
但她的人設是內宅婦人,實在不敢多說。胤禛已經在心里列出一二三,想著怎么說服康熙了,
轉眼看到齊虹的眼神,心一下滿足了,他享受她的崇拜,又喜歡她的奇思妙想,點點她鼻子,
“你這眼神,晚上可不許討?zhàn)!?br>
齊虹哀嘆一聲,這時候不是應給溫情脈脈嗎?
這位爺時刻都能想到那啥,再不相信歷史上說他冷酷無情了,
這特么就是個普通男人嘛。
八福晉從安王府回來后就蔫蔫的,除了去宮里請了一回安,便一直躺在床上養(yǎng)胎。
年氏知道她胎相不好,覺得機會難得,日日變著法子想把八阿哥留在她的院子里,
八阿哥正跟年遐齡謀劃怎么恢復爵位,如今這一眾兄弟里,只他和九阿哥身上沒有爵位,聽政時拍在年幼的弟弟后面,他覺得很別扭。
年氏留他、請他,他喜歡年氏的好皮囊,又顧忌年家的用處,就鮮少拒絕,
年氏就得意了,見到八福晉就帶出些輕浮之氣,行禮問安也跟著敷衍起來,
八福晉沒叫起,她自己先起來了。
八福晉沒賜座,她也敢自顧自的坐下。
八福晉沒開口,她有說有笑的先開了口。
八福晉如今也就對八阿哥和晴瑛有些耐心,看她這樣,當時就冷了臉,
看她這般輕佻,也不想再給她臉了,當時就吩咐下去,
“下回這個女人再來,不許給她開門,不許她踏進我的院子,誰敢違令就打二十脊杖,攆出府去?啥加涀×?”
脊杖不用技巧、只一下就能把人脊柱打斷,多打幾下就能把內臟打爛,或打斷骨頭刺穿內臟破裂。
眾人心里一顫,齊聲領命,“是!”
年氏又羞又怕,滿臉通紅、腳下踉蹌的從正院出來,
她沒想到八福晉會這樣彪悍,委委屈屈的回了院子。
晴瑛知道了,就讓正院的丫頭到精奇嬤嬤那里傳話,
“年氏的規(guī)矩上,還得嬤嬤多費些心才是!
樊嬤嬤一打聽就知道年氏的做派,心里冷笑不止,
“這樣的蠢物,還去福晉那里鬧,若是福晉有個好歹,看你可還能活命!
樊嬤嬤抬步往年氏的院子去,走了兩步,指使伺候她的小丫頭碧玉,“去把捧著太后賜下來藤條帶上!
此時,年氏正在亭里焚香、彈琴,有水、有花,好不愜意,還有丫頭們都立在亭外聽吩咐。
樊嬤嬤一到,年氏第一眼看到的是藤條,
這個二尺長的東西,是那回流言甚囂塵上的時候,太后送來的,已經讓她吃了好幾回苦頭。
年氏心里抖一下,笑著給樊嬤嬤讓座,說的話也是溫溫柔柔的,
“嬤嬤也有雅興,坐著喝一杯茶,這是上好的云霧,這時候喝最好!
樊嬤嬤是太后挑來對付她的,自然不喜歡她這個調調,皮笑肉不笑的看了她一眼。
年氏僵了一下,一個眼色,知畫送上一個上等荷包。
樊嬤嬤并不收,“側福晉還是練練規(guī)矩吧!離上次學規(guī)矩也有幾天了,想來側福晉有些規(guī)矩忘了不少!薄盃攤冏x書,講究溫故知新,我這個精奇嬤嬤教養(yǎng)側福晉用心,也得常常溫故知新!
年氏嘴角抽抽,看看那個藤條,到底沒敢反抗,在被折騰了半個時辰,
樊嬤嬤才說:“側福晉是奴才,福晉和爺是主子,側福晉見到福晉須行叩拜大禮,除非主子特許,側福晉可記得了?”
年氏這才知道,正院的事情被樊嬤嬤知道了,她心里也委屈,
爺常來她這里,她是這院子里最得寵的,還不許人家嘚瑟一下。
八福晉老蚌生珠,能不能生下來還不知道呢,就這樣矜貴起來了?
樊嬤嬤看她樣子就知道她心里不服氣,又恐她再惹事,冷冷的看著她,
“側福晉在太后娘娘那里,也是掛了號的,奴才奉命而來,側福晉要是非要奴才動藤條,奴才也不怕再得罪側福晉一回!
年氏心里一抖,誰要你動藤條了?你自己要動的。
她從小就受寵,在家里時,連破油皮的時候都沒有,也就在這里挨了樊嬤嬤兩下藤條,
她跟胤禩哭訴,胤禩還說那是太后娘娘的恩典,轉頭幾天沒來她這里,她心里嘔的要死也沒辦法。
看到樊嬤嬤身邊的小丫頭,她有了主意,叫了侍書來,給了她幾兩銀子,
“讓人去結交樊嬤嬤身邊的那個小丫頭,叫碧玉的,要什么給什么,要贖身也行!
侍書看她一臉戾氣沒敢說話,拿著銀子就出門了,
隔了幾天侍書身邊的小丫頭,就跟碧玉交上朋友了。
碧玉是樊嬤嬤挑出來的,面上憨憨的,內里卻精明的很,
幾句話把小丫頭的來歷套了出來,應付她幾回就什么都知道了。
樊嬤嬤聽碧玉一說,嘴角冷笑連連,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年家富貴了幾代了,怎么就能生出這樣的蠢材來。
碧玉低著頭不敢笑,樊嬤嬤人雖冷清,說話最是一針見血。
樊嬤嬤幽幽的說:“也就是八福晉懶得理她,但凡八福晉認真了,她也就活到頭了!
碧玉嚇一跳,也不敢亂問,伺候樊嬤嬤喝茶,“我這里還要敷衍她嗎?”
“敷衍著吧!看看她能給你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