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看,遇到了難處的人,這時路過你這里,低頭一看,啊呀,這個人好慘,家里人都死絕了,原先家里也殷實,突然一下子墮入深淵。此時他們會怎樣想呢?他們會想……我現(xiàn)在也遇到了麻煩,或是孩子生病,或是有其他的難處,我家里也還算殷實,可若是這個坎兒過不去,可能也要像這兩個可憐的少年郎一般了。”
“這時候,他們就會和你產(chǎn)生同情,看到你,就想到了自己未來的子弟,他們會惶恐和焦慮,會在想,或許將來,我的子弟也會如此,因而……就會生出惻隱之心,又想著自己做一些善事,佛祖會看到他們的善心,便會保佑他們,一定可使自己渡過難關(guān)!
薛仁貴木訥地點點頭,噢了一聲。
李承乾怕拍他的腦袋:“你已經(jīng)算是很聰明了,只是因為我太聰明,你跟不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過不要緊,現(xiàn)在我們二人相依為命,我會照看好你的。”
說罷,他開始咬牙切齒:“哼,不像你那大兄,吃喝完了就溜了,還好我有一技傍身,如若不然,咱們真要倒霉了!
薛仁貴不滿地道:“大兄自然有他的想法,他不是那樣的人!
李承乾沉默片刻,其實離開了七八日,他心里倒也怪想陳正泰的,也不知這是什么犯賤的心理,至少……李承乾心里想,比跟著這個榆木腦袋在一起強。
倘若薛仁貴換做是陳正泰,只怕也不必每天苦口婆心地勸說他該怎么做,以陳正泰的聰明勁,不需自己的點撥,早就把這討飯的事玩的起飛了。
若是如此,那便是強強聯(lián)手,共襄盛舉!
這樣想來……還真是……很令人激動啊。
“好啦,你別啰嗦,去買蒸餅,我去尋炭筆,那些該死的乞丐,竟還想和孤爭。”跟笨一點的人在一起,李承乾覺得心好累!
…………
陳正泰覺得有些不對勁起來。
這已過去了十天了,太子還是一丁點音訊都沒有?
起初他還覺得……依著李承乾的性子,堅持個十天八天肯定沒有問題的,至多十天,這家伙也該有點音訊來了。
可到現(xiàn)在……
陳正泰終究還是不放心了,于是讓人開始在二皮溝附近尋訪。
尋訪的結(jié)果就是……壓根就沒有這么兩個少年。
這就怪了。
按理來說,有薛仁貴在,理應(yīng)不會有什么危險的。
可這么兩個活人,而且很好辨認(rèn),只是這附近的商戶都問了一圈,除了聽說七八天前有人想上某個鋪面那里做掌柜之外,便一點音訊都沒有了。
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
這兩個家伙……不會淪落到去鄠縣做苦力了吧。
可是以陳正泰對李承乾的理解,這家伙……應(yīng)該不是那種愿意做苦力的人啊。
之所以和李承乾對賭,陳正泰不過是希望讓李承乾不要成日養(yǎng)在深宮之中混日子,趁著他此時年紀(jì)還小,好好地在民間磨礪一下,深入基層嘛。
可是……人呢?
現(xiàn)在陛下和長樂公主都念叨過這事,若是再不將這家伙找出來,只怕要穿幫了,到時如何交代?
陳正泰不相信兩個大活人就這么不見了。
而且就算不見了,也得勢必得把人找不出!
