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扎兒看了看天,天邊堆積了一些黑云。
木扎兒不禁有一些擔心,像這種天氣,還是在夜里,吳王朱允熥會不會升起他的熱氣球?
吳王不升起熱氣球,如何能抓住他?
雖說是吳王孤軍深入,沒有補給,但不代表他們就因此陷入絕境。
畢竟,他們可以搶這一帶的牧人。
看看他們在城外興高采烈的樣子,肯定是得到了很多補給。
各個部落的人本來是來支援的,哪知道上來就被吳王給打散了、打跑了。
明軍在各個營帳搜索,看來得到不少東西。
就是因為城內(nèi)城外沒有及時取得聯(lián)絡(luò),被吳王朱允熥鉆了空子。
各部落帶來的糧草、輜重、戰(zhàn)馬,統(tǒng)統(tǒng)便宜了明軍!
明軍憑著這些,還能夠支撐一段時間。
如果抓住了吳王朱允熥,戰(zhàn)爭就能夠迅速結(jié)束。
今天晚上,如果天公作美,吳王作死,我木扎兒抓住吳王,一舉奠定勝局,一舉成名天下知!
……
挖掘機就停在營地之內(nèi)。
看熱鬧的將士們逐漸散去,各自回營待命。
朱允熥組織召開戰(zhàn)前部署會。
此時,天已擦黑,烏云四合。
與中原和江南不一樣,這里的天氣十分多變。
特別是夏季,天氣更是復(fù)雜。
站在帳外的朱元璋,看了看天,感到晚上恐怕有一場雨。
雖是夏天,但在瓜州,晚上的氣溫卻很低。
再下一場雨,恐怕會更冷。
幸虧今天打了一場勝仗,從胡人援兵那里繳獲不少氈帳。
如果今天晚上能破城,住在城內(nèi),條件會好一些。
“今晚,我們要發(fā)起對瓜州城的攻擊!兵力部署如下……”
平安從北面攻,常升從西面攻,常森、藍壽從東面攻,古齊納和火器營作為戰(zhàn)略預(yù)備隊,適時發(fā)起攻擊。
“吳王,你的安排,怎么缺了一面?”吳伯宗問道。
徐懷錦解釋道:“孫武有用兵打仗八原則,其中一條是:圍三闕一、圍師必闕。”
“瓜州城城墻高,外面包著磚石,我們?nèi)狈コ瞧餍,很難將其攻破!
“一旦胡人棄城而逃,便可免去攻城之苦。待胡人逃出之后,古齊納將軍和火器營就在野外截殺!”
「徐懷錦見聞廣博啊,對兵書什么的是隨口就來!
「圍師必闕,就是強調(diào)包圍敵人時要留一個缺口!
「如果四面合圍胡人,就可能促使兀納失里下定拼個魚死網(wǎng)破的決心!
「相反,如果故意留一個缺口,就可能使兀納失里在逃跑還是死戰(zhàn)之間搖擺不定,同時也使得胡人斗志渙散!
「“圍師必闕”是歷代戰(zhàn)將常用的一個戰(zhàn)法。」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夠率領(lǐng)他的騎兵在東方戰(zhàn)場上所向披靡,無論是野戰(zhàn)還是摧城拔寨,幾乎攻而必克,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多次采用了“圍師必闕”之計,經(jīng)常將守城部隊誘出城堡,消滅在廣闊而便于機動的野外戰(zhàn)場!
朱元璋對成吉思汗的戰(zhàn)法是了解的,成吉思汗之所以采取圍師必闕的戰(zhàn)法,主要原因還是他的戰(zhàn)線長、兵員補給難。
這是最大限度地保存實力、殺傷敵軍的最佳戰(zhàn)法。
現(xiàn)在我軍也處于這樣的境況,遠離本土,深入他國,一定要打巧、巧打,不能與胡人硬碰硬。
吳伯宗說道:“圍三闕一,為何單單把城門留給胡人逃跑?”
“這樣一來,胡人豈不是逃得很容易?”
“就算是想逃,也得給他們制造巨大的障礙!”
朱允熥解釋道:“敵人逃得很容易,我們攻得不是也容易?”
吳伯宗還想質(zhì)疑,徐懷錦說道:“吳監(jiān)軍,城門這一面,應(yīng)該是胡人的重點防守區(qū)域,他們的火油應(yīng)該都部署在此處,如果攻這一面,我將軍遭受慘重損失!
“我們攻其余三面,獨留城門,就會打亂胡人部署。”
“城門這一面,我們不攻,不代表他們就能輕易地出去!
“這一面,由吳王和我負責。”
徐懷錦說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吳王又要使用熱氣球了。
不用熱氣球的話,兩個人根本不能獨擋一面。
熱氣球的威力完全可以嚇住胡人,既能讓他們下定決心逃走,也能讓他們順利地逃走。
熱氣球所帶石頭有限,不可能形成持續(xù)打擊。
吳王和徐懷錦就算是用那個一上一下的大鐵球,也只能嚇嚇人而已。
敵人真要從城門逃走的話,大鐵球一次也只能打死一個人。
胡人逃走之后,不會認為我們是故意放他們走的。
胡人會認為我方高估了熱氣球從空中攻擊的效果與作用。
這樣做,又給古齊納和火器營的截殺增加了突然性。
常森道:“今天任務(wù)最艱巨的恐怕是吳王和軍師了,我看今晚的天氣恐怕要懸!
眾人都點點頭。
在帳外的朱元璋,抬頭看了看天,眼中突然落進了一滴雨。
接著,一聲炸響,天空中出現(xiàn)一道閃電,轉(zhuǎn)瞬即逝。
吳王曾講過,熱氣球受天氣影響非常大,只有在晴朗、微風的條件下才可以操控自如。
否則,以吳王的話說是:球毀人亡。
此時,雷電交加,暴雨傾盆而下!
明軍還未搭氈帳,因為沒有得到命令。
吳王在嘉峪關(guān)進行的紀律整訓(xùn),發(fā)揮了作用。
又是一道閃電,朱允熥發(fā)現(xiàn)了站在營帳外的朱元璋。
朱允熥走出營帳,將朱元璋拉進營帳:“老畢,你年齡大了,不能讓雨淋著,進來坐,不要怕!
這時,毛易才想起朱元璋在營帳之外。
不禁有些忐忑不安,要是陛下淋了雨,有個頭疼腦熱的,怎么辦?
自己作為錦衣衛(wèi),被陛下從應(yīng)天帶過來,在一定程度上擔任了老太監(jiān)劉洪的角色。
連這個考慮不到,實在是太失職了。
反觀吳王,一看下雨了,馬上想到了帳外的“畢百戶”。
偷偷瞄了一眼朱元璋,發(fā)現(xiàn)朱元璋滿眼慈愛地看著吳王。
“下暴雨了!熱氣球是升不成了。我看吶,還是調(diào)整一下兵力部署!眳遣诘。
朱允熥道:“暴雨好。∥疫害怕是小雨呢!
「剛不可久,柔不可守。用之于自然,也同樣適用!
「老子的《道經(jīng)》講過: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暴雨,不可能一直下。」
「暴雨過后,往往是晴天!
「一開始就是小雨,淅淅瀝瀝的,像江南梅雨那樣的,下個十天半月的,就麻煩了!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