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往嘴里塞果子的張屠夫開口道:“前天,有人從燕城趕到我家請我爹去燕城騸豬,一頭豬給五個銅錢!
王族的人驚呼道:“我天,這么多錢?”
王海比較冷靜,問道:“此人的家里有多少頭豬?”
張屠夫抹掉嘴邊的桃汁,粗聲粗氣的道:“三十三頭,有二十一頭是公豬,他說不止他家,還有別人家也要騸豬,合起來有七、八百頭公豬,一天都騸不完,得兩三日,到時就免費住他家!
眾人議論紛紛,“竟有這么多頭公豬。”
“原來養(yǎng)豬的人多在燕城那邊,怪不得燕城那邊的村民富裕,他們養(yǎng)豬!”
“我有個親戚的親家的女兒嫁到燕城那邊的村民,聽說那家村民就養(yǎng)豬。”
“我們家族以前窮,別說養(yǎng)豬,就連自己都吃不飽,現(xiàn)在我們家族有點錢,不如學燕城那邊的人一樣養(yǎng)豬!
“不用學燕城那邊的人,就跟李家學。”
“叔,張叔說的對,我們家族老人、小孩秋冬都閑著,不如讓他們學著李家養(yǎng)豬!
“伯伯,我爹我娘的身子骨都硬朗的很,肯定能喂豬。”
“李家干什么事都能成,我們跟著李家肯定沒錯!
“叔,上回你說李家問你要不要養(yǎng)豬,你怕?lián)L險就沒同意,這回你能不能跟李家說說,我們家想養(yǎng)豬,李家能不能讓佃農(nóng)教教?”
“是啊。族長,你就幫我們問問李家!
“叔,你家里的五妞、大虎、二虎幾個孩子都閑著,可以讓他們養(yǎng)豬!
一直埋頭吃香噴噴的點心吃得肚子快要破撐破的王春分一聽族人提到他的兒子,也不吃了,露出一個討好的笑容,道:“爹,我想讓大虎他們幾個養(yǎng)豬,賺的錢給他們?nèi)⑾眿D,你幫我跟親家說說!
族人紛紛用期盼的目光望著王海。
張老頭笑道:“你聽聽,你兒子你族人都想養(yǎng)豬。”
“這事我看行,我會跟親家說!蓖鹾]想到今日王燕的大喜日子,竟在李家被張老頭說服帶著全族人養(yǎng)豬,想到張老頭會騸豬,價錢還不低,笑道:“到時少不得請你把我們家族的公豬都騸了。”
張老頭哈哈笑道:“隨叫隨到。我給你們家族算便宜些,一頭豬只收一個銅錢。”
王海是個行動派,這就去跟在大廳陪幾個商人說話的李山。
“親家,實在是不好意思,我們家族的幾家剛才商議過了,還是想跟著你家養(yǎng)豬,你看行不行?”
“當然行,只是養(yǎng)豬的事我不在行,我得去問問閨女! 李山向來耿直,不懂就是不懂,童叟無欺。
李如意幫助趙氏給李健安籌備婚禮,幫了好幾天,好不容易有功夫在自己的四合院臥房里面躺著歇息。
李山與王海不想打擾她,就在四合院的石頭凳子上聊天等待。
一會兒,李如意醒來穿衣出來得知王海來意,心里有些好奇王海怎么一下子改變主意,問道:“伯伯又想養(yǎng)豬了?”
“我這不是聽了張老頭的勸,族人又都說要養(yǎng)豬,我就厚著臉皮來找你們家。”
“我看伯伯是聽說我家跟張家的豬長得好,心里有底了!
“對。我聽說了。如意,你說我們家族現(xiàn)在養(yǎng)豬可行?”王海恨不得這時就去李家的豬圈親眼瞧瞧。
“行。現(xiàn)在想養(yǎng)豬也來得及,就是挑選大一點的豬崽,養(yǎng)到臘月豬肉價位高的時候賣掉。”
王海問道:“臘月就能出欄?”
“能!
“那明個我就去進小豬!
李如意囑咐道:“先把豬圈修起來再進豬,到時我會派佃農(nóng)去禮村教你們家族的人養(yǎng)豬!
王海連連點頭,“親家,我想去你家的豬圈瞧瞧,你不用陪著我,你去陪客人。”
兩人返回,張老頭一聽王海要去李家的豬圈,自告奮勇的跟去。
于是,王海、王夏至、張老頭父子就跟著伍大坐著兩輛驢車去了豬圈。
新娘子王燕從王志高嘴里得知此事,有些哭笑不得。
王志高生怕王燕不高興,道:“爹想讓家族每家每戶都富裕起來。姐,你別怪爹。”
“我曉得!蹦锛以礁辉#跹嘣诶罴业牡讱饩驮阶,剛才在喜宴上可是看到張銀芳母女都戴著金首飾呢。
曲三春端著一盤香噴噴的糕點、一盤時令水果進來,恭敬的道:“少夫人、王公子請吃點心果子!
王志高等曲三春退下走遠,低聲道:“姐,你別聽那些人的話!
王燕疑惑問道:“你是指?”
王志高的聲音更低,“王爺、世子、縣公爺送的賀禮是看在如意的面子,你與姐夫不能要。”
原來喜宴時有幾個族人跟王燕說燕王府送來的重禮都應該歸她與李健安。
重禮當中有一盒東珠,女人就沒有不喜歡首飾的,那盒東珠閃閃發(fā)光耀眼奪目,王燕看了很是心動。
王志高很了解王燕的性格,當時聽她跟族人說話的口氣是想把一盒東珠占為己有。
王燕低頭道:“整整一盒子東珠呢。”
東珠是北地的野生珍珠,天然而成,非常稀有,極為珍貴。
以前北地每年往朝廷進貢的珠寶當中就有東珠,皇宮的后妃以擁有東珠首飾為榮。
近年朝廷克扣北地的軍餉糧草,燕王府進貢的禮物名單上就沒有東珠。
聽說皇帝還為此事生氣,在信里為燕王為什么沒有東珠了,燕王答復沒有采到東珠。
燕王明明有東珠卻不送給皇帝,也是因為山高皇帝遠,皇帝奈何不了他。
朝中一些大臣知曉此事,百姓卻是不知。
不過北地的人知道東珠極為稀有珍貴,有些人甚至認為只要能看一眼東珠,此生無憾。
王燕是個村姑,只聽說東珠很珍貴,具體怎樣珍貴法卻是不知,今日還是聽到賓客議論才知道。
財帛動人心,何況是無價的東珠。
一盒的東珠,估計最少六顆,哪怕只給她一顆也行,她會留著給子孫后代,世代往下傳,她的子孫可是李家人,不像李如意遲早會嫁出去成為別人家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