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冤枉,末將冤枉!”被點名的幾位武將,似早有所料,被點到名并不害怕,只是一臉正義的喊冤,沒有一絲膽怯與退縮之意。
他們確實是蕭王那個陣營的人,可蕭王一向不結(jié)交朝臣,他們這些人感念蕭王的好,處處幫蕭王說話,可謀反一事他們確實沒有參與。
也正是因為沒有參與,所以他們才能理直氣壯的站在大殿,為蕭王說話,為蕭王拖延時間。
“是不是冤枉的,不是你們嘴上說了算,需要刑部審了才知。你們剛剛也說蕭王是清白,可事實如何?蕭王斂財屯兵,早有不臣之心。”林相科舉出手,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嘴皮子自然也利,他的話沒有多么高大上,可字字如刀,戳人心。
“圣上,末將冤枉,末將為蕭王辯解,也是相信蕭王的為人,末將絕無謀反之意,懇請皇上明察!痹诨噬闲寄孟率捦醯臅r候,他們就知道會有今天。
他們幾個雖然與蕭王沒有過多的私交,可之前那場風暴下,他們幾個都被皇上打壓,要不是蕭王出手壓住了皇上氣焰,他們這些人和他們身后的家族早就倒了。
可以說,沒有蕭王就沒有他們,而蕭王倒了,他們也落不到好處。現(xiàn)在蕭王被皇上拿下,并冠上謀反的罪名,他們這些人就算不為蕭王求情,不為蕭王阻攔勤王的兵馬進城,皇上也不會放過他們。
“林相說得有理,是不是冤枉自有刑部的人定論,來人……將人拿下!绷窒啻_實是懂皇上,這幾個都是皇上想要拿下的人。
謀反一事牽連甚廣,為了坐實蕭天耀的罪名,毀掉蕭天耀的名聲,他花了那么多心思布局,如果只處置蕭天耀一個人那豈不是虧了。
這一次,他不僅要把蕭天耀除了,還要將他在朝中、軍中的勢力連根拔起……
在皇上的授意下,林相圓滿的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務(wù),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將蕭天耀的罪名定下,并且定于三天后問斬。
與蕭王有關(guān)的朝廷官員,或者與蕭王走得近的官員,也被林相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不是冤枉一查便知”的言論打入大牢,由刑部與大理寺共同審理。
事情到這里,蕭王謀反的罪名也就定了,凡是為蕭王說話的人,都被打入蕭王同黨,朝堂上只剩下討伐蕭王、捉拿蕭王黨羽,以及如何收服金吾衛(wèi)的爭論聲。
討伐蕭王對文臣來說不是難事,損人不帶臟字的詞藻一眾文臣張嘴就來,一個比一個華麗。
捉拿蕭王黨羽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么難事,能站在這里的官員,至少都是三品以上的大臣,他們只需要張張嘴就好了,具體怎么捉人與他們無關(guān),也無需他們到處跑。
對眾臣來說,最大的麻煩是如何收服金吾衛(wèi)!
金吾衛(wèi)是蕭王一手打造出來的,雖是朝廷在冊的軍隊,可因為皇上的私心,金吾衛(wèi)可以說是蕭王花錢養(yǎng)的私軍,金吾衛(wèi)只聽蕭王令而不知皇令早就不是新聞,想要收服金吾衛(wèi)沒有蕭王協(xié)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收服不了,那就把金吾衛(wèi)全滅了?
這個……只要有腦子的人都不會提出這個建議,要殺光蕭王手中的二十幾萬金吾衛(wèi),至少需要五十萬兵馬才有可能辦到。
東文是四國最富不錯,可兵力卻稱不上四國最強,本就不強的兵力根本經(jīng)不起內(nèi)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