于是立即命人繼續(xù)尋訪。
只是就算心急,可這等尋訪,卻不能大張旗鼓。
若是傳出什么風(fēng)聲,讓人知道……他可就真的要遭殃了。
最可怕的是,明日就是朝會,而這個時候,太子再不出現(xiàn),怕是要糟糕。
到了次日,依舊還是沒有李承乾的消息……
陳正泰一大清早起來,懷著心思,卻也只能穿帶好朝服,悶悶不樂地入宮。
上午的時候是大朝會,只有到了下午的時候,其余人統(tǒng)統(tǒng)退散,此時……就是小朝。
小朝的規(guī)模也是不小,足足有上百人。
幾乎都是李世民在位時期的重臣。
李世民坐下,其余百官紛紛就坐,眾人濟濟一堂。
隨即,禮部尚書起身,給李世民呈上了一份關(guān)于吐谷渾的國書。
李世民今日的心情似乎還算不錯,取了國書看了一眼,便道:“這吐谷渾對我大唐倒還算畢恭畢敬,他們現(xiàn)在遇到了難處,希望大唐能予以一些支持,若是能援助一些刀劍,亦或者箭矢,那就再好不過……”
李世民一面說著,一面目光落在了陳正泰的身上。
其實今日朝會的時候,李世民就看見太子的位置空著了,陳正泰乃是詹事府少詹事,太子不見了蹤影,當(dāng)然得找陳正泰。
只是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李世民卻沒有去問,雖然百官們也是疑竇叢生,他卻像是無事人一般。
李世民隨即道:“朝中對吐谷渾頗有幾分爭議,此事朕也是踟躕難決。豆盧卿,你是禮部尚書,想來已和吐谷渾的使節(jié)有過接觸了,你有什么看法?”
豆盧寬上前道:“陛下,吐谷渾人事我大唐猶如父母,來了長安的使節(jié),倒是對我大唐畢恭畢敬,他們一再哭訴鐵勒部對他們的侵奪,希望大唐能夠主持公道!
這態(tài)度已是不言自明了。
長孫無忌見此機會,便連忙道:“陛下啊,一旦吐谷渾兵敗,鐵勒部必定要一統(tǒng)整個大漠,到了那時,少不得要成為我大唐心腹大患,依臣之見,還是給與吐谷渾人一些支持,如若不然……吐谷渾是決計無法抵擋鐵勒部的。”
李世民點點頭:“過幾日,將那使節(jié)叫到朕的面前,朕再問問!
見李世民踟躕,長孫無忌趁熱打鐵:“不能再耽擱了,現(xiàn)在朝中有些人故意從中作梗,陛下啊……一旦鐵勒部吞并了吐谷渾,我大唐……勢必要陷入被動啊,現(xiàn)在我大唐百廢待舉,正是與民休息之時,而一旦讓鐵勒部在大漠崛起,到時,唐軍就不得不出擊,又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長孫無忌一再苦勸。
李世民卻不為所動,他還是想再看看。
對于這件事,他表現(xiàn)得很謹(jǐn)慎!
卻在此時,群臣之中一人站出來道:“臣有一些話,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
眾人朝著此人看去,卻是御史劉峰。
劉峰這個人……據(jù)聞此前出身貧寒,是靠著長孫家的舉薦,這才有了今日。
因而……百官心知肚明,此時劉峰站出來,肯定和長孫家有關(guān)聯(lián)。
長孫無忌則是一副和自己好像什么都不相干的樣子,只是輕描淡寫地看了一眼陳正泰,而后又收回目光。
李世民看了劉峰一眼:“卿要言何事?”
劉峰就道:“陛下……臣察覺到……有一伙不明的商賈向二皮溝定制了不少鐵器,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鐵勒部和吐谷渾之間的戰(zhàn)爭,臣斗膽預(yù)計,這只怕和鐵勒部有極大的關(guān)系……”
李世民聽了,皺起眉來,隨即看向陳正泰道:“是嗎?陳正泰,可有此事?”
陳正泰心里一直在想著太子的事,他現(xiàn)在有點后悔當(dāng)初對太子實在太放心了,不過朝堂上的話,他還是聽進了耳朵的,這劉峰的話雖令他感到有些突然,不過他依舊氣定神閑地道:“陛下,既然是打開門做買賣,有人來買,鋼鐵的作坊就賣,至于來者何人,若要細(xì)細(xì)調(diào)查對方的身份,這買賣就沒有辦法做了!
“這樣說來,陳詹事和資敵又有什么分別?難道為了生意,可以沒有是非呢?”劉峰勃然大怒,義正言辭的樣子道:“陳家在長安做了什么惡事,老夫風(fēng)聞了不少,我乃御史……今日……自當(dāng)具實稟奏,陛下,臣已列下了孟津陳氏十三條大罪,懇請陛下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