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六尚局的錯處,倒是讓一位王爺大婚的事情跟著受損。
臨時衙門?
專辦婚事?
這倒是開了一個新的思路,蘇辛夷也覺得這個可行,太子殿下果然厲害,這樣的主意都能想得出來。
那么問題又來了,臨時衙門由誰主管,吳王大婚事宜誰來主持,從禮部調(diào)一位大人過來臨時過渡一下,還是新提拔一位,臨時衙門組建又以什么規(guī)制,匹配多少官員……
林林總總的事情繁多,吳王大婚的日子不能推遲,所以臨時衙門組建的非常急,蘇辛夷很意外的是太子舉薦了黃仲聲,陛下居然點頭了。
黃仲聲可是東宮屬臣,這一位雖然平日總是笑嘻嘻的像是彌勒佛一般十分令人覺得好相處,實際上東宮的計謀多是出自這位之手。
太子舉薦黃仲聲,果然朝堂上有人贊同舉賢不避親,但是也有人出言反對,自然是李貴妃一系的人。
六尚局這次出了這么大的亂子,太子趁亂要組建什么臨時衙門,但是若是這次六尚局真的不能自保,這個臨時衙門說不定就能翻身,一腳揣了六尚局,直接就接管了內(nèi)廷事宜。
這可是小事。
朝堂上兩方人馬你來我往口水官司不停,太子提議之后,就沒有再表態(tài),一副由著陛下處置的意思。
最后還是禮部尚書提醒一句,再不定下來,吳王大婚真的要耽擱了。
于是陛下一眼定乾坤,建臨時衙門主管吳王大婚一事,總不能臨時衙門,臨時衙門的叫,于是又給起了個名兒,六尚局分六局互相轄制,結(jié)果六局沆瀣一氣,皇帝大約是這股子火氣還沒壓下去,直接定下臨時衙門便稱作內(nèi)廷府。
內(nèi)廷府……
這個名字又讓李系人馬心頭一震。
黃仲聲走馬上任,他平日總是笑臉待人,很少與人結(jié)怨,人緣在朝堂中居然還很不錯,上任之后也沒大刀闊斧的做什么,就規(guī)規(guī)矩矩為了吳王婚事前后奔走,一副盡心盡力,鞠躬盡瘁,小心翼翼的樣子。
這樣一來,其他朝臣倒是覺得李系實在是欺人太甚,瞧把黃仲聲這么個老好人給嚇成什么樣了,人家當(dāng)差也不是自愿的,太子殿下不忍心弟弟的婚事辦的不體面,太過倉促,這才把自己身邊得用的人都給扔出來先給弟弟辦婚事,這有些人就是想得太多,心也太黑。
蘇辛夷知道后,對著太子說道:“黃大人,厲害!
能把自己的官聲與本人名聲經(jīng)營的這么好,且內(nèi)外兩張皮一點沒露餡,一般人辦不到,反正蘇辛夷自己辦不到。
晏君初聞言就樂了,“六尚局積垢已久,想要動他們不容易,這次適逢其會,黃仲聲早就有準(zhǔn)備。”
蘇辛夷:……
她幽幽的看了殿下一眼。
晏君初用手遮住她的眼睛,在她耳邊輕聲細(xì)語,“孤可沒把你算在內(nèi),是你自己跳進(jìn)來的。”
她還是送上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