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道:“兒臣一直以為,玄奘的生命安危,與這捐納全不相干,與其哭哭啼啼的捐錢,倒不如將人救回來更實在呢!”
李世民道:“所以……朕才突然發(fā)現(xiàn),你是真的和從前不一樣了,比你的兄弟們強!
李承乾便大樂起來,眉一挑:“當(dāng)然要強,只是父皇往日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兒臣一直覺得,人要謙虛謹慎,不可隨意表現(xiàn)出自己的才干,只有在關(guān)鍵時刻……”
李世民壓壓手:“好啦,好啦,說夠了沒有。朕平日敲打你,是因為你是太子,你不必懷恨之心。做太子的人,就當(dāng)果決和持重。不過……經(jīng)此一事之后,你這太子,倒是讓朕刮目相看了。當(dāng)然……正泰在這其中,只怕也是出力不小。”
陳正泰忙道:“陛下太言重了,其實……兒臣也沒干什么,只是給太子提了一些建言而已!
李世民認真的搖頭:“此等奇思妙想,也只有你能想的出來,難道你以為朕不知嗎?你們兄弟二人,一個敢想,一個敢為,這是好事,至少朕就想不出,這玄奘一事,竟還可如此的破局,F(xiàn)如今各國紛紛派出使節(jié)前來,你們二人有什么看法?”
陳正泰此時不吭聲了,他畢竟是一個不喜歡表現(xiàn)的人。
反而是李承乾想了想道:“父皇,整合西域乃至波斯和大食國的時機到了!
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趣,笑吟吟地看著李承乾道:“說下去!
李承乾這一次算是得了李世民的鼓勵。
實際上,歷朝歷代的太子,智商都不會太低。
哪怕李承乾也絕不是例外。
只不過絕大多數(shù)的太子,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害怕想法太多,而引發(fā)宮中的懷疑而已。
而碰上了李世民這樣的皇帝,就更麻煩了。
因為李世民文武雙全,本就有著尋常人所沒有的才華!
一個這樣的天子,眼高于頂,而像李承乾這樣的太子,但凡提出任何一點自己的想法,只會讓李世民覺得可笑。
用后世的話來說,大抵就是,你這毛都沒有長齊的家伙……
現(xiàn)在難得有了機會,李承乾先和陳正泰擠眉弄眼。
陳正泰卻一副榮辱不驚的模樣,目不斜視。
李承乾討了個沒趣,便只好咳嗽一聲,對李世民道:“我大唐對天下,未歸服王化者,歷來采取羈縻之策,而今西域和大食、波斯諸國紛紛來朝,若只是進行朝貢,今日畏我大唐,便送來了貢品,到了明日卻又怠慢,這不是長久之道。因而兒臣以為,想要長久,便需羈縻。”
李世民頷首點頭道:“如何羈縻呢?”
“其一便是互市!崩畛星溃骸盎ネㄓ袩o,便讓彼此都有了好處,大家各取所需,聯(lián)系也就緊密了。這一點,陳家在百濟國就有過先例。因為互市和通商,我大唐的商賈涌入百濟,與百濟互通有無,這不但令我大唐的子民獲益匪淺,而那百濟國的唐商日益增多,他們組建商會,如今,也為我所用!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又道:“兒臣細細看過百濟國的商會,現(xiàn)如今,百濟的唐商,入商會者有三百九十余人!表面上,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百人,可是他們深入百濟各州縣,不但源源不斷的從百濟牟利,可影響……也不只是百濟的朝廷,而是各州縣的官長,甚至是其各鄉(xiāng)的世族,都或多或少有所聯(lián)絡(luò)!
“父皇,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百濟上至其朝廷,下至他們的百姓,都因為這些通商的商賈,與我大唐密不可分,甚至兒臣聽聞,朝廷所委派的監(jiān)察使,在百濟說話的份量,未必能有商會的會長有用。因為秉承天子的意志,也未必能抵得上人性的貪欲!
李世民似笑非笑,其實……當(dāng)初他是在仁川停留過的,大致對于百濟國的現(xiàn)狀有不少的了解。
只是他沒想到,李承乾居然也關(guān)心過百濟國!
李承乾說的話雖然有些夸張,可是和事實的出入并不大。
從前的時候,百濟不是沒有向中原王朝稱臣,可實際上,這種所謂的朝貢,意義并不大!
百濟的朝貢,不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官方上的遣唐使一年來一遭,便各自回家過自己的日子了。
而現(xiàn)如今,卻是不一樣了,大唐甚至可以通過商會,直接影響到百濟國中一個縣一個鄉(xiāng)的問題,唐商的涌入,也在百濟那兒出現(xiàn)了圍繞著這一個個唐商所組成的利益群體,一個商賈,往往都有合作的對象,在本地,有一定的人脈。甚至……孵化出了一個圍繞著唐商牟利的群體。
就單以一個販賣大唐棉布的唐商為例,唐商將棉布運送到了百濟國,他便會在百濟國尋找合作的伙伴,每一個州,每一個縣,都有本地的世族和商人從他手里拿貨,不少商鋪,也依靠著這個唐商的棉布為生,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唐商,決定了數(shù)百人的生計。
而三百多個唐商的力量和他們的關(guān)系網(wǎng),集合在了一起,就成了百濟的商會,這種力量集合起來是極為驚人的,以至于商會的會長,可以直接和百濟國宰相和尚書級別的人直接洽商,直接決定某些政策的走向。
如此一來,整個百濟國,其實已經(jīng)和大唐密不可分了,就算沒有水師,沒有監(jiān)察使,倘若百濟王希望切斷與大唐之間的聯(lián)絡(luò)。只怕這百濟國內(nèi)部,就要自己鬧出事來!
這可是所謂的百萬漕工衣食所系,大家都要吃飯的問題啊。
于是李世民點頭道:“互市……通商……這雖不是什么真知灼見,卻也是勢在必行的!
“除此之外!崩畛星^續(xù)道:“便是修路了,將鐵路修至大食去,沿途需經(jīng)西域諸國以及波斯,這路一通,便是為了更好的互市!就算將來出了什么亂子,大唐也可通過鐵路,及時的反應(yīng)。因而,各國來使,等他們到了高昌,便需讓他們體驗這鐵路了,一路讓他們坐鐵路前來,讓他們知曉了這鐵路的好處,再來洽商這鐵路如何修,誰出錢,誰出地,如此一來,商貿(mào)的往來,方可密切。我大唐對其的影響,方可增大!
“這大食偏遠,若是商隊來一趟大唐,至少需要數(shù)月的時間,可若是修通鐵路,大量的貨物,也不過是半月時間,便可過境,這是以往無法想象的!
李世民笑了笑道:“朕讓陳家修通長安至洛陽的鐵路,這工程卻還遲遲沒有太大的進展呢,倒是修路去西域,你們兩個小子很熱心啊!
陳正泰就咳嗽一聲道:“陛下,洛陽和長安的鐵路,涉及到的是錢的問題,陛下不將錢拿出來,兒臣修什么?”
李世民就立馬擺擺手道:“不說這些,不說這些!
陳正泰心里忍不住吐槽,他一直懷疑李世民是想要白嫖修鐵路的錢,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了,錢不下來,工程隊是不開工的。
李承乾此時又道:“路修了過去,商賈也跟了去,那么其他的,便好辦了。兒臣以為,與其堅持無用的朝貢,倒不如得到實利。”
李世民想了想道:“你說的不錯,看來太子還是很清醒的。朝廷教導(dǎo)天下人,要讓他們知禮法?沙⒆约簠s需有清醒的認識,若是一切都只務(wù)虛,就遲早要釀生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