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聞言搖搖頭,“并沒有說別的,只說謝鯤與筠姐兒漸漸長大,平寧衛(wèi)那邊到底不如京城,想讓他們回來在京城開蒙讀書。我想著是這個道理,等再大一些謝鯤還要習(xí)武,你大姐夫的意思是想在京城給他找個好的師父!
大夫人說到這里嘆口氣,看著蘇辛夷緩聲說道:“如今你是個有主意的人,做事情也有章法,大伯母也不瞞你,我是想著你大姐嫁給你大姐夫,人家對你大姐好,對筠姐兒好,咱們不能把謝鯤這孩子當(dāng)外人,京城確實比平寧衛(wèi)要好,送孩子來這里是正事。但是,聽你這樣問,我心里有點沒底了!
此時,被蘇辛夷一問,大夫人也緩過神來,那解經(jīng)略一向是個高傲的性子,做事情像頭狐貍似的,若是無事不會輕易讓孩子來京城,尤其謝鯤又不是齊國公府的親外孫。
大夫人心里就有點擔(dān)心了,就怕這里頭真的有什么事情,白薇還有最小的外孫還在平寧衛(wèi)呢。
“您知道糧倉的案子吧?”蘇辛夷不想大伯母胡亂猜疑,倒是亂了自己的陣腳。
大夫人點頭,“這案子只怕滿京城就無人不知,也不知道哪個膽大妄為的,居然敢做出這樣的混賬事。”
蘇辛夷不好明言是太子他們一起猜測平寧衛(wèi)的狀況,畢竟真相還沒出來,只能以自己的猜測為由開口,“我猜著盜空的糧食有可能經(jīng)豐平衛(wèi)運往吐蕃等地,大姐夫的平寧衛(wèi)與豐平衛(wèi)相鄰,為了孩子安全著想,就想著先送回來,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大夫人聽了這話臉色就有些難看,滿面擔(dān)憂,道:“那你大姐姐還有暄兒還留在那里,豈不是也很危險?”
蘇辛夷知道大伯母擔(dān)心女兒跟外孫,但是如果夫妻感情好,是不會輕易分離的,她看著大伯母道:“大伯母,大姐姐既然決定先把筠姐兒跟謝鯤送回來,就有留下陪著大姐夫的意思。暄兒還太小,不能離開母親,自然也要一起留下。”
看著大伯母變幻不定的神色,蘇辛夷又加了一句,“大姐與大姐夫本就是半路夫妻,若是遇到還不知道是不是危險的事情就先自己逃回來,您讓大姐夫怎么想?況且,他們現(xiàn)在夫妻感情相得,大姐的性子肯定不會獨自帶著孩子回來的!
大夫人嘆氣,她知道辛夷說得有道理,只是當(dāng)娘的哪有不擔(dān)心孩子的。
不過想想,若是自己丈夫遇到危險,她也絕對不會自己先逃的。
罷了。
“你說的是,倒是我想岔了。”大夫人打起精神,“再說你幾個哥哥都已經(jīng)南下,遂州距離平寧衛(wèi)也不是很遠(yuǎn),總算是互相有照應(yīng)的!
“嗯,大哥這次還會隨著商大人南下查案,如今大哥已經(jīng)能獨當(dāng)一面,大伯母您就放心吧!
放心是不可能放心的,但是事已至此,大夫人知道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強行阻攔也沒什么益處,倒不如把倆孩子看顧好,等將來解經(jīng)略接孩子,也好記得他們蘇家的情義,對自己的女兒更好一些。
四夫人看著大夫人憂心忡忡的樣子,看著辛夷緩聲說道:“辛夷,娘有件事情也得跟你說一聲,你大姐把孩子送回來,你大伯母那邊既要打理家務(wù),又要照看彥哥兒,我想把倆孩子接到四房照看,如此我身邊也能熱鬧些,你覺得怎么樣?”
蘇辛夷就覺得太好了,母親這輩子沒有孩子,認(rèn)回自己沒享受多少天倫之樂,上輩子為了她殫精竭慮,一生過得太辛苦。
“只要您開心,我覺得就成,咱們四房就您一個住著,空房子也多,倆孩子住進去確實就熱鬧了!
四夫人笑,“我也是這樣想的!
“再說,娘您讀書多,筠姐兒與鯤哥兒啟蒙可以由您先教著,等孩子大一些對家里熟悉了,再送去學(xué)堂為好!
大夫人忙點點頭,“對,孩子們回來心里肯定不安穩(wěn),急著送學(xué)堂就怕他們心里怕,若是四弟妹肯費心真是再好不過!
大夫人以前跟四夫人不太對付,就是因為四夫人一肚子學(xué)問,不經(jīng)意間總帶著才女那股傲氣,大夫人是個掌家理事整天與銀子打交道的人,自然脾性不合。
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自打蘇辛夷回來,很多原有的印象都打破了,現(xiàn)在大夫人能跟四夫人坐在一起喝半天茶。
蘇辛夷看著大伯母與母親相處得好,心里也很高興,畢竟上輩子關(guān)系可真的不太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