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功……這就很有魄力了。
有軍功是要封爵的,這不但有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且也意味著社會地位的提高。
想想看,那研究院里的數(shù)百人里頭,若是出一窩郡公、縣公和縣伯、縣侯和縣子以及縣男,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啊。這研究院里的人走出去,想來都是橫著的,像螃蟹一般。
而一旦這些人地位水漲船高,就意味著將可以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人進入研究院了,甚至……大量的讀書人,將以能夠進入研究院為自己畢生的夢想。
陳正泰樂呵呵地道:“兒臣回頭就擬出一個有功的名冊來!
李世民道:“朕不吝嗇爵位,我大唐需要的就是有功之臣!
既然陛下開了口,陳正泰腦海里已開始有了算計了,他朝一直隨在身后的武珝使了個眼色。
武珝會意,這擬定名冊的事,還非得武珝來辦才好,涉及到了蒸汽機車研究的人員,有三百多人,當然……不可能每一個人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蒸汽機車的研制過程中有重要貢獻的,至少有十五人,其他功勞不小的,也有七八十人上下。大抵能報上去的人,只怕在百人左右。
而這百人到底有幾人能蒙陛下賜予爵位,這雖完全看朝廷和宮中的意思,不過……這等事,反正能報上一個是一個。
此時,陳正泰道:“陛下,其實……這蒸汽機,并非只是眼下一個作用!
李世民眼眸亮了亮,詫異道:“嗯?你說來聽聽!
“這作坊的制造,還有紡織,未來都可大規(guī)模的利用蒸汽機,所以兒臣希望,在朔方、西寧、二皮溝設(shè)立三家蒸汽機制造作坊,選用能工巧匠,專司制造和改進蒸汽機,不知陛下可有興趣。”
“還能掙錢?”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趣:“這個事,朕也不能時常關(guān)注,就讓太子和你一起干吧,你回去之后,去和太子說一說!
陳正泰忍不住翹起大拇指:“陛下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令兒臣欽佩不已!
這可不是人盡其才嘛,投資的事,讓太子出面;得了好處,等東宮的錢攢的差不多了,再派禁衛(wèi)將東宮圍了,搜查一下東宮里有沒有違禁的東西,而后得來的利潤,便統(tǒng)統(tǒng)的給打包帶走了,這簡直就是……周扒皮啊。
不過這世上歷來最難的就是太子,現(xiàn)在李承乾能以這樣的方式來發(fā)揮一下余熱,也不是一件壞事,總比被自己的父皇認為自己有什么狼子野心的要強,不是?
李世民似乎也一下子讀出了陳正泰這話里有著別樣的味道,道:“你在諷刺朕?”
“不!标愓O認真的道:“兒臣是真心的欽佩,太子殿下年紀還小,陛下讓他參與蒸汽機的制造,某種程度,其實就是磨礪他。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嘛!平天下要先治國,要治國,需先齊家,若是連一個作坊都管理不好,如何治國平天下呢?這既是陛下對太子寄以厚望,也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夠在投資和治理的過程中,磨礪自己的心性。不過兒臣認為,太子殿下畢竟年輕,對于太子殿下而言,他追求的乃是過程而非結(jié)果。到時候……若是太子殿下掙了錢,以太子殿下現(xiàn)在的年紀,還是不要讓他放在身上的才好。畢竟……金錢會腐朽人的心性,這是萬惡之源啊。這些錢,最好送入宮中,由陛下代管,此為最宜!
李世民頷首,心情似乎一下子又好了幾分,口里道:“你是說到了朕的心坎里去了,朕也是這樣想的。很好!”
李世民心滿意足,他就是這樣的打算,只是這個打算,自陳正泰口里說出來,就變得更加冠冕堂皇了。
因而,他顯得很欣慰:“我大唐皇家,自然是要做天下的表率,父慈子孝嘛。”
陳正泰心里五味雜陳,一時接不上話了。
不過這野炊,很失!因為這里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五谷不分的家伙,所謂的燒烤,不如說是野外放火,不過眾人都沒有抱怨。沒待多久,便有車馬過來,接了李世民回程。
至于這里留下來的爛攤子,自然會有人來收拾。
陳正泰也坐上了馬車,對他來說,這一趟,可謂是大獲成功了!當然……現(xiàn)在還需等宮中的賞賜,而后……再看蒸汽火車出來之后的效果。
新時代的大門,似乎已經(jīng)徐徐的打開了一條縫隙,能否真正的順暢,卻還要看后續(xù)的運作了。
武珝和陳正泰同車,陳正泰喝了一口茶,而后瞥了武珝一眼道:“方才你推辭了陛下的好意,是否覺得可惜?”
在他心目中,至少歷史上的武珝,乃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其實武珝已有許多次機會,能夠如歷史上那般,一步步走向她的人生高光時刻。
可似乎……此時的武珝,對于這些機會……都棄之如敝屣。
這就令陳正泰有些費解了。
武珝沉吟片刻,才道:“可惜固然是可惜,可是恩師……學生不過是跟著恩師,學了一些雕蟲小技,就已有今日的成果。對于學生而言,那功名利祿,還有那些男子們的游戲,對于學生而言,又有多大的意義呢?恩師總說學生聰明。或許……這也是學生的聰明之處,在恩師身邊,便可以學習到這么多真才實學,可以震動天下,那么……陛下的好意,對學生而言,也不過爾爾。何況學生已說過,學生希望一輩子侍奉恩師,既然說到,就一定要做到。豈可因為陛下的三言兩語,便改換自己的意志呢?恩師太瞧不起學生了!
陳正泰不禁感慨道:“此時我也不知你是聰明人,還是一個傻瓜了。”
………………
李世民回到宮中,很快,陳家的一份章程便送到了紫薇殿里來。
李世民看著里頭琳瑯滿目的名錄,也不禁苦笑,對張千道:“這陳家,是真的一點都不客氣啊,一下子送來了上百人的名冊,陳正泰這家伙,不會是指望朕封出一百多個爵位吧!
張千壓下心頭那股酸酸的味道,口里則道:“朔方郡王殿下十之八九,是想漫天撒網(wǎng)吧,又或者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陛下只需選一些功勞甚大的人,給一些爵位便是了!
李世民卻是苦笑搖頭著道:“你想的太簡單了!對真來說,這是最難的地方啊,因為朕根本不知道誰的功勞最大。比如這里頭,有一個叫李罡之人,上頭書寫他的功績是,改進了氣缸的結(jié)構(gòu),增加了密閉性。什么是氣缸,什么是密閉性,你懂嗎?還有這里,一個叫陳長志的人,他的功勞是改進了鋼料。他是怎么改進的,你懂不懂?還有這個,叫劉文杰的人,他提出了新的連桿工藝,使生產(chǎn)的效率大為提高……連桿是什么東西,你懂不懂?”
好吧,張千直接聽的腦袋疼,因為這都是聞所未聞的詞兒,陛下不懂,他也不懂啊。
于是張千道:“要不,奴去打聽一下?”
“不必了!崩钍烂駬u頭,苦笑不得地道:“要打探,只怕就得先要學那陳家的課本,學完了課本,還需了解蒸汽機車的所有構(gòu)造,那么……你這打探的人……到底是去上學讀書的,還是去打探消息的?”
張千一臉為難的表情:“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