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王族的人從李家學(xué)成歸來,火急火燎的做豆腐,為了產(chǎn)量能上去,一整就是幾十斤黃豆,結(jié)果點豆腐的技術(shù)不過硬,一點就失敗,豆腐不是太軟就是軟硬不均勻,糟踐了好多。
這樣的豆腐可沒有商販愿意買。
這時,從王春分家里傳出他點豆腐十次有九次成功的好消息,王族的人就趕緊去他家把他請到自家來點豆腐。
做豆腐時間長,點豆腐時間短。
王春分只需要花一點時間就能幫族人點好豆腐,不耽誤他自家做豆腐。
王族總共二十幾家,王春分和另一個點豆腐點的好的族人就分頭去各家?guī)兔Α?br>這幾天,每天清晨,王春分給自家點完豆腐,就換上媳婦曲花洗的干干凈凈的六成新的衣褲站在院子門口,然后就被守候在此的族人拉走。
“春分,今天我們家可磨了二百多斤黃豆,能出一千多斤豆腐。我們家能不能賺到錢,可就靠你點豆腐啦!
“多大點事,看把你急的。”
“我家都浪費三百多斤黃豆了,如今的一斤黃豆一天一個價,最便宜的也要兩個半銅錢,你說,我能不急嗎?”
“放心,你兄弟我去了肯定不會讓你家的黃豆糟踐了!
“春分,你點好了,晚上我請你喝酒!
“啥酒,沒有好酒,我可不去!
“你可小瞧人了,我請你喝酒,當(dāng)然是鎮(zhèn)里的壇酒好酒,不是散酒!”
族人心里急得要命,恨不得一步飛回家,還得哄著王春分,讓他心情愉快,等會點好豆腐。
王春分悠閑的哼著小曲,到了族人的家,也不說廢話,直奔后院,在豆腥味沖天的豆腐房拿起鹵水點豆腐。
鹵水是李家給的配方。
做豆腐關(guān)鍵是點豆腐,而用來點豆腐的鹵水,目前只有李家能配出最佳比例。
“瞧好了。這樣點豆腐!蓖醮悍质掌鹜盏逆移ばδ,非常難得一本正經(jīng)的干活,點了一鍋,又去點一鍋,一口氣點了五口鍋。
他在點最后一口鍋豆腐的時候,最開始點的第一鍋豆腐已經(jīng)成型。
“不軟不硬。正好。春分,你可真厲害,你這手神了,一點就成功!”族人語氣充滿羨慕敬佩,“你說我怎么就那么笨呢,我怎么沒你聰明能干呢?”
這個時候的王春分腰挺直了,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全無以往的猥瑣,像換了個人。
外面?zhèn)鱽硪粋老頭焦急期盼的聲音,“春分在嗎,我家豆腐馬上就出鍋,我來找春分點豆腐。”
“是四叔,他找你點豆腐!弊迦伺牧伺耐醮悍值募绨,親昵的道:“你快去忙。晚上別忘來我家喝酒!
王春分被王四叔請去點豆腐,又得了一頓酒肉。
這般每天都有人請王春分喝酒吃飯,還有人輪不到就送東西給他,雞鴨魚肉菜,還有炒花生、果子、油什么的。
這般,王春分在外面吃酒肉,家里人吃族人送的東西。
王春分的媳婦曲花在禮村這么多年,從來沒被族人這么尊敬過,收禮,哼,那是以前打死也不敢想的事,這下整個人的心氣都慢慢變了,最大的改變是不再怯懦,敢說話了。
“虎子他爹,晚上可不敢多喝,明早早起要點豆腐!
“我曉得!蓖醮悍肿詮腻X賺的多了,就減少犯渾的次數(shù)。唉,以前不是太窮,心里迷茫難受,就打媳婦、騙人犯渾嗎。
現(xiàn)在,他都學(xué)會做豆腐的手藝,日入幾兩銀子,成為族里的大紅人,可沒功夫犯渾。
王族的人連王春分都這么拼命的干活過好日子,別的人就更是如此。
一家比著一家做豆腐,生怕少做豆腐少賣銀子。
至少銷量,王族的人擔(dān)心過,不過,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到買豆腐的商販一天天的增加,還擔(dān)心什么?
外姓人加入到賣豆腐的隊伍當(dāng)中,禮村每天產(chǎn)豆腐量增加幾千斤。
“我是第一次來這么遠(yuǎn)進豆腐。以前,我從燕城進豆腐,比我從禮村進一斤貴了整整兩個銅錢!”
“以前只有李家一家賣豆腐,我去十回,能有六回買到就不錯。聽說你們整個村子都進豆腐,太好了,這下我不會空手而歸。”
“你們村的豆腐沒有李家做的好,不過,賣的量多,我多買些,到時賣的價錢低些,也能賣出去。”
前來購買豆腐的大小商販很喜歡與禮村的人交談,這樣趕緊熟悉起來,建立穩(wěn)固的買賣關(guān)系。
禮村的人以前賣豆腐,是以游商零售的方式,現(xiàn)在轉(zhuǎn)變成小型批發(fā)豆腐,一開始有點不適應(yīng)。
商販的購買力可比普通老百姓高多了,一買至少百斤,多的有幾千斤,需要從幾家買豆腐。
“你買百斤豆腐,三百五十個銅錢!
“豆腐一斤三個半銅錢,你要五百二十斤,等我算算多少銀子。”
村民做了幾天買賣,發(fā)現(xiàn)比游商零售掙錢多的多,只是做豆腐很辛苦。
“辛苦不怕!
“你小子,這點活,還敢叫喚累,你累個屁的累,這可比下地干活輕松的多!
“你就算跑斷腿,掙的錢也沒在家里做豆腐賣賺的多。”
除去賺錢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出了大量的豆渣。
以前豆渣是從李家拿,現(xiàn)在不用跑李家,節(jié)省了人力。
禮村家家戶戶開春養(yǎng)了豬,就把豆渣喂豬,要是豬吃不完,多余的送親朋好友。
這年頭,豆渣可是好東西。在別的村,村民把豆渣當(dāng)飯菜吃。
禮村的豆腐買賣就這么紅紅火火的做起來。
李如意為了讓禮村做出好口碑,特意讓李山兄弟去村里,除了查看村民做的豆腐,還再三強調(diào),統(tǒng)一批發(fā)價,不能隨意的漲價,更不能以次充好,用腐爛的黃豆做豆腐。
王海有事情壓在心里,這回喝了幾口酒,心一橫,問道:“親家,我們整個村子做了豆腐賣,你們家賣什么?”
之前他問過李家,唉,李山回答的很含糊。
“去年的風(fēng)雞、香腸,今年仍要賣。”李山夾了一口炒豬肉,豐氏的菜做的真不如李家做的好吃,“對了,我家這兩天賣一樣新鮮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