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幾個人的樣子,忽然感到不妥,沉下臉道:“允熥想做啥就做啥,想說啥就是啥,你們就順著他,不可點破!”
幾個人肅然稱是。
心中更是震驚,陛下對朱允熥的厚愛,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厚啊。
朱允熥居然想做啥就做啥,想說啥就是啥,就要順著他!
想想幾個月來,陛下可不就是一直順著他?
想一想那些不合常理的事情,原來,朱允熥一直在裝!
他的好多事情,可能只有陛下一個人清楚。
常升心想,有空的時候跟常森、藍森還有平安特別交待一下:允熥安排的事,要無條件辦好!
允熥所講的話,要無條件執(zhí)行!
不要問,不要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允熥再也不隱藏才華的時候,就是他君臨天下的時候!
我們幾個,當(dāng)然要全力相助!
我們幾個,是陛下精心挑選的,是作為允熥未來班底的!
平安當(dāng)即向朱元璋立下了軍令狀,三天之內(nèi)趕到嘉峪關(guān)、控制嘉峪關(guān)!
朱無璋則帶著朱允熥、常升、常森、藍壽、毛易、徐妙錦等人帶著火器營緩緩向甘州進發(fā)。
朱元璋等人是第一次來到河西走廊,對此地的風(fēng)光贊不絕口。
一邊是荒涼無比的高山,只有山腳下才有一些草甸。
另一邊則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兩山之間是綠綠的草原,時不時有一些氈房出現(xiàn)。
此時正值夏日,根本不像應(yīng)天一樣炎熱,反而是渾身爽意。
“這里就是甘州,果然極美!”徐懷錦仍然帶著她的蒙面小斗笠。
因為畢竟有這么多軍士跟著,就她一個女子。
如果不戴斗笠,火器營的軍士們眼光瞄來瞄去,挺不自在。
“魏晉之時,此為北涼國。到唐代,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shù)十斛,積軍糧數(shù)十年!
“只可惜后來,此地又被胡人占去。屯田不在,又變成了草原!
徐懷錦發(fā)出了感嘆。
朱允熥也不由得在心中感慨:「如果唐朝能延續(xù)時間長一些,此地就會變成以農(nóng)業(yè)為主了。中原、江南一帶的人口就會大量遷移過來!
「可惜的是,此地又重新被胡人占領(lǐng),變成了游牧之地!
「中原、江南一帶的人,適應(yīng)不了游牧民族單一的飲食結(jié)構(gòu)!
「肅王在這里經(jīng)營,也沒見他在這里屯田!」
「有田就只有糧,有了這個條件,漢人就能在這里扎下根!
「只要有人,一切都好辦!
「這個地方豈止能養(yǎng)馬?」
「這里一定會成為桑麻之地、魚米之鄉(xiāng)!」
朱元璋聽到這里,就想起了老十四,放著這么好的地方,居然沒有任何作為!
天天向朝廷哭窮,說這里物產(chǎn)不豐,糧食不足!
原來,這是一塊寶地,放在肅王手中,真是白瞎了!
看來,老十四一直呆在涼州,根本沒有來過甘州!
干脆,把老十四趕回京城!
他的地盤統(tǒng)統(tǒng)交給三孫!
看看三孫多會經(jīng)營!
三孫搞的大明鹽業(yè),讓鹽價降了一大半,所有的老百姓都吃得起鹽,還是上等的好鹽!
鹽稅不僅沒有減少,還大幅度增長!
關(guān)鍵是三孫的大明鹽業(yè),產(chǎn)鹽成本低,效率高!
全國的鹽場還沒有接收完畢呢,大明鹽業(yè)就已經(jīng)上交了不少鹽稅。
就此一樣,就可以緩解大明國庫不足的矛盾。
還有,三孫交給大明科技院的那些種子。
據(jù)楊溥私下奏報,吳王在松江府交給羅佃戶的種子,長勢極好。
畝產(chǎn)是原來的三倍!
