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說道:“二舅別發(fā)火嘛。老畢和我說說話,緩和一下氣氛,也沒什么是吧!
“我想對你們說的是,遇事不要慌。越慌越亂,越亂越沒有主見!
“你們都向畢千戶學一學,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猛虎趨于后而心不驚!
“更何況泰山并沒有崩!
“你們都認為吳開海被胡人發(fā)現(xiàn),被胡人包圍了,但是你們觀察得不夠仔細啊。”
啊,所有人立馬精神一振。
難道說吳開海沒有被胡人包圍?沒有生命危險?
否則,吳王也不會這么面帶笑意、心平氣和地給大家解釋。
觀察得不夠仔細?
大家都回憶起來,剛才看得不是真真的嗎?
胡人都站起來朝吳開海隱藏的地方奔過去!究竟還有哪些信息沒有看出來?
“如果是他們對吳開海懷有敵意,豈能先站起來看,而后奔過去?”
“胡人見到敵人,第一反應是:射箭!”
“就算是胡人沒有箭枝,他們奔向敵人,第一反應難道不拔刀嗎?”
眾人這才想起了剛才的細節(jié),的確如吳王所說!
胡人既沒有射箭,也沒有拔刀!
這種情況,的確是太過反常,不合情理啊。
難道這些胡人居然是明軍的朋友?
胡人是明軍的朋友,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木扎兒!
但是如此判斷,是不是太草率了?
也許是看到吳開海被大隊胡人圍住,準備制造雪崩的二百名胡人,只是前去湊個熱鬧。
被圍的吳開海沒有了什么威脅,這二百名胡人自然也就不必那么緊張,不用射箭拔刀。
究竟是什么情況?
被朱允熥好一頓表揚的朱元璋,高興了,已經忘了常升朝他怒吼帶來的不爽。
被三孫肯定,咱高興!
盡管三孫說的不是事實。
咱之所以泰山崩于前不變色,是因為咱能聽到三孫的心聲,并且了解到吳開海的特戰(zhàn)小隊不會遇到什么危險。
三孫剛才分析的胡人沖向吳開海的細節(jié),咱根本沒有注意到啊。
好多年沒有親自上戰(zhàn)場,戰(zhàn)場上應有的感知力和洞察力都鈍化了。
徐懷錦和眾將都認同朱允熥對胡人細節(jié)的判斷,但心里還是在打鼓!
突然前面一陣聲音傳來!
是笑聲!
平安等人霍地站起身來。
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一排人影出現(xiàn)了!
平安朝前奔出幾步,天啊,這是誰?
這不就是吳開山嗎?
就是吳開山,正是他當時帶著五百人在在塔烏海擋住了胡人!
平安一直以為吳開山已經死了!
后來看到了吳伯宗、古齊納的歸附軍,高度懷疑吳開山死于歸附軍!
但是,平安苦于沒有證據(jù)。
沒想到,此時在這里看到了吳開山!
吳開山穿的都是胡人的衣服,大家都沒有看清楚面目!
眾人也都奔了過來。
平安和吳開海都忙著向各位介紹吳開山。
眾人激動不已,天啊,這是一個多么神奇的一幕!
在嘉峪關北面塔烏海莫名消失的吳開山,居然出現(xiàn)在這里!
平安激動得直捶吳開山的胸膛:“兄弟,兄弟,好樣的!”
吳開山帶著二百人朝吳王朱允熥跪下道:“吳王,我可算找到你了。我還真以為你們都死了呢!
吳開山訴說起來這一路來的經歷。
吳開山一路跟蹤木扎兒的部隊西行,過了庫姆塔格沙漠之后,又過黑風川,最后趕到了哈密城。
因為當時,明軍都在哈密城中,十幾萬胡人包圍著哈密城。
吳開山帶著兄弟們在外圍活動,試圖與城內取得聯(lián)系,但沒有成功。
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胡人在攔壩蓄水,于是趁著水還沒有蓄起來,先打開了壩,并干掉了幾十個看守的胡人。
這時,大家才明白了,為什么當時哈密突然間大水灌城,但是又后繼無水!
原來,這是吳開山帶著兄弟們干的!
