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惠顯得很高興,親自將這讀書人送出了商行,而后,他打起了精神,吩咐左右道:“給蘭州修書!”
………………
一封封的奏報,自大食和波斯等無數(shù)地方,送至了蘭州。
黃金、青銅,適合種植棉花的耕地,符合耕種的農(nóng)地,以及鐵礦、煤炭,這原本在中原,已經(jīng)越來越罕見的東西,可在這里……卻似是遍地都是一般。
陳正泰心里忍不住感慨,這也是沒有內(nèi)燃機,若是有了內(nèi)燃機,那大食和波斯的地,只怕還要再翻一千一萬倍的價值,也不算什么難事了。
可即便如此,這些消息,也依舊形成了最大的利好。
當今天下,且不說銅和黃金,單說鐵和煤炭,還有棉花,就是當下最重要的物資了。
要知道,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還有無數(shù)蒸汽機的運用,鋼鐵、煤炭的消耗是十分驚人的,甚至到了下一年,都需翻番的地步。
陳正泰吁了口氣,而就在此時,大食商行在蘭州的大小掌柜們齊聚于此,一個投資計劃,已經(jīng)擺在了陳正泰的眼前。
這個計劃,早就已經(jīng)開始醞釀了,涉及到了鐵路,開采,以及種植,除此之外,還有造船,尤其是在波斯灣,那里大片購置下來的土地都將建起船塢和港口。
陳正泰大抵看過之后,最終簽字畫押。
此時……得知了消息,駐扎于新聞報蘭州城的編撰們,已是馬不停蹄,瘋了似的往長安而去。
…………
長安城里。
三叔公大量地收購股票,總算是將大食商行的市值,維持在了三百萬貫上下。
相比于此前四千萬貫的市值,眼下的大食商行,幾乎是直接跌落到了谷底。
該拋售的人,早已拋售了,因而人們對于大食商行,已經(jīng)漠不關心。
似乎再沒有人對這大食商行有絲毫的興趣。
只是這一次,大家可謂是損失慘重,當初信了陳正泰的邪,竟是腦子發(fā)熱,紛紛高價買了股票,給那大食商行融資。哪里想到,這一跟頭,竟是摔得這樣的慘。
于是不少人,在提到了陳正的時候泰,便禁不住咬牙切齒。
哪怕是不少的世族,也忍不住覺得陳正泰有些不太厚道了。
可雖有牢騷,至少……陳家還是出面,在股價跌落到谷底的時候,將大量的股票贖買了回去,雖然所有人損失慘重,至少……還剩下了一點湯錢,此時自知胳膊拗不過大腿,也只是私下里抱怨罷了。
三叔公已讓人進行了清算,此時,陳家已經(jīng)出了一百五十百萬貫,而陳氏在大食商行的份額,已經(jīng)超過了六成。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大食商行,除了陳家的六成三,宮中的兩成五,剩余留給世族還有商賈以及尋常百姓的份額,不過是區(qū)區(qū)的一成二而已。
即便是剩下那一成二的人,有的是不甘心如此低價出售,還想看看風向,也有的還在伺機想要賣出,覺得可能股票會有一些回調(diào),等回調(diào)一些些之后,再拋售止損。
三叔公近來發(fā)現(xiàn),陳家已經(jīng)有些門可羅雀了,平日里跑的勤的人,現(xiàn)在是一個都不見了。
好在三叔公不在乎,哼,你們不愿意搭理我陳家,我還不愿意搭理你呢!
可就在此時,當有快馬抵達了新聞報館這里,將最新的消息送到了陳愛芝手里時,陳愛芝禁不住大吃一驚!
看著自蘭州快馬而回的編撰,陳愛芝難以置信地道:“消息確定的嗎?”
這編撰篤定地道:“早就確定了,千真萬確,絕不是假消息,是多方求證過的!
