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都兒,上!”
“查布奈,上!”
“敢退后,殺!”
木扎兒大聲喊道。
“箭,取箭給巴圖根!”
聽木扎兒如此說,兀納失里解下背后的箭壺。
后面的騎兵綠紛解下箭壺。
巴圖根的神箭營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對明軍的城頭進行了不間斷的箭雨覆蓋。
讓攻城的人少了很多傷亡。
如果不是神箭營的掩護,攻城人員傷亡會更多。
攻,繼續(xù)攻!
兀納失里也親自大喊起來。
必須繼續(xù)加入攻擊力量!
此時死傷再多,也得堅持攻擊!
不能讓明軍有喘息之機!
不能讓其他部落率先進城!
其他部落率先進城,我蒙古勇士的臉都丟盡了!
我作為大汗,以后還怎么號令諸多部落?!
所以,不計代價,不計死傷,上!
“烏拉!”
“烏拉!”
“烏拉!”
胡人神箭營又是一波箭雨。
胡人騎兵變步兵,又是一波攻擊!
攀爬,上到城頭,就是勝利!
木扎兒提高了第一個攻上城墻的賞金!
突然,位于馬面上的明軍弓箭手,站起來了,對著攀援的胡人一陣箭雨!
胡人猝不及防,紛紛摔下云梯。
胡人神箭營首領巴圖根氣得哇哇大叫!
明軍真是太卑鄙!
以為明軍沒有箭枝了,誰知道冷不丁地來了一波。
原來,徐懷錦吩咐,城中兩萬明軍戰(zhàn)略預備隊,隨時做好支援的同時,也不能閑著。
負責撿拾落入城中的石頭、箭枝,裝到紅柳筐中,吊到城墻上。
剛才,胡人已經被明軍的石頭砸蒙了。
這石頭正是回回炮拋過來的,明軍用胡人拋來的石頭回敬了胡人。
胡人神箭營已經射了半天,城中落下了不少箭枝。
城中的預備隊將沒有損壞的箭枝放好,通過吊筐送給了藏于馬面中的弓箭手。
弓箭營的首領是一名百戶,名叫吳開海。
正是千戶吳開山的親兄弟。
在平安對手下將士進行挑選的時候,發(fā)現了吳開海的超強素質。
箭術、劈砍、攀援這三種技能最為突出。
因此,僅僅二十歲,就當上了百戶。
平安親自任命吳開海為弓箭營坐營官。
吳開海的人數雖少,只有百人,但是今天的表現十分出色。
在開始階段,吳開海很好地完成了阻敵沖城的任務。
將胡人巨大的沖城車留在了城下。
吳開海選擇的攻擊時機非常恰當,將推車的胡人射死,剛好把沖城車停在了離城門兩丈處。
胡人再想使用這個沖城車,就必須到冒著箭雨,來到城門前,還要把沖城車反推一段。
因為沖城車離城門太近,沒有足夠的沖擊距離,沒有一定的速度,對城門撞擊的力度不夠。
要想沖起來,必須反著推一段。
有這個過程,吳開海的弓箭營足以讓他們的沖城車再度停下。
在胡人以為馬面上的明軍沒有箭枝的時候,吳開海突然在緊要處來了一波箭雨。
平安給吳開海提前交待了任務以及打法,而將胡人的沖城車打停在什么位置、什么時候攻擊都是由吳開海決定的。
沒想到,吳開海的表現超出了平安的預想。
胡人繼續(xù)爬上去,眼看著快到城垛了,頭頂上方突然出現了一個木架!
胡人抽刀就砍,突然,一陣灰塵落下,把眼睛迷住了。
什么都看不到了,只能上沖,腦袋頂住了一把尖刀!
胡人尖叫著落下云梯。
又有胡人攀上去,對于伸出城墻的木架子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一個愣神,就被明軍用長槍捅下云梯。
下面的胡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接著上沖。
灰包散開,胡人的眼睛被迷住,大叫著從空中摔下!
如此場景,連番上演。
看此情景,朱允熥道:“厲害,這玩藝厲害啊,叫什么東西?”
朱元璋道:“吳王,這叫奈何木!
“奈何木?”朱允熥笑道:“讓胡人無可奈何,這名字起得不錯!
徐懷錦臉上漾著一絲自豪:“在垛墻之間置木架,木上錯綜釘以竹簽,并用繩系虎怕莿、石塊,纏于木上,垂于墻外。敵人如果攀援上城,木石即隨之下墜,使人有無可奈何之感,故名!
朱元璋說道:“徐軍師對奈何木進行了改良,加上了尖刀,城中的石塊不多,細灰多。不懸石塊,懸灰包!現在看,效果比石塊還好!”
朱允熥意外地看了一下徐懷錦。
「本以為徐懷錦只鉆研戰(zhàn)略戰(zhàn)術,大局觀不錯。誰知道還懂得改良器械!
「細節(jié)決定成敗,戰(zhàn)爭也是如此。」
「別看將石頭換成了灰包,但效果卻是大相徑庭!
「胡人上城之后,石塊下墜,距離太近,根本沒有沖擊力,嚇人,但不傷人!」
「但灰包就不一樣了,直接迷住眼睛。」
「哈密城所處之地,并非是沙漠和戈壁,而是土質較硬的荒漠!
「表面是土,下面是堅實的膠泥。」
「因下面是膠泥,所以這里沙少土多,都是千百年來風化的灰,十分細膩,沾在衣服上都拍打不掉!
「風化之灰具有堿性,進入眼睛,擦都擦不掉,越擦越難受!」
「效果與石灰差不多!
朱元璋沒想到三孫會觀察這么仔細。
三孫對哈密城中的灰都如此了解!
奈何木的突然出現,讓胡人的攻勢暫緩。
城上的明軍也松了一口氣。
東北西三面的胡人攻擊還在持續(xù),但由于裝備、器材等弱于兀納失里本部,對于常升、藍壽、常森等部帶來的壓力并不大。
胡人攻擊了整整一天,死300余人,傷800余人。
天黑之時,低沉悠遠的號角響起,胡人全體撤退。
平安對傷亡情況進行了盤點:死60余人,傷400余人。
明軍的傷亡主要是胡人的神箭營造成的。
朱允熥從系統(tǒng)中兌換了酒精、棉球、醫(yī)用攝子剪子、繃帶、云南白藥等基本的戰(zhàn)場醫(yī)療救護物品,放在了兀納失里的宮殿角落。
讓人搬出去,叫來了所有的傷員。
朱允熥挑出了四十余名身體素質較弱的軍士加上十五名醫(yī)士,示范了一下如何處理傷員的傷口。
四十余名軍士和十五名醫(yī)士共六十人,在朱允熥的指導下對傷員進行處理。
朱允熥說道:“今后,你們就是我軍的醫(yī)療救護隊,不參與戰(zhàn)斗,只負責救治!
朱允熥又勸慰傷員,他們的傷只要按這種處理方法來,輕傷者,兩天就好。重傷者,七天痊愈,絕不會發(fā)生因感染而死亡不治的情況。
受傷的軍士們都不敢相信。
軍士們在戰(zhàn)場上有了傷口,就算是處理及時,也很有可能得破傷風。
有的人傷口潰爛,面積越來越大,最后導致死亡。
吳王這么處理一下,就能保證四百余名傷員一個都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