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這個時間繼續(xù)加上,這便成了一種煎熬了。
此時,李世民站了起來,他在這難以轉身的煤爐室里走了走,而后拉著欄桿,探出頭去,在煙霧繚繞之中,他看到這火車攜帶著數(shù)個車廂,蜿蜒著沿著鐵軌而行。
而此時,車體的震動明顯已經(jīng)小了許多。
陳正泰預料……這可能是新蒸汽火車無論是氣缸還是車輪以及其他的機械都沒有做到絲絲合縫,畢竟精度有限,等到真正啟動,開始奔跑,慢慢的磨合之下,這機械零件之間開始慢慢的匹配。
這還真不是開玩笑。
早期的機械,大抵都是如此磨合的,不夠平滑,軸承轉一轉,自然也就平滑了。
李世民甚至還看到,蒸汽火車的后頭,一隊隊人騎著馬,噠噠噠的尾隨著這車,不肯落后一步。
李世民隨即收回了探出去的頭,他忍不住嘖嘖稱奇。
說實話,任何這個時代的人,親眼見證了這么個玩意,都忍不住震撼,而現(xiàn)在……哪怕是蒸汽機車一路狂奔,李世民還是覺得自己在夢中一般。
他回過頭看著陳正泰道:“正泰,這哪里是木牛流馬,這是鐵牛鋼馬啊,朕若是有此物,當初打王世充的時候,直接在此添煤,一頭就能將那洛陽城撞翻了。
“呃……”陳正泰忍不住道:“未必能撞翻,最大的可能是車毀人亡。何況,這玩意……只能在鋪著的鐵軌上動!
李世民瞪了陳正泰一眼:“朕只是打個比方,你這人怎的如此不識趣?”
好吧,這倒是反過來責怪陳正泰沒有幽默細胞了。
陳正泰心里一句你大爺,忍不住想,我特么的要是不提醒,你當了真,真要我造出十幾個這么玩意,給你去撞城墻去,那才是見了鬼了。畢竟你是皇帝,你是言出法隨,我能不提醒嗎?
李世民則是顯得很激動,口里道:“此物真是有趣……太有趣了,只是……這東西有什么用?”
陳正泰便道:“陛下,你猜猜看,這車有數(shù)千斤重對不對,可是現(xiàn)在,我們這車……一共承載了多少的重量?”
李世民皺眉,想了想,猜道:“一萬斤?”
陳正泰搖頭,道:“再猜猜。”
“莫非有三萬斤?”
陳正泰笑了笑道:“陛下,這車中掛了六節(jié)車廂,在這車里,承載著七萬斤的貨物!
七萬……
李世民心里頓時震撼不已。
唐朝的每一斤,約莫就等于六百克。
這七萬斤,就相當于四十噸了。
四十噸,在后世看上去并不多,也不過是一個重型貨車能承載的貨物而已。可在這個時代,卻是不可想象的存在。
七萬斤,若是人一日需要消耗一斤糧食,這么一車貨,就可供大唐七萬人馬一天吃飽了。
而尋常的馬車的載重,就比較可憐了,比如明朝的馬車,載重是兩百斤上下。在大唐,雖然出現(xiàn)了四輪馬車,導致載重量增加,可達四百斤。又因為修了木軌,使載貨更輕便,可達到六七百斤的貨量。
那么……這一輛火車,載重量就相當于是一百輛馬車了。
當然……既然是載重的火車,當然也就不指望它能有多快了,其實它的速度,和馬拉車在木軌上狂奔的速度差不多。
可是對于陳正泰而言,這里頭更厲害之處,并不只是如此!