如果這個稻米種子推廣開來,整個大明的糧食生產(chǎn)豈不可以一下子增長三倍?
有了三倍的糧食產(chǎn)量,咱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了。
楊溥說,這是陛下讓吳王帶去的種子。
朱元璋豈能不明白,咱何時讓三孫給松江府帶種子了?
三孫肯定是藏有各種高產(chǎn)的種子。
如果把老十四的封地給三孫。
三孫一定會把此地當(dāng)作自家田來種!
到時候,所有的種子都會在這里出現(xiàn)!
到時候,咱再來摘果實!
當(dāng)然,把老十四的封地給三孫,不等于是把三孫拴在他的封地上。
因為,咱早晚得回應(yīng)天!
一定得把三孫也帶回去!
因為,聽三孫的心聲,已經(jīng)成為了咱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天聽不到三孫的心聲,咱就覺得空落落的,渾身不舒服。
三孫所說的太極拳,每天練上一練,過去常有的疲憊感越來越少了。
明顯感到,精神是越來越好了。
不過,還有一些不太懂的地方,比如說吐納呼吸之類,總是與動作配合得不太好。
三孫想離開咱!
但,咱離不開三孫!
看到三孫與徐懷錦在一起說話,心中竟然有些為難。
咱先前已經(jīng)封了沐英的女兒沐瑤為安寧公主,給沐英明說了,要把沐瑤嫁給允熥。
沐英也答應(yīng)了,沐瑤本人也清楚。
而且,沐瑤與三孫也相處了好一段時間。
雖說三孫并不知道,但看得出來,這兩個人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
而這個徐懷錦,看起來,與三孫也很般配!
兩個人都是冰雪聰明,文才都極好。
不同的是,沐瑤會武功,徐懷錦懂軍事!
沐瑤喜歡擺弄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與三孫的愛好有些相似。
沐瑤在軍事指揮方面并不擅長。
上次在杭州打窩寇搞出的鴛鴦戰(zhàn)法,那是三孫教給她的。
徐懷錦在軍事方面很有天份,與三孫獨特的軍事思維也很對路。
兩個人對于允熥來講,都有極大的幫助。
只是,兩個人的位置不太好擺。
沐瑤是沐英之女,沐英是咱最喜歡的義子!
徐懷錦是徐達的孫女,徐達是咱從小就在一起玩的老鄉(xiāng)、發(fā)!
雖然徐達死的早,但一點都不防礙他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軍事第一統(tǒng)帥!
總得分一個前后、大小、尊卑呀。
這兩個姑娘,還真的不好擺布!
到底讓誰當(dāng)允熥的正妃?
朱元璋有些頭疼了。
到了甘州城,甘州有兩衛(wèi)兵馬已經(jīng)入城。另外兩衛(wèi)駐在城外待命。
朱元璋當(dāng)即召見四名衛(wèi)指揮使,將他們都訓(xùn)斥了一通。
幾個衛(wèi)指揮使嚇得瑟瑟發(fā)抖。
嘉峪關(guān)丟了,誰都有責(zé)任,比如不及時救援等等。
陛下想追責(zé),理由多得是!
朱元璋宣布了整軍方案:幾個人的兵馬打散,分成五組,每組萬人。
由常升、常森、平安、藍壽各領(lǐng)一衛(wèi)萬余騎兵。
平安已經(jīng)帶萬人出發(fā)。
還有兩萬人均由吳王直接指揮。
所有衛(wèi)指揮使均自動降為副使,作為常升、常森、平安、藍壽、吳王的副手。
安排完畢,朱元璋進入了已經(jīng)建造好的肅王府。
肅王朱楧一看,肅王府蓋得如此宏偉壯觀,比在涼州的王府好多了!
這個肅王府,是朱元璋從國庫中撥的費用建造的。
朱楧有些慚愧說道:“父皇,您建這么好的王府給我,我實在是羞愧難當(dāng)、受之有愧!
“羞愧難當(dāng),你應(yīng)該這樣!”朱元璋說道:“受之有愧,那就不要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