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我只有一句話想說,這么多的賬,要查,沒有幾年功夫,理不清楚。我們的人力,遠遠不足,而且就算是人力充裕,他們做的賬,也難有什么破綻。問題就在這里!
鄧健指了指這堆積如山的賬簿。
他又接著道:“所以,不能按著規(guī)矩走,若是按規(guī)矩走,我們就陷入了他們羅織的大網(wǎng)里,一輩子也別想查出真相。所以……我只謹記著一條,只有這么一條,那就是……錢必須得拿回來。他們憑什么拿這個錢呢?憑什么呢?憑他們是鐘鼎之家,就憑他們姓崔?崔家……是首當其沖,先從他們這里入手。我們不是刑官,我們是催賬的,想明白我們的身份,那么一切就好辦了,我們得將這賬討回來。送了駕貼去,他們不回應(yīng),這不打緊,他們不來,我們就自己去!
鄧健頓了一下,就道:“我們現(xiàn)在的人手有兩百二十七人,夠不夠去崔家?”
那吳能皺著眉頭搖頭道:“學(xué)長,只怕不夠!
鄧健在學(xué)弟們眼里,還是極有威信的。
在大學(xué)堂里,你每日寒窗苦讀的環(huán)境之下,人們崇拜的不是顯赫的家世,不是漂亮的頭銜,不是那腰纏萬貫的巨富,在那里,人們將學(xué)霸奉若圭臬!而鄧健,恰恰就是學(xué)霸中的學(xué)霸,學(xué)霸中的戰(zhàn)斗雞。
鄧健隨即道:“崔家有多少人?”
“部曲五百以上,這還只是長安,若是博陵和清河崔氏的部曲加起來,只怕有七八百之數(shù)。”
鄧健又問:“有辦法嗎?”
“不是沒有辦法!眳悄芟肓讼氲溃骸坝幸粯?xùn)|西,是咱們學(xué)里研究院李先生帶頭研究的一個項目,叫火炮,這玩意威力極大,在學(xué)里,鑄了四門,我當時親眼見過,威力不小,就是不曉得李先生肯不肯借!
鄧健很淡定地道:“不需借,師祖說過,二皮溝的人力和物資,都由我調(diào)配,關(guān)鍵的問題,是你會不會用。”
“我看人用過。”吳能拍著胸脯道:“記住了!
于是鄧健道:“你去取炮,我們集結(jié),再讓人先行送一個駕貼。拿我的欽差手令,讓監(jiān)門衛(wèi)給予方便!
鄧健鄭重其事地又道:“后果,我來承擔,就這樣吧!
“喏!
學(xué)生嘛,歷來是不嫌事大的。
眾人應(yīng)諾,便各自忙去了。
…………
拂曉,晨霧剛剛散去,空氣中透著一股子濕氣。
在幾個駕貼送到了崔家之后,崔家當然沒有回應(yīng)。
在崔家看來,若是回應(yīng),那就傻了。
這個事,他們完全不怕,天下這么多人都從竇家的尸體上分了一杯羹,又不只崔家得了好處,何懼之有?
崔志正甚至覺得可笑。
只是……
當門房在拂曉時惺忪的揉著眼睛打開中門,卻赫然發(fā)現(xiàn),外頭居然圍了不少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綸巾儒衫,腰間配著保健,一個巨大的黃銅火炮,被人用馬拉扯了來。
外頭的人都靜寂無聲,似乎在聽候著什么。
門房這一看,立馬嚇了一跳,連忙入內(nèi)稟告。
門子心急火燎地道:“阿郎,不妙了,不妙了,外頭來了許多讀書人……”
“讀書人而已,怕個什么!贝拗菊灰詾槿坏氐,他其實有些惱火,這個鄧健顯然是個牛皮糖,很是令人生厭啊。
門子就苦著臉道:“可是他們圍了我們的宅邸!