于是陳正泰道:“這七萬斤貨……可值百輛馬車的承重,可是百輛馬車,至少需要一百多個車夫,而這蒸汽火車,只需至多不過五人,便可使其奔跑起來。除此之外……馬跑了一兩個時辰需要休息,還需要喂養(yǎng)草料,馬夫累了,也需休息,需要睡覺?蛇@蒸汽火車,卻只需要中途加煤加水之外,可以持續(xù)不間斷的奔跑,現(xiàn)在這個車速,是在每一個時辰五十里,看上去好像不多,可若它持續(xù)不斷的奔跑,一日之間,可行六百里,只需兩日多,便可抵達朔方,即便是去西寧,若是鐵路線修了過去,也不過四五日時間便可抵達,甚至……將來直接修一條長安至西寧的線路,這個時間,還可縮短至三天,三天之內(nèi),從二皮溝出發(fā),可運送七萬斤的人和貨物,抵達朔方和西寧,陛下……這……才是此車最大的功效!
李世民此時徹底的震撼了。
七萬斤……
三日時間,可走兩千里!
倘若有十輛這樣的車呢,若是有百輛呢?
那么……這比之馬匹,就不知便捷了多少倍了。因為人和馬都需要休息,人和馬都有體力上的限制。更不必說,人和馬的載重……很是有限了。
“陛下啊……想想看,我關中的貨物,可隨時送至最遠的西寧,而西寧的寶貨,在裝箱發(fā)車之后,可在五日之內(nèi)送至關中,不只是貨物,還有人馬。只要西寧有事,一旦遭遇了敵襲,那么天策軍便可以迅速的在七日之內(nèi),帶著無數(shù)的槍炮,還有糧草,抵達西寧,而后迅速的投入作戰(zhàn)。陛下乃是帶兵之人,想來比兒臣要清楚,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以及兵貴神速的道理吧。如此一來,我大唐哪里還有什么邊界?只要大唐愿意,哪里都是我大唐的邊境,任何一處的軍馬都可以充作援軍。”
經(jīng)濟上的作用,李世民是聽了陳正泰的話之后,才略微懂一些的。
可軍事上的作用,其實不必陳正泰來解釋,李世民就已清楚了。
以往作戰(zhàn),最難的不是上陣搏殺,而是無數(shù)人馬的口糧需要籌措和調(diào)度,十萬大軍,得事先征用數(shù)十萬的民夫,負責運輸糧草,提供輔助。
可現(xiàn)在……當初若有這個,還需幾年才能得天下嗎?我李世民有這個……天下誰還可匹敵?
李世民虎目一張,忍不住激動地道:“這樣的神物,莫說是數(shù)千萬貫,便是上億貫也值了!
這是他的感慨!
而此時,李世民摸著這煤爐室的鋼鐵構建,這黝黑笨重粗大的東西,在李世民手掌中摩挲,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此車,如何停?”李世民猛地想起了這么一個重要的問題。
“這個……”陳正泰道:“暫時……還沒有安裝剎車的裝置,所以……停了爐子,這車便停了!
李世民:“……”
陳正泰隨即吩咐一聲,那幾個力士得令,立即停止了給爐中添煤。
果然……在蒸汽源源不斷的噴吐之后,這蒸汽開始變得稀薄,蒸汽火車發(fā)出了嘶鳴,火車的速度越來越慢,在煙霧繚繞之中,終于滑行到了最后一絲氣力,穩(wěn)穩(wěn)的停下了。
停下的時候,車子又震了一下,李世民立足未穩(wěn),打了個趔趄。
不過他顯然對此并不以為意,回頭一看,卻見張千還蒼白著臉,死死的抓牢著鋼管,整個人還攤在甲板上,嚇得一動不動。
李世民不由得鄙視的看了張千一眼,隨即他看向陳正泰道:“此車……乃是何人所制?”
陳正泰便道:“制這車的人,可不是一人兩人。此車涉及到的零件和各種技藝,實在太多,都是群策群力的結果。不過承擔起這巨大工程的,卻是兒臣的秘書!
“秘書……”
李世民陡然想起陳正泰好像是有一個秘書,張千還曾稟告過,說陳正泰在家的時候,老是愛往書齋里跑,還說此人……據(jù)聞乃是陳正泰的關門弟子,噢,對啦,那個案首……李世民驟然記憶越來越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