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城,黑云壓城城欲摧。
而,黑云始終沒有壓下來。
城內(nèi)的明軍與城外的胡人始終遙遙相望,似乎在守著一種默契。
一連十天,雙方都沒有照面。
大家都在拼耐心,看誰首先耐不住。
明軍希望胡人早點攻過來,給他們一個慘重教訓(xùn)。
胡人則是希望城內(nèi)早一點彈盡水絕,讓明軍內(nèi)部先亂起來。
雙方都在磨刀霍霍。
但,也只是在磨刀。
站在城頭的軍士們都感到了一種壓力。
十天之內(nèi),胡人又陸陸續(xù)續(xù)增加了一萬人。
“胡人部落真是把我們當(dāng)作到口的肥肉了,都想過來沾一沾光!逼桨残Φ馈
平安內(nèi)心極有壓力,但他不能把壓力表現(xiàn)出來。
他必須時刻保持鎮(zhèn)定,要給大家一種勝券在握、成竹在胸的形象。
吳王把防守哈密城的重任交給自己,那就一定要扛起來!
現(xiàn)在,自己就是整個明軍的主心骨。
自己的神情、心情,影響到六萬大軍的信心和士氣。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城內(nèi)又發(fā)現(xiàn)了不少糧草和瓶裝水!逼桨舱f道:“看來,兀納失里本來是要做好在哈密長期堅守的準(zhǔn)備,作為他的大本營,經(jīng)營了多年,儲藏了很多戰(zhàn)備物資!
徐懷錦一直不解,瓶裝水怎么會出現(xiàn)在哈密城?
最初見到瓶裝水,那是在庫姆塔格沙漠之中。
那是海市蜃樓上的湖水變成了現(xiàn)實,湖邊突然出現(xiàn)了瓶裝水組成的山!
正是這些不知道從哪里來的瓶裝水解救了六萬大軍。
這些不是玻璃卻是透明的瓶子,既密實又輕便,比大家一貫使用的水囊有更高的質(zhì)量。
所有使用過的瓶子,都沒有扔,全都帶在身上。
不過大家心中都有一些隱憂,胡人居然有這么好的瓶子!
這瓶子,以大明目前的工匠水平,根本制造不出來。
“兀納失里讓出哈密城,想借這個城池圍困我們,其實是一種失算和失策!”
平安說道:“他對自己的城池沒有全面了解,不知道究竟藏了多少物資。我們完全有信心,與他們形成僵持局面!
“兀納失里高估了他對各個部族的控制力!
“一群烏合之眾聚在這里,能堅持三個月嗎?”
“我認為他們堅持不了。因為,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流動!他們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呆太久!
聽到這里,朱元璋不由得點了點頭。
徐懷錦說道:“平將軍的判斷,我同意。”
“現(xiàn)在,胡人的補給很充分,因為他們把牛羊也趕到了哈密!
“城外十幾萬胡人倒是有吃的,但一個月后,他們的牛羊就沒吃的了。哈密草原的草,一年只長一次!”
“一個月后,頂多兩個月,他們的牛羊吃什么?”
“對于很多部落來講,牛羊就是他們的命,是他們的全部。”
“胡人所備的干草料都放在他們原來的部落,這是為牛羊過冬所作的準(zhǔn)備。”
“只要到了冬天,兀納失里聚攏的胡人部落自會四散離去!”
陳誠也進行了補充:“對于胡人來講,確保牛羊安全過冬是他們的頭等大事!
“除了備足飼料,還要修建牛圈、羊圈,上邊有棚、四周有欄、里面有食槽、槽中有草料、旁邊有水源,確保牲畜不被餓著、凍著、渴著!
眾人的眉頭都舒展開了。
是啊,再停三個月,就進入冬季了!
到時候,胡人一邊圍困,一邊在這里修牛圈、羊圈?
胡人到底是放牧呢,還是打仗呢?
這里到底是牧場呢,還是戰(zhàn)場呢?
三個月后,打這樣的胡人,還用費勁嗎?
恐怕不用打,他們就亂成了一團。
常升興奮起來:“看看,我就說嘛,允熥為啥要進入哈密城?看看,我們守在哈密城,是一個多少正確和英明的選擇!”
朱元璋暗笑,常升真不虧是咱三孫的二舅!
常升對咱三孫的信任,那就是無條件的!
以三孫自己的話講,常升就是咱三孫的腦殘粉、死忠粉。
不管三孫說什么,常升就是認為有道理,盡管很多時候他不知道哪里有道理。
常升又道:“允熥曾說過,要講究民主,經(jīng)常開會,聽聽大家的意見。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啊!
“看看,你一言、我一語,把問題都說透了!剛才還是黑云壓城呢,現(xiàn)在呢,云開霧散!哈哈!
平安笑道:“開國公說得真有道理,開會前我還沒底呢。這么一說,我心里馬上敞亮了!
常森、藍壽、毛易等人也都開起了平安的玩笑。
朱元璋心中挺高興,再一看朱允熥,居然是有些不屑。
三孫這表情,又覺得哪里不妥了嗎?
「平安,你居然敞亮了?」
「你要真這么想,就危險了。」
「徐懷錦、陳誠等人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是,他們的分析不全面啊!
「胡人要是有這么簡單就好了!
「徐懷錦聽起來像是懂很多,其實根本就是一知半解!
「胡人現(xiàn)在趕過來的哪里有牛了?都是羊!」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還有大量的胡人還沒有趕過來!」
「這些羊到這里,一邊是放牧,一邊是為征戰(zhàn)的人提供食物!
「到了冬天,把羊趕回去,還用得著都回去嗎?」
「一個部族派出一人,就能把羊群帶回去!
「再何況,人家把羊趕到這里,就是為了過冬的!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這是羊的一生,也是牧人的一年。」
「一只羊要經(jīng)過兩個牧場,一個是夏牧場,一個是冬窩子!
「哈密盆地,就是著名的冬窩子。」
「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到第二年的三月中旬是牧民冬牧的季節(jié),牧民要趕著牛羊遷往冬牧場過冬。」
「牧民們跋涉幾百公里路程,風(fēng)餐露宿,將牛羊安全帶到目的地!
「四個月的時間,牧民在冬窩子里過著相對封閉的冬牧生活,等待春天的到來!
「冬季大雪覆蓋草原,牛羊無法吃草,牧民便將牛羊趕到海拔較低、風(fēng)雪較小的冬窩子過冬!
「哈密盆地,與吐魯番盆地一樣,都是西域著名的冬窩子!
「這里的冬窩子,按照約定俗成的傳統(tǒng),歸各個部族共同使用。」
「哈密的冬窩子,在哈密城并不遠!
「按平安等人的理解,為了羊過冬,這些個胡人全都得回去?胡人聽了,不笑掉大牙?」
「把羊群趕回去,能回去幾個胡人?」
「在這里修羊圈?要不要太搞笑?!」
「說三個月后,胡人自然就散去,糊弄一下軍士,提振一下士氣,倒還可以!
「但是,平安,你自己要是這么認為的話,那可真慘了!
朱元璋一聽就急了,這么說,胡人在這里完全可以堅守三個月,不僅僅是三個月!
冬天的四個月,胡人仍然可以守在這里!
由此看來,今后真的要精打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