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四郎寫信人,門墩就想到了袁潔瑩。自從離開阿爾法學院以后,兩人也通過幾次書信,但當門墩獲悉,袁浩給袁潔瑩安排了另一所學校之后,兩人書信往來的頻率,就降了下來。
袁潔瑩說過,他在父親面前爭取過,要去貝塔學院修習,但都被袁浩很堅決地否定掉了。
袁潔瑩的信中提過,雖然貝塔學院是一所很著名的中級修靈者學院,但畢竟離他們家很遠,父親不想他不在自己身邊。最起碼,在這個年齡段,袁浩不希望女兒在遠處的學院修習。
袁潔瑩無可奈何,自從父親當了老師之后,她的一切學習狀況,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
在阿爾法學院的時候,雖然袁浩也知道,女兒和倫敦走的比較近,但他認為那是小屁孩小打小鬧,他知道自己的女兒很有分寸,況且,姚思敏會時常向他匯報女兒的狀況。
袁浩曾經也問過袁潔瑩,關于門墩的問題,但都被女兒沒好臉色地給搪塞掉了,他不想惹惱女兒,就沒再多問。
當然,他也觀察過門墩,知道這小子在學院里整天跟著楊四郎,也算學習刻苦,訓練勤奮,成績倒還不錯,就沒有多管。
寄出信以后,兩人又在集賢鎮(zhèn)逛了一些地方,就到了第3天,也就是貝塔塔學院開學的時候。這天一大早,吃過早飯。退完房以后。兩人就叫了輛馬車,朝著貝塔學院駛去。
貝塔學院在星隕森林深處,馬車駛離集賢鎮(zhèn)后,又行進了三個時辰,終于到達了貝塔學院的門口。
兩人下車,付完車費。只見那貝塔學院。是一群西式建筑,白色墻壁與周邊綠色樹木形成鮮明對比。
在集賢鎮(zhèn)的時候,四郎就聽人說過,貝塔學院原是一名傳教士所建的教堂。一直是傳教布道的地方。后來,傳教士收留了很多孤兒,隨著收留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教育就成了首要問題。
而教堂,又位于星隕森林,這個充滿各種蟲蟻猛獸的森林中心,時常會有修靈者到此,捕捉靈寵。漸漸地,傳教士就在里面設立了修靈課堂。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有優(yōu)秀的修靈者走出這里。也有父母將孩子送到這里,付費求學。經過幾代的傳承,這里的宗教屬性越來越弱,直到完全變成了招收修靈學員的中級修靈者學院。
學院門口的人很多,。都是來報名的學員。和之前在阿爾法學院報名時的情況類似。多是父母領著孩子,也有像四郎和倫敦一樣,幾名學員結伴而來的。
學院的大門甚是宏偉,門柱由兩道白色圓拱構成。左邊的圓拱弧度更大,伸展更長,懸在右邊的圓拱上面。兩道圓拱交相對應,畫出兩道優(yōu)美的弧線。
圓拱造型的弧度下方,就是學院的大門。大門敞開著,鐵制柵欄的大門上,浮接著各種雕花。那些雕花圖案,是在其他地方沒有見過的,倒是和一般教堂里的浮雕有幾分相似。
走進學院的大門,一條寬闊的大道鋪在腳下。大道兩旁栽種著各種樹木,青青翠翠,形狀各異,像兩列形象不一的士兵。
大道的左邊,有一片花圃,花圃里,各色的鮮花甚是鮮艷。紅色的月季,黃色的菊花,還有花圃中間,那片紫色薰衣草,是最亮眼的一片。他們在高低起伏的花圃中,被小徑分隔,像一幅彩色的拼畫。
除了三片面積較大的花田之外,花圃上還遍布著顏色各異的其他花種。一陣輕風吹來,四郎鼻尖劃過淡淡的花香。
正中間那片薰衣草,面積很大,也是整個花圃最高的位置。在那片薰衣草中間,也就是那塊小土丘的頂上,有一個風車,在緩緩轉動著。連接風車的下方,有一座石屋,小門緊閉,不同形狀石塊拼接的墻壁上,遍布著翠綠的爬山虎和青苔。
大道的右邊,是一片湖泊,湖邊綠樹成蔭,白色的石椅錯落。零零星星地坐著幾對男女,像是在談情說愛。
湖面上,時不時有幾只水鳥略過,飛了一會,又落到湖心涼亭的頂尖?梢钥吹,湖面上立著一道走廊,走廊蜿蜒曲折,連接著湖心涼亭和湖邊的地面。
沿著大道走了有200多步,一座白色的雕塑立在眼前。這是一個噴泉,也是一個轉盤。圓形的噴泉池邊,圍著十二星座的雕像。他們形態(tài)各異,每個都有自己的出水口,朝著噴泉的中央,劃出一道圓弧的水柱。陽光下,水柱噴散的水霧,形成彩虹,炫彩奪目。
噴泉中央的雕塑很是高大,那是一個身著輕紗的少女,肩部舉著一個罐子,坐在一頭長著兩顆象牙的大象背上。
少女雕塑身條優(yōu)美,面容姣好,鼻梁微高,桃唇微閉,散發(fā)著一種靜謐的美感。她肩部的罐子傾斜著,罐口垂流著水瀑,與揚起的象鼻噴出的水柱,一上一下,形成鮮明的對比。
繞過噴泉轉盤,前面是一座白壁的教堂式建筑。建筑的頂部,有一個圓球,一個錐形的柱子立在球頂,像一個白色的洋蔥。
四郎看去,教堂墻壁上,浮雕林立。有戰(zhàn)場上廝殺的場景;也有眾人跪下朝拜的姿勢;有直立農耕的造型;還有宴飲笙歌的場面。各種精雕細琢的畫面,頗為生動,栩栩如生。
建筑門洞,由三個拱門構成。中間一個大的,分立兩邊的稍微小點。大的拱門很高,小的以正門為中心,兩邊對稱。
“這可真漂亮啊!彼睦呻m然也聽說過教堂,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風格的建筑。
“是啊,比阿爾法學院可漂亮多了!遍T墩說道:“報名點在哪里呀?”他看了看教堂建筑兩邊,分別立著幾座建筑。雖然沒有教堂建筑這么雄偉壯觀,但風格類似,只是少了那球形的圓頂。
“要不咱們去問問其他人吧,”四郎就走到一個學員面前,問道:“同學,你知道在哪兒報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