躲在哈密城東南大煙墩時,吳開山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坎兒井的豎井出口,從而發(fā)現(xiàn)了哈密一帶地下水道的秘密。
于是吳開山帶著人從坎兒井進入地下躲避。
躲了幾天鉆出豎井,發(fā)現(xiàn)胡人的尸體遍布哈密城外。
吳開山從坎兒井向哈密城行進時,遇到了一支胡人小隊也想從坎兒井潛入哈密城,吳開山將所有胡人消滅。
等到進城之后才得知,所有明軍全都向交河城出發(fā)。
“你們是怎么過天山的,也到了達坂城和輪臺城?你們剩下的兄弟呢,是不是中毒了?”平安冒出了一連串問題。
此時大家才發(fā)現(xiàn),吳開山本來有五百人,現(xiàn)在只有二百人。
吳開山解釋,他們并沒有過天山。
這是因為,他們抓到的胡人俘虜曾透露,胡人國師木札兒的故鄉(xiāng)在西面,不用過天山。
札扎兒帶著胡人過天山,主要是虛晃一槍,最終還是要回到亦烈。
“開山,亦烈就是伊犁,吳王改的名字!逼桨舱f道。
這名俘虜,是烏孫人,是跟著木扎兒從伊犁出來的,應該不是說謊。
于是,吳開山并沒有過天山,而是走了天山南道,想直接到伊犁。
吳開山從交河出發(fā),走吐魯番,從伊都河谷來到了獨庫埡口,想抄近路,盡快趕上。
吳開山到此地之后,先是發(fā)現(xiàn)了木扎兒帶著八百胡人從埡口翻過來。
木扎兒好像還帶著傷。
“開山,你認識木扎兒?”平安問道。
“將軍,你們從嘉峪關西進后,木扎兒帶著五千人又返回嘉峪關,想拿下嘉峪關,我和兄弟們看得很清楚!
原來如此!當時吳王朱允熥帶著人在沙漠中,木扎兒就認為明軍已死,所以掉頭就去攻打嘉峪關。
木扎兒帶著人翻過了這個埡口!
木扎兒果然沒有死,吳王的感覺很準確。
“木扎兒看來是回他的故鄉(xiāng)了,那,有沒有看到其他胡人?”朱允熥問道。
“吳王,看到了,兀納失里帶著胡人從這里過了,有八萬余人!
因為剛好看到了這兩撥人,吳開山才決定在這里等下去。
聽完吳開山的敘述,眾將都是不勝唏噓。
“這就是兄弟!”朱允熥感動地說:“敢為兄弟擋事,敢為兄弟擔責!”
“為了戰(zhàn)友敢豁出命去!為了兄弟,不惜千里追尋,萬里追蹤!”
“苦心人天不負,你們兄弟終于團聚!今晚,我們要大飲一場,好好慶祝一番!”
朱允熥的決定讓將士們都高聲歡呼起來。
“對了,你們是不是被吳伯宗這狗日的給抓住了?”平安終于想起了一個重大問題。
吳開山道:“當時,我們被歸附軍圍住了!吳伯宗是歸附軍的監(jiān)軍,他們把我們交給了燕王派來的另一支隊伍,為首的叫朱能。”
平安一拳砸在雪地上道:“果然,吳伯宗、古齊納都不是好東西!”
“后來,朱能說,吳王和陛下已經在哈密城上空歸天了,讓我和兄弟們跟著燕王!
吳開山的話讓大家一愣,朱能怎么說吳王和陛下在哈密城上空歸天了?
朱能怎么知道當時哈密城上空的危險?真是差一點啊。
這消息是誰傳出去的?
對了,大家都想起來了,當時吳伯宗和古齊納派出了兩千名歸附軍,說是去嘉峪關搬救兵。
消息,肯定就是通過這兩千名歸附軍傳出去的!
“吳開山你說什么?陛下在哈密城上空歸天?朱能得到的消息不對吧,陛下不是在嘉峪關嗎?”
朱允熥奇怪地問道。
吳開山道:“吳王,陛下沒在嘉峪關。在您帶著大軍出發(fā)后不久,陛下就帶著火器營跟上了。”
?
陛下帶著火器營跟過來了?
朱允熥大吃一驚,火器營是跟過來了,是毛易帶著跟過來的。
但是,陛下呢?
陛下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