陳愛芝深吸了一口氣,神情才松動一些,而后道:“還好……當初有一些零星的股,我沒賣,當初還想著要和陳家共進退,死也死在這些股上呢。咳咳……時間來不及了,若是遲一些,只怕這消息就不獨家了,立即排版,明日清早,要見報!
陳愛芝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消息的價值。
甚至其實不必新聞報搶這頭版,只怕以現(xiàn)在人們對于消息的敏感度,明日便會有無數(shù)的快馬將消息送到長安,整個長安便很快會將這消息傳遍。
只是此時,對于陳愛芝而言,這依舊是一個足以讓新聞報提高銷量的新聞。
當然,不只如此,這消息一出,只怕對于眼下整個長安的氣氛,勢必變成了另一回事。
陳愛芝沒有遲疑,急急忙忙地按著送來的消息,一氣呵成地撰寫了一篇文章,當日便送去了作坊里印刷。
次日清早,街上依舊人潮不多。
交易所里卻已是人滿為患了。
其實近來交易所里的行情很好。
現(xiàn)如今天下什么都是奇缺,各業(yè)興旺,大量的作坊都需資金進行擴建。
譬如紡織,蒸汽紡織機出現(xiàn)之后,棉花因為高昌的鐵路貫通,而世族在高昌的大量棉花培植,棉花的價格已經(jīng)下跌。而對于棉布的需求,卻是越發(fā)的旺盛。
這等價格較為低廉,保暖且柔和貼身的棉布,對于尋常百姓而言,是最好的衣料。
再加上匠人們越來越多,購買力也越發(fā)的強了,自然而然,這等需求幾乎是一年高過一年。
于是不少的棉紡的作坊,都是水漲船高,股價也隨之高漲。
當然,又因為蒸汽紡織機的出現(xiàn),以及各行各業(yè)中對于蒸汽機的需求,這又導致了鋼鐵和煤炭的需求變得極大。
當下幾乎所有的商人,都在想辦法挖掘煤炭和鐵礦。
只是這個時代采掘的技術畢竟不高,深層的煤炭和鐵礦意義不大,往往只是在淺層,且品質(zhì)好的煤炭,對于商賈們而言,有著巨大的意義。
在太原一帶,人們便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煤炭,這里距離關中不遠,于是商賈們開拓了運河,想盡辦法地將這煤炭源源不斷的通過運河,送入關中。
只是容易開采的鐵礦,依舊是稀罕。
人們開始大量的用煤炭來作為蒸汽機的消耗品,并且利用煤炭和鐵礦,煉制出大量的鋼材,再將這些鋼材,進行廣泛的利用。
無論是地上的鐵軌,還是各色的工業(yè)與農(nóng)業(yè)的工具,這兩樣東西,無所不包。
因而,相關的股票,也不可避免地水漲船高了。
作坊們現(xiàn)在都需要資金,且是大量的資金,唯有資金,方可不斷的擴大作坊的規(guī)模,雇傭更多的人手,攥取更大的利益。
而這交易所,則成了資金流動的中樞。
這也是許多人不得不欽佩陳家的地方,這交易所的出現(xiàn),對于天下如雨后春筍之后的作坊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促進。
若是沒有這些,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資金無法快速的流動,只怕許多的作坊,在十年二十年內(nèi),還是老樣子。
當然,陳家坑商賈的事也是不少。
故而在這交易所里的人,對于陳家,可謂是又愛又恨了。
就在此之際,交易所開市。
各個股票的開市價還未掛牌出來,人們卻已議論開了。
這里本就是消息的源頭,人們來到這里,彼此之間,交換著各種消息。
一個儒生模樣的人,清早就趕來了。
此人姓王,叫王德,別看他穿著讀書人的打扮,可實際上,這幾年靠著交易所,卻是發(fā)了大財!
當初他買了不少的股票,都是十倍二十倍的暴漲,有了錢,便沒心思讀書了,而是成日都跑來這交易所。
而后憑借自己的眼光,和不少與他一樣的人一道,在這股海中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