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辛夷從這段話中得到一個重要消息,能提前在上元節(jié)宮宴上出來亮相的,肯定不是尋常的人家,這些人家的女兒,要么進后宮,要么就要入各家王府了。
皇后不讓她在上元節(jié)宮宴露面的確是個好意,因為那日她都能想到多少人盯著東宮了。
既然皇后娘娘愿意替她擋一擋,蘇辛夷當然不會不感恩,就立刻說道:“兒媳多謝母后,有您這句話我就安心了!
皇后看著蘇辛夷還想說什么,最終還是沒有開口,“你也回去吧,月份越來越大,以后每月初一十五過來,其他的日子就不用奔波了!
蘇辛夷笑著應了,她能想到選秀過后,后宮里應該也會進新人,確實挺熱鬧的,她一個太子妃還是避著些好。
等蘇辛夷走了,趙嬤嬤這才輕聲說道:“娘娘,您之前不是想要提醒太子妃一句,怎么沒說呢?”
皇后抬眼看著趙嬤嬤,“是想要提一句,但是你看太子妃絲毫沒有沉不住氣的樣子,我覺得她心中肯定有主意了,既然已經(jīng)有了準備,我說與不說就沒關系了。再說,東宮的事情,還是讓太子夫妻自己處置,這次選秀太子妃都處理不好,以后她可怎么辦?”
趙嬤嬤就道:“娘娘說的也有道理,老奴只是怕太子妃因為此事跟太子殿下鬧起來,傳出去未免對太子妃不好!
皇后輕笑一聲,“嬤嬤,你想想太子妃嫁進來之后,可曾做過什么出格的事情?人人都說太子妃性子彪悍,做事莽撞,可你看到的是這樣的人嗎?”
趙嬤嬤搖頭,還真不是。
“倒是老奴想差了。”趙嬤嬤也笑,“娘娘這樣說,老奴實在是想不明白,太子妃在外的名聲怎么就鬧成這樣的!
“有些人天生便是聰明人,于外鋒芒畢露,于內周到妥帖,太子妃若不是嫁進東宮,她那彪悍的名聲大概會一直持續(xù)下去。”皇后說著也笑了,“還是陛下厲害,給太子挑了一門好親事!
趙嬤嬤覺得娘娘這話很對,當初選太子妃的人選定下來,多少人嘩然,都不敢置信。
如今再回頭看看,那些等著看東宮熱鬧的人,現(xiàn)在全都閉了嘴。
“那這次陛下會給東宮添人嗎?”趙嬤嬤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的心思她可不敢猜。
皇后凝神看著殿外,半晌才搖搖頭,“大概不會的!
“為什么?”趙嬤嬤不解,照理說給東宮選良娣也是應該的。
皇后輕笑一聲,為什么?
陛下當初選了蘇辛夷做太子妃,以她當時的名聲跟做的那些事情,骨子里是個什么性子,陛下心里比誰都清楚。
若是蘇辛夷與太子感情不好也就罷了,偏偏看上去不搭的兩個人,成了親之后反常的相處不錯,現(xiàn)在蘇辛夷有了身孕,眼瞅著就要生下陛下的皇長孫,這個關口,陛下大概不會給蘇辛夷添堵。
便是真的想要給太子添人,也會過個幾年。
就算是看在當年蘇四爺?shù)那榉稚,陛下也會等蘇辛夷的長子大一些,等她在東宮徹底站穩(wěn)腳跟再讓東宮添人。
只是這些話,皇后便是對著趙嬤嬤都不會說的,她只道:“且看太子怎么辦吧。”
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太子要不要人。
若是太子張口要,陛下肯定也會給的。
上元節(jié)宴會的事情消息傳出了宮,頓時壓下了有關益王的事情,家里有適齡女兒且官職足夠的人家,已經(jīng)開始準備宮宴的事宜,自然顧不上看益王的笑話。
也就是這個時候,晏君初拋出了許玉容的供詞,還將明慧師太與益王的關系公布于眾,許玉容的供詞中就有當初借用扶乩謀算晏瓊思一事,京城上下嘩然。
在這個檔口,晏瓊思趁機招供,將當初益王讓許玉容算計她,然后再以與商君衍的婚約誘惑她,進而讓她在京城做的事情都講了出來,最出名的便是她與江家的婚約。
此時,經(jīng)晏瓊思的口供,眾人才知曉,當初她暗算江家與之聯(lián)姻,背后竟然是益王想要她趁機嫁給江仲年,然后再試圖掌控江家,進而達到讓益王與江尚書聯(lián)手的目的,如果江尚書不肯低頭,益王就要晏瓊思拿到江尚書的把柄進而要挾他聽命。
如此惡劣之事公布于眾,益王聲名狼藉不說,晏瓊思這回也算是真的栽了,廣平郡王府大門緊閉,兩夫妻面都不敢露。
這個浪頭還沒翻過去,緊跟著當初獵場的事情再度被翻出來,于是當初益王只是許玉容將迷藥給晏瓊思,晏瓊思又將藥給了孫興,然后伏云買通襄王內侍,最后襄王與尤香薷被算計的案子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