“不必怕,他們沒有旨意,老夫敢說,陛下也絕不會給他們這樣膽大包天的旨意,只要陛下不想天下大亂的話……”崔志正毫不在意地冷笑。
倘若當初因為崔巖的事,他倒還真有些擔心。
可是為了那竇家的事,他卻絲毫沒有一丁點的畏懼之心了。
這錢,是拿了……可也不是崔家一家拿的,牽涉的人太多了,他李世民不敢怎么樣的,除非……抓住了真憑實據(jù)。
可是……真憑實據(jù)如何抓得?要知道,天下最懂刑律的大理寺和刑部里不知多少精通律令的高手做的賬,連律法都是這些人制定的,還能有什么紕漏嗎?
崔志正嘲弄一笑,而后淡定地道:“召集部曲,給我謹守宅邸。很快朝廷就會得到消息,這個鄧健……他死定了!
“喏!
隨即,崔志正氣定神閑,讓人召了自己兄弟崔正新來,二人擺了棋盤對弈。
倒是崔正新道:“大兄,此人不會是個瘋子吧?”
崔志正眼睛落在棋盤上,一動不動,卻是氣定神閑的道:“無礙的,區(qū)區(qū)一個翰林而已,做出這樣過分之舉,饒不了他。你要知道,這鄧健如此膽大妄為,急的可不是我們崔家,這朝中只怕不少人要跳腳,看著吧,很快旨意就會來了!
崔正新聽罷,覺得有理。
朝中多少人得了好處,現(xiàn)在區(qū)區(qū)一個鄧健,如此膽大,崔家若是服軟了,他們只怕比崔家還要急呢。
這鄧健……惹下天大麻煩了啊。
崔志正又道:“何況外頭的只是一群儒生,也沒什么妨礙的,我已讓崔武帶著人謹守門戶了,他們?nèi)羰歉以嚼壮匾徊,必教他們好看。?br>
崔正新便笑著道:“是極!
于是專心盯著棋盤。
…………
今日一大早,李世民如往常一般抵達了宣政殿,房玄齡等人早已到了,各自落座,如往常一樣,會有一個小規(guī)模的晨議,將這天下的事,梳理一遍,確定一下不會出現(xiàn)什么紕漏。
李世民落座,看著房玄齡人等,道:“諸卿今日有事嗎?”
長孫無忌便笑:“陛下登極以來,政通人和,天下太平,就算是有事,那也只是區(qū)區(qū)小事!
李世民笑了笑。
房玄齡卻是一臉無語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
說實話,房玄齡是有些看不上長孫無忌的,議事就議事,借著議事非要說一些有的沒的。
此時,李世民道:“就算是天下太平,又怎么可能沒有事呢?若是無事,還要天子和朝廷做什么,今年的秋糧,該收了吧,這個要注意一些,切不可耽誤了農(nóng)時!
房玄齡頷首。
其實李世民雖是面上帶笑,只是這笑容背后,不免有幾分煩惱。
查抄竇家的事,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他心里還憤恨著呢,當然,李世民還心存著理智,知道這事兒,很棘手!
就在此時,有宦官而來:“陛下,陛下……”
李世民抬頭。
宦官低聲道:“不得了,欽差鄧健,帶著一群人,將崔家圍了!
“嗯?”李世民看向宦官,一臉不解:“帶著什么人?”
“一群大學(xué)堂的讀書人!
房玄齡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李世民皺眉:“這是要做什么?真是豈有此理,朕不是讓他去查錢糧的嗎?他跑崔家去干什么?傳旨,讓他來見朕,還有韓國公陳正泰,一并叫來!
這一下子的……
殿中的氣氛就變得有些緊張起來了。
誰也不知道,這一次到底搞的是什么名堂。
只是……顯然鄧健這么一弄,有礙觀瞻了。
過了一會兒,又有宦官來道:“陛下,大理寺卿孫相公求見。”
“陛下,刑部尚書、侍郎求見!
“陛下,禮部侍郎求見!
“陛下……”
一個個大臣,似乎是不約而同,都趕來了宮外,等候李世民接見。
李世民頓時知道怎么回事了。他掃了房玄齡等人一眼:“大清早的,怎么這么熱鬧呢?那鄧健,怎的還沒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