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營首領巴圖根都死了,木扎兒不是戰(zhàn)死了,就是被兀納失里給抓住了!
徐懷錦分析道。
“木扎兒死了,這會導致兀納失里內(nèi)部的分裂。他們組織起來的部落聯(lián)盟,恐怕也就此解體!
朱元璋分析道:“各個部落離開了,兀納失里就成了孤家寡人,恐怕再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朱元璋越分析越擔心,兀納失里恐怕會逃跑。
成為孤家寡人的兀納失里,目標變小,不好追蹤!
三孫的任務是活捉兀納失里,這么一來,完成這一任務到猴年馬月了!
三孫的目標是不僅要活捉兀納失里,還要把兀納失里攆到那個什么命門的地方才活捉。
必須同時達成兩個條件!
這難度,真不是一般的大!
本來,活捉兀納失里沒什么難度,但三孫這是自己給自己強加難度。
三孫要控制和占領西域,這個任務還能完成嗎?
三孫完不成這個任務,豈不是一直不返回大明?
這得經(jīng)常催一催三孫!
三孫不返回,咱也沒法走!
這一路上那么多兇險,沒有三孫還真不行!
自己偷偷跑回去,也只能把毛易和他的火器營帶走。
這可能會導致明軍的軍心不穩(wěn),三孫的威信大大下降,從而影響他的決策和指揮。
不行,不能這樣干。
這么干,豈不是和吳伯宗、古齊納一樣的行徑?
二孫、四子打得頭破血流又如何呢?
他們的命,沒有咱三孫的命重要!
咱只能催促,不能偷跑啊。
“吳王,咱什么時候能回去?”朱元璋問道。
“老畢,想家了?”朱允熥道:“這就奇怪了,你這么大年紀,還在給兒孫們掙錢。你的兒孫們一個個既無能、又不孝,你想他們做什么呢?”
“老畢,老老實實說,是不是在應天有相好的?”
毛易看吳王在調(diào)侃朱元璋,好像吳王的心情變好了,與剛才的低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吳王只要是心情好,那就是有辦法了!
「老畢想家,應該是不適應西域的水土!
「這也是人之常情啊!
「我其實也一樣,離開應天太久了,突然有些想沐瑤了!
「天地良心,并不是因為沐瑤是沐英的女兒,就想她了!
「對了,看看沐瑤回信沒有。」
朱元璋的眼睛馬上瞪大了,緊緊盯著朱允熥。
朱允熥從袖口取出一張紙。
朱元璋伸長脖子,偷偷瞄過去,一張紙,密密麻麻的小字,幾乎全滿了。
「朱允炆的動作好快啊,對于他的叔叔朱楧立抓、立審、立判!」
「朱允炆奪去朱楧封號,把他關到了鳳陽高墻!
「雖沒有殺掉朱楧,也跟個死人差不多了。」
聽到這里,朱允璋算是松了一口氣。
二孫幸虧沒有對叔叔們下死手!
周王貶為庶民流放云南,肅王被關到鳳陽高墻,只要不死就好!
等咱回應天,周王、肅王萬事大吉,車馬炮各就各位!
「果然,燕王派他的王府長史司左長史葛誠到京城了!」
「葛誠向朱允炆匯報了工作!
「看來,沐瑤還真的是沐英的女兒,要不然,這消息一般人也不知道。」
朱元璋心道,葛誠是咱任命的長史,他受燕王之托來向朱允炆報告工作?
難道四子朱棣向二孫朱允炆服軟了?不想造反了?
朱棣聽說周王、肅王被削,心里害怕了?
不對,這不符合老四的性格!
「沐瑤應該不知道葛誠來京城做什么了,更不知道未來的走向!
「我得給沐瑤說一下。讓她對形勢判斷更加清晰,以便于更好地保護好沐家、藍家、常家!
「當然,這事不能說得太細,只能說大體的判斷。否則,嚇到沐瑤了!
「燕王派葛誠來見朱允炆,其實就是想打消朱允炆的疑慮!
「燕王這么做,是為他發(fā)動靖難之役贏得時間,因為他還沒有準備好!
「說服各個塞王也需要一個過程!
「燕王萬萬想不到,他的左長史葛誠會背叛他!
「燕王在北平做的事情,和尚姚廣孝的動作,葛誠統(tǒng)統(tǒng)都告訴了朱允炆!
「燕王和朱允炆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燕王也早就在朱允炆身邊安插了眼線。」
朱元璋一想,這樣也好啊。
老四和二孫要旗鼓相當才好。
要是哪一方太弱,敗得太快,沒等咱回去呢,戰(zhàn)爭結束了!
一方敗了,被另一方抓住,哪兒還有命在?
看來老四和二孫之間的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了!
只要兩個人不死,其他的都不重要!
打仗死人就死人吧,就當是練兵了!
因為暫時回不到應天,咱也只能這么想了。
「朱棣買通了朱允炆身邊的太監(jiān),朱允炆作出什么決策,朱棣都能提前知道!
「老朱對太監(jiān)的控制非常嚴格,根本不讓他們參與朝政。」
「朱允炆也繼承了老朱的這一傳統(tǒng),對太監(jiān)很是苛刻!
「所以,朱棣稍施恩惠,就把朱允炆身邊的太監(jiān)給拿下了。」
「最后朱棣能夠干翻建文帝,成為永樂大帝,太監(jiān)起了很大作用!
「因此,朱棣當上皇帝之后,就重用太監(jiān)。」
「也是因為內(nèi)閣的權力過大,經(jīng)常干預朱棣的一些決定!
「所以朱棣設東西兩廠來對抗內(nèi)閣的權力!
「朱棣在宮里為太監(jiān)設了學堂,讓他們可以讀書寫字!
「讓太監(jiān)可以讀書識字這是一件好事,可是卻引誘了太監(jiān)心底的貪婪。」
「到了大明的中后期,太監(jiān)已經(jīng)可以參與重大決策的討論!
「太監(jiān)將大臣送上來的奏折先過一篇,做一些批注,再由皇帝決斷!
「這大大的加強了太監(jiān)的權力,所以明朝最后出來很多權傾朝野的大太監(jiān)。」
朱元璋怒了,大明最后居然就是亡在這群太監(jiān)手里!
回到應天,第一個殺的,就是天殺的劉洪!
不要說等到大明中后期了,現(xiàn)在就是太監(jiān)亂政!
此時,平安諸將已回到院內(nèi)。
統(tǒng)計結果已經(jīng)出來了,歸附軍當中有兩千人來自阿勒泰,圖瓦族的有四百多人。
“這么多?”朱允熥的眉眼中全是喜色。
“吳王,他們都在院外候著,您要他們做什么?”平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