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子太重視衛(wèi)大庶長了吧
長安,未央宮。
漢武帝將許多事都已經(jīng)安排好,快到年關,他需要處理的奏疏也少了很多。
霍去病已經(jīng)按照他的意志,策劃組建一支隸屬于天子的情報機構,正在抓經(jīng)訓練選人,這些事交給霍去病,漢武帝放心。
他背著手站在天祿閣前,身后則站著內(nèi)史石慶和董仲舒。
天祿閣,是西漢皇子教育的皇室學校,劉徹年輕的時候,就跟著太子劉榮等人在這里接受教育。
時過境遷,此時這里卻已經(jīng)荒廢。
內(nèi)史石慶建議漢武帝復開皇室教育,讓劉煥、劉據(jù)和幾名小公主過來接受教育。
所以漢武帝才帶著石慶來到這里。
劉煥的年紀稍大,已經(jīng)十三歲,劉據(jù)五歲,其余幾名公主也都七八歲的樣子。
漢武帝此前沒怎么注重他們的教育,內(nèi)史等官僚一再上書,漢武帝才被觸動。
是要開始替帝國培養(yǎng)國本了。
他看了一眼石慶,道:“即日起,你便負責皇子的德行學識教育吧!
“傳旨,凡宮內(nèi)四歲以上的皇子皇女,盡需來此接受教育。”
“喏!
漢武帝說完后,便帶著董仲舒離去。
董仲舒很奇怪,按理說他也是內(nèi)史,他的身份學識,都比石慶要高。
石慶雖然是名門之后才學橫溢,但比董仲舒要差一些。
從任何角度來說,皇家皇子教育,乃至于未來的太子國本,都該交給董仲舒才對。
可他不明白漢武帝為什么將這任務交給石慶全權負責了。
現(xiàn)在大漢還沒立儲,外廷的官員都在猜測,究竟會是劉煥還是劉據(jù),誰都有資格,完全在天子的一念之間。
現(xiàn)在兩名皇子都要來接受教育了,莫非是天子在考察他們?
董仲舒心中這么猜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畢竟這名天子的想法意志,沒有人能琢磨的透。
“董夫子!
聽到天子的話,董仲舒忙從思緒中拉回來,尊敬的抱拳道:“臣在!
漢武帝看他一眼,道:“朕還有個任務交給你,你替朕去教另外一個人!
?
董仲舒呆怔了一下,讓我另外教一個人?
這個天下還有誰值得老夫去教?
他實在想不通。
沒資格啊!有資格的人只有劉煥和劉據(jù),除此外還有誰?
天子這是什么意思?
董仲舒有些摸不準,小心翼翼的道:“臣遵旨,不知……是誰?”
漢武帝想了想,道:“朕的大庶長,衛(wèi)寧衛(wèi)大庶長!
。
董仲舒有些發(fā)蒙,不可否認衛(wèi)寧對大漢有很大的貢獻,無論是馬蹄鐵還是啟蒙教育的聲母韻母等,都對大漢的科技教育有促進作用。
他在戰(zhàn)場的表現(xiàn)也可圈可點。
可他只是臣子!是天子的家奴,他有什么資格讓老夫去教他知識?
董仲舒怎么都想不明白,這不合規(guī)矩,也不和周禮!
說不通!
此事若是傳出去,官場會嘩然,臣僚會極力反對,御史會彈劾衛(wèi)寧到死!
此大僭越!
漢武帝瞇著眼,道:“不用告訴別人了,免得又有人喊打喊殺他。”
嘶!
不是吧?你是天子啊,臣從沒看過你這么貼心一面,你這也太替衛(wèi)大庶長考慮了吧?
霍去病都沒見你如此對待。
<div class="contentadv"> “今日就過去,考教考教他,看他學問本事學了多少!
一介農(nóng)夫出生,十余年來沒接受過教育,見識學識不過厘定在方圓之地。
這是漢武帝最為擔心的。
即便他此時已經(jīng)有了優(yōu)渥的環(huán)境,尊貴的身份,會不會因此墮落都說不準。
武將殺敵勇猛,可最終只能是沖鋒陷陣的將軍。
從將軍到元帥的蛻變需要具備學識韜略。
治國何嘗不是如此?
沒有學識知識,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更別提讓他去教授御人治國的手段。
這些都需要再學識知識的地基上一點點夯實起來的。
十三年……耽誤了十三年……
如果他只是一名大庶長甚至侯爵,漢武帝都不在乎,只要他具備沖鋒陷陣的強大武技,這于漢武帝來說就夠了。
他也不指望衛(wèi)寧蛻變成什么樣子。
但現(xiàn)在不同了。
他是朕之子!
他不該如此!朕也要看看他究竟是泯然眾人,還是天資卓越!
董仲舒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
他是在摸不準漢武帝的心思。
現(xiàn)在就過去?何故操之過急?
他是武將出生,董仲舒是大儒,是文人,兩人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對話都有可能對牛彈琴,能去考教什么?
董仲舒不理解的看著漢武帝。
漢武帝道:“朕也不知道需要你考他什么,你自己把握,朕在外面聽,走吧!
董仲舒:“……”
陛下你這是不是有些為難老夫了。
董仲舒硬著頭皮,跟著漢武帝朝外走去。
經(jīng)過霸陵刺殺事件后,漢武帝這次雖然微服出巡,但周圍已經(jīng)布控了許多暗線,身邊還有數(shù)名武技高超的護衛(wèi)在左右,確保漢武帝安全。
晚來天欲雪。
白日的大雪消停點,傍晚又開始極致的寒冷。
農(nóng)村郊外,一片白茫茫,冷風凜冽,兩匹快馬踢踏在雪花上,緩緩地朝淺水村走去。
抵達衛(wèi)寧府邸后,趙策忙不迭要去通知,漢武帝壓著手,淡漠的道:“不用通知了。”
他看了一眼董仲舒,董仲舒點頭,恭敬的給漢武帝行禮,而后才朝中廳走去。
漢武帝披著大氅站在中廳外。
衛(wèi)寧正跪坐在燈火下看書,屋內(nèi)很是暖和,他呷口茶才放下,便看到一名瘦高的男子,披著黑色絨披風走來,彈了彈身上雪花后,便將披風卸下。
衛(wèi)寧有些奇怪的看他一眼,不認識是誰,卻也不知道為什么趙策沒有來通稟,不由眉宇微微蹙了一下。
董仲舒倒也沒有自持身份就低看衛(wèi)寧一等,能讓天子如此重視的人,不管其爵位高低,董仲舒都要高看一等。
他拱手對衛(wèi)寧道:“本官內(nèi)史董仲舒見過衛(wèi)大庶長!
衛(wèi)寧愣了一下,董仲舒他是聽過的,即便后世沒讀過書,也知道這名對整個封建王朝影響深遠的人。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董仲舒提出來的!
他對西漢王朝,乃至于整個封建社會皇權社會的貢獻,實在太深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