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老乞丐直愣愣的看著顧修,問他:
“你可知,何為真喜?”
這個問題身為小乞兒的顧修并不懂,他只回答說,老乞丐不死,自己每日能討到口吃食,便是真喜。
老乞丐沒有回答他說的是對是錯,只是笑了笑。
最終撒手人寰。
天寒地凍,顧修挖了整整一天,才給老乞丐挖了一個坑給他埋了,可等他回到之前破廟的時候他卻發(fā)現(xiàn),他和老乞丐之前住的破廟,已經(jīng)被別人占了,他不過一個六歲的孩子,無力爭奪回來,甚至還被打了一頓趕了出來。
他只能重新回到老乞丐的墳邊,默默地哭了一夜。
第二天他再次進(jìn)城,求生的本能讓他想要活下去,可這一日的無憂城,卻好似多了格外多的憂愁,他乞討了整整一天,卻沒有一人哪怕是給他半塊饅頭,他只能蜷縮在墻角,盡力抗衡著那份寒冷。
破廟回不去了,老乞丐的墳邊他也不想回去了。
看著繁華的無憂城,他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個和生死有關(guān)的念頭。
或許……
自己死在這里,也不錯。
當(dāng)晚,他昏死了過去,半夢半醒中,他好似夢到了自己長大了,變成了說書人口中的仙人,他能一拳打碎一塊大石頭,能夠一步飛到天上去,可他明明變成了人人羨慕的對象,卻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快樂。
他不理解。
饑火燎原,燒灼著五臟六腑,壓過了那點微不足道的疑惑。
他餓醒了。
可很快又在饑寒交迫之中昏昏沉沉了起來。
一天,兩天?
時間在饑餓的折磨下失去了刻度。
他不知道過了多久,只知道在他意識即將徹底滑入無邊黑暗的時候,一道夾雜著嘆息,猶如天籟一般的聲音傳到了他耳邊:
“大牛,這孩子怪可憐的,要不我們帶回去吧?”
接下來的幾日,他感覺自己好像做夢一樣,所有的憂愁消失了,他有吃不完的饅頭,有一個火爐能夠取暖,甚至還有一套棉襖能穿在身上。
喜悅由心而生。
他的苦日子熬過去了,他成為了無憂城中的木匠學(xué)徒。
不用再為如何討好貴人換取口糧發(fā)愁,不用再害怕寒冷的冬天能將他活活凍死,他每天需要做的,只有不斷學(xué)習(xí)師父的手藝,每日與刨花和鋸末為伍,那一聲聲鋸木聲和敲打聲,成為了他的一切。
師父說他很有天賦。
將來肯定能成一個很厲害的木匠。
這話讓顧修第一次有了目標(biāo),他開始更加努力,接下來的日子,就這么在木屑紛飛和刨花卷曲中平靜滑過。
幾年時光過去,他的個子越來越高,手藝也越來越精巧。
直到某天早上,師父拿出了一個壞了的機(jī)關(guān)鳥丟給他,那是一個非常精巧的小玩意兒,是少東家的玩具,師父告訴他,這玩意只有那些都城的能工巧匠才能修好,他拿到手三個月了一直修不好,讓顧修劈了當(dāng)柴火燒。
顧修沒有照做。
恰恰相反,在看到機(jī)關(guān)鳥那折斷的翅膀,四分五裂的身體,他不知道為什么會想到當(dāng)初當(dāng)小乞兒時候的日子。
他開始有了第一個人生目標(biāo)。
他要修好它!
接下來的日子,他白天繼續(xù)干活,晚上則抽出時間修復(fù)機(jī)關(guān)鳥,好似著了魔一樣,不覺苦,不覺累,廢寢忘食,哪怕手指被割破數(shù)次,哪怕眼睛干澀難受,他始終抱著機(jī)關(guān)鳥嘗試修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