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苦喪著臉,呆呆地站在原地。
一定是因為今天出門沒看黃歷!
人在殿中站,禍從天上來!
本來,王清選提出讓吳王去堵決口,立馬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力。
大家都想知道這后面究竟隱藏著什么。
而后是黃子澄、藍(lán)玉先后站出來。
怎么也沒想到,陛下一直站在王清選的立場上!
王清選的建議被采納了,陛下決定讓吳王去監(jiān)利縣堵決口。
藍(lán)玉要求陪著吳王去,黃子澄卻推薦了王清選陪著去!
哪知道,陛下沒同意,直接點了名。
哪知道點中了我!
我今天可是一句話都沒說啊!
這倒霉事偏偏讓我攤上了!
我招誰惹誰了?
跟著吳王去堵決口,這分明是陛下遞過來一把軟刀子!
要是堵不上口子,陛下就會拿我是問!
怎么辦?
事攤上了,那就硬著頭皮往前走,別無選擇!
要是跟著其他王爺去多好!
比如說燕王!
吳王的無能與廢物,那可是出了名的。
雖說這兩年形象有所改變,那也是陶成道努力的結(jié)果!
大明科技院搞得不錯,那都是陶成道的功勞,還有那個安寧郡主!
有沐家在背后支持,能搞不好嗎?
還有陛下在奉天殿親自敘述控制西域的過程,上上下下都在傳說西域的種種故事。
不管是陛下,還是普通百姓,都在說吳王在西域如何如何神奇。
在李景隆看來,這只不過是陛下的一個策略。
陛下與兩年前一樣,還是一心往吳王臉上貼金。
貼金倒沒啥,關(guān)鍵是太過份了。
把吳王在西域的表現(xiàn)說得太神了,堪稱一場造神運動。
今天,陛下居然還想造神!
想讓吳王親自帶人去堵江長決口!
陛下難道不知道“一潰千里”這個詞?
可能在黃子澄的提醒之下,陛下才明白堵決口的艱難和風(fēng)險!
但金口已開,豈有反悔之理?
于是,陛下把我李景隆拉上,作為一種補(bǔ)救措施!
陛下已經(jīng)預(yù)備好了黑鍋,隨時讓我李景隆背上!
這時,藍(lán)玉和沐英將朱允熥拉到一邊。
“允熥,怎么回事,陛下怎么讓你去堵決口?”
藍(lán)玉的聲音極低,透著焦急和不安。
朱允熥一笑:“舅祖爺請放心,這事,還難不倒我!
“爺爺讓我前去,是因為他知道我能辦成!
聽到這里,沐英和藍(lán)玉對視了一下,放下心來。
剛才之所以著急,是因為沒搞清楚狀況。
還以為陛下與朱允熥之間鬧出了什么不愉快。
的確,自從被沐瑤接入大明科技院之后,藍(lán)玉和沐英才了解到很多關(guān)于朱允熥的事情。
本以為那些手雷、地雷、火銃之類都是陶成道和那些工匠們搞出來的。
哪知道,這些武器的圖紙、配方等等都是朱允熥一手提供的。
更加神奇的是,朱允熥可以瞬間將人或物移送到萬里之外!
還有什么翻譯筆、泡泡屋、無人機(jī)等等讓人瞪目結(jié)舌的物件!
朱允熥說他能堵上長江決口,就一定能。
因為你不知道他身上還有多少本事沒有施展出來!
只有親眼見過朱允熥神奇的人,才肯相信,并且還要多次見過。
那些沒有親見的人,大多不信,認(rèn)為是吹牛的。
“好,允熥,你還需要什么,我們一定保障。”沐英道。
“堵長江決口最關(guān)鍵的物資是草包,其他的不需要了,”朱允熥笑道:“李景隆就是我大明最大的草包,有他,足夠了!
藍(lán)玉和沐英沒想到朱允熥居然開起了玩笑。
這個笑話,的確好笑!
兩人都沒忍住,仰天大笑不止。
李景隆看到此,不由得疑惑了,這兩人笑什么呢,如此開心?
不應(yīng)該啊!
他們難道不應(yīng)該是垂頭喪氣的嗎?
難道是他們在笑話我?
藍(lán)玉走過來拍了拍李景隆的肩:“曹國公,難得吳王看中了你啊,好好干,有前途!”
李景隆擠出一絲笑意:“涼國公,是啊,這是下官的榮幸!
朱允熥道:“曹國公,看你的笑容,好假啊。怎么了,跟著我做事,你還怕吃虧不成?”
沐英道:“曹國公,該沖的就要沖,該你擔(dān)著就得擔(dān)著!”
李景隆更是難受,該擔(dān)著就擔(dān)著,那意思還是讓咱背黑鍋呀。
朱允熥道:“曹國公,我給你講個故事。”
“說,奉天殿中,文武群臣正在靜等皇帝到來!
“禮部尚書放了一個響屁,所有人都聽到了望了過來!
“禮部尚書與禮部侍郎前后站著!
“禮部尚書道:王侍郎,怎么可以在大殿之上胡亂放屁?”
“王侍郎感到十分委屈,明明是尚書放的,怎么能把屁算到我頭上?”
“王侍郎道:尚書大人,這屁不是我放的,是您放的。”
“后來王侍郎被貶官了!
“王侍郎不明所以,向皇帝申訴!
“皇帝道:你連屁大點事都不敢為上級擔(dān)著,要你這樣的臣子有個屁用?!”
哈哈哈哈!
藍(lán)玉和沐英同時大笑起來!
沒想到吳王朱允熥還有這一面,這個故事,當(dāng)真是笑死人了!
這故事,分明諷刺了兩個人。
一個是不承認(rèn)放屁的王侍郎,還是禮部的,王清選可不就是禮部的?
還有一個,就是李景隆。
嘿嘿嘿,李景隆只得陪著干笑、尬笑。
藍(lán)玉和沐英放心地走了,準(zhǔn)備晚上搞個小聚會。
茶后酒余,就把允熥的這個關(guān)于放屁的笑話講一講,傳出去!
把王清選這個家伙給搞臭,就像個臭屁一樣!
沒想到,藍(lán)玉和沐英把這個笑話傳出之后,真的成了一個廣為流傳的笑話。
就連朱元璋也經(jīng)常拿這個話來說事。
凡是遇到那些避事、怕事、不干事的官員,朱元璋都會說他們就像王侍郎一樣屁大點事都弄不成。
不僅僅是朱元璋,朝廷官員遇到躺平、怕事的下屬,也都會拿王侍郎教育他們。
王侍郎成了那些混日子、撂挑子官員的代名詞。
直把王清選氣得是七竅生煙,卻毫無辦法。
沒想到,朱允熥的這個笑話還引領(lǐng)了一種風(fēng)潮:講段子。
各種類似的段子不斷被創(chuàng)作出來,還有人專門將其搜集起來,出版成書,居然賣得還很火。
朱元璋本想制止的,但朱允熥卻制止了朱元璋的制止。
在朱允熥看來,全民講段子,這也是體現(xiàn)了一種社會的和諧和進(jìn)步。
如果誰都不敢講話,人們將處于高壓之下!
還有,只有吃飽了喝足了才會產(chǎn)生段子。
有沒有段子,能不能容下段子,這也是一個社會是否開明、是否文明的一個重要標(biāo)志。
……
李景隆道:“吳王,我去調(diào)兵,堵上決口,最少得五萬兵力!
朱允熥道:“來不及了!你我先走!”
李景隆道:“就咱兩個?”
“兩個人,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