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人性!
“好!”
“好好好!”
武曌一連說出幾個好字,足以可見內(nèi)心的激動。
“論歹毒,還得是你高陽啊!
“這舉報之法一出,這些貪官只怕想不慌都難!
上官婉兒也神色復雜的道,“在毒計之道,高大人從未讓人失望過!
先是親情捆綁,禍及后代科舉,再搞出一手無情舉報,平分家產(chǎn)。
這對這些貪官污吏來說,簡直是天都要塌了。
甚至都讓他們無所遁形!
高陽笑著拱手道,“陛下和上官大人謬贊!”
“不過陛下要用此法,西廠和御史臺一定要互相掣肘,監(jiān)察大乾上下。”
“無證據(jù)舉報者,必須要嚴懲,甚至可剝皮萱草,否則令百官人人自危,這就不好了,自古以來,這舉報大法就一直有利有弊!
武曌點點頭,臉上爆發(fā)出一股強烈的光彩,她開口道,“這一點,朕知曉了!
“西廠勢在必行,朕已經(jīng)在著手準備了!
隨后,武曌看向高陽道,“高卿,那各地官吏不作為,只知混俸祿,魚肉百姓呢?”
“你可有辦法?”
高陽一聽,瞬間就有些不滿了。
“陛下,您讓臣別薅崔狀元,但您對臣這也是無情的薅,無情的榨干!”
“這官員不作為,形成怠懶之風,此乃人性,臣哪……”
武曌聽著來自高陽的牢騷,十分淡定,她朝著高陽出聲道,“皇家一號會所的利潤,朕只要三成,讓你一成!”
高陽一聽,瞬間眼前一亮。
“咳咳,這真是湊巧了,臣剛想說關于人性,臣哪里會沒有辦法,但陛下盛情難卻,臣就不客氣了!
武曌:“……”
她不禁白了高陽一眼,甚至有些好笑。
但一起歷經(jīng)了長安保衛(wèi)戰(zhàn)的生死,也深知高陽的性子,所以武曌倒也覺得正常。
“高卿,你說吧!
“官員怠懶之風,不作為,只知混俸祿,不為百姓做實事,如何遏制這不正之風?”
武曌開口問道。
高陽眼睛閃爍,直視著武曌的雙眸,出聲道,“臣有一計,名為內(nèi)卷法,可解陛下憂愁!”
“內(nèi)卷?”
“何為內(nèi)卷之法?”
武曌一聽,鳳眸中涌出一抹好奇。
高陽開口道,“所謂內(nèi)卷之法,就是資本家一道的畜生之法!
“陛下若用此法,切不可在百官中提及臣的名字。”
高陽滿臉嚴肅,尤其是談到不要提他的名字,更是加重了語氣。
這不禁讓武曌更加好奇了。
“所謂內(nèi)卷,簡單來說,翰林院對外固定招收十人,名額一定,但天下學子為了爭奪名額,不惜一個比一個努力,有的頭懸梁錐刺股,有的鑿壁偷光,那剩下的學子,也只能更加努力,但名額卻并未增加,這便是內(nèi)卷!”
“內(nèi)卷可用在天下的方方面面,囊括一切領域!”
“只要讓天下官員互相內(nèi)卷,怠懶之風便可蕩然無存!”
武曌聽的不禁坐直了身子,眼中浮現(xiàn)出濃郁的興趣。
這法子,她很喜歡。
“朕該怎么讓天下官員內(nèi)卷起來?”
高陽干咳兩聲,看武曌的目光仿佛就像看到了一個冉冉升起的大資本家。
“陛下可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涵蓋官員的政績、品德、才能,甚至更多方面!”
“比如,對治理大乾各個郡縣的成效進行量化評估,其中囊括各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增長、各地稅收的完成情況、社會治安的穩(wěn)定程度,百姓的滿意程度!”
“以此來定期考核,每年一考,或是三年一考,令御史臺或吏部官員嚴加考核,西廠監(jiān)督,杜絕其中的腐敗!”
“不合格者,予以懲罰,可降職,罷官,甚至流放,砍頭!合格者,予以額外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