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沒想到會是二嫂,蘇辛夷疑惑地看著大夫人,“大伯母,二嫂剛嫁過來,能有什么事情?”
哪家的新媳婦進(jìn)門就鬧事的?
“這話說起來就有些長了!贝蠓蛉藝@氣。
四夫人接著說道:“還得從你二伯母發(fā)現(xiàn)你二嫂陪嫁了一整箱古籍說起……”
聽到一整箱古籍的時候,蘇辛夷的眉心就微微皺了起來。
她也是上輩子才知道的,書籍對于一個讀書人家來說,那可是傳世的好東西,尤其是有些底蘊的書籍更是千金難求。
當(dāng)年,平靖郡王府就有一間書房,里面擺放的全都的是商君衍最喜歡的書,便是平常不得空讀書,也有專門的小廝照管著。
灑掃、除塵、曬書一樣都不能含糊。
二嫂出身翰林府,趙家肯定是有些底蘊的,但是趙家也不是只有二嫂一個孩子,不可能給她一個人陪嫁一整箱的古籍。
“……當(dāng)時你二伯母覺得事情不對,跟我們商量后,就想著問問你二嫂到底怎么回事。正好我也是書香門第出身,這事兒就讓我去辦了!
聽著母親的話,蘇辛夷微微頷首,沒有打斷母親,聽著她繼續(xù)往下說。
“第二天便是奉茶拜見長輩,等午飯后,我便找了個借口去你二哥院子里見了你二嫂。我跟她也不是很熟悉,摸不太清楚她的性子,不好直接問,就只能拐著彎地試探,哪知道你二嫂剛聽我提了個話頭,倒是自己十分干脆地把話說了!
蘇辛夷聽到這里挺意外的,“二嫂就直接跟您說了?”
“是啊,瞧著你二嫂說話細(xì)聲細(xì)氣,溫溫柔柔,沒想到做起事兒來這么干脆。她這一說,我們才知道你二嫂的父親在翰林院遇到點麻煩,牽扯進(jìn)一樁陳年舊案!
蘇辛夷心頭一凜,“陳年舊案?什么案子?”
四夫人抬頭看了女兒一眼,“殺公案,你可知道?”
蘇辛夷還真知道,并不是這一世知曉,而是上輩子她曾聽佘嬤嬤提起過。
殺公案指的是先帝在位時越到后來猜疑越重,不論朝臣還是兒子,先帝都十分不信任,時常認(rèn)為他們有不軌之心。
所以有幾年先帝曾大肆誅殺朝臣,尤其是以朝中重臣為主,先后有十幾位公侯伯爺落馬,那兩年出現(xiàn)的這種案子,后來被人稱為“殺公案”。
蘇家那時老太爺正當(dāng)盛年,為了躲避朝中兇險,不惜親自帶兵征戰(zhàn)在外,后重傷回京養(yǎng)傷,大約是那一身傷觸動了先帝的慈悲之心,蘇家雖有些波折,但是好歹保全下來。
也就是從那時起,蘇家就開始低調(diào)度日。
蘇辛夷后來想想,大伯父之所以是現(xiàn)在的性子,也跟那幾年有關(guān)系,因為那個時候的大伯父年紀(jì)不大,卻趕上先帝濫殺朝臣,所以就養(yǎng)成了行事萬分謹(jǐn)慎小心的性子。
寧可退三步,也不主動進(jìn)一步。
“女兒略知一二,只是趙翰林怎么會卷進(jìn)此事?以他的年齡也不應(yīng)該啊。”蘇辛夷奇怪地問道。
“倒不是卷進(jìn)當(dāng)年的案件,而是翰林院有時也會做一些謄抄卷宗的事情,這你知道吧?”
蘇辛夷點頭,翰林院也修史,做這些事情不奇怪。
“當(dāng)年奉安侯一案的卷宗,便是趙大人謄抄的,但是謄抄時有一處失誤,這就被人拿到了錯處!贝蠓蛉丝粗K辛夷道。
蘇辛夷皺眉,“什么樣的錯處這樣厲害?”
大夫人看了辛夷一眼,“咱們家不是書香門弟不懂得這里頭的厲害,但是你娘知道啊,這謄抄卷宗修史是大事,錯一個字被有心人抓住,那都是不小的罪名,要是給你安上一個有心之舉,更是有嘴也說不清楚。”
“史書嚴(yán)苛,一字不能錯,確實十分嚴(yán)格。”四夫人點頭。
“那不是還得校對?”蘇辛夷狐疑地說道,這又不是抄完就完事兒了,后頭還有校對呢。
“這不是巧了嗎?那天校對的人正好身體不舒服告假提前回家,他的差事也是趙大人幫著代了,自己校對自己謄抄的東西,這不就容易粗心大意嗎?”
蘇辛夷:……
這也是沒法說的事兒。
忒絕。
這種幾率也是難得一求。
“那現(xiàn)在被人抓住這一點,想要威脅趙大人的是誰?”蘇辛夷立刻抓住重點,要是一般人,趙大人自己就能周旋了,畢竟都是同僚,除非是生死大事,也不會有人真的揪著不放。
“季侍郎!
蘇辛夷眉心一蹙,“季侍郎?”
季蘊她爹?
蘇辛夷心頭一沉,立刻就想到了季侍郎身后的益王,她定定神,看著大伯母又問道:“這件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