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開口道:“爹,以后四個哥哥都去讀書,娘要帶兩個小弟弟,您與二叔還要做新的買賣,家里沒有多余的人種地,我們不用買那么多的地!彼砩系乃氖齼砂足y,已經(jīng)跟趙氏、李家四兄弟商量過用處。
李山望著口齒清晰目光堅(jiān)定的李如意,緩緩道:“地是農(nóng)家根本。有了地才有糧食,災(zāi)荒年才不會餓死。”
“您還沒去地窖瞧過吧,咱們家已經(jīng)存了兩千斤的糧食,我會一直讓家里保持這個數(shù)量的糧食,這樣哪怕是災(zāi)荒年也不怕!崩钊缫獾哪_在桌下踩了李健安的腳一下。
李健安鼓起勇氣道:“爹,我覺得五妹說的對!
李如意問道:“我請您算兩筆帳。今年豐收年,咱們家十畝良田賺了多少銀錢?我四個哥哥讀書,每年束脩費(fèi)大概十六兩白銀,您覺得種多少畝地才能賺出這么多銀錢?”
李山眉頭微蹙,“種地是不賺銀錢,可是地放在那里,心就踏實(shí)!
“您把銀錢都買了地,我們家拿什么做買賣,拿什么賺銀錢?”李如意就知道說通李山非常困難。
趙氏當(dāng)著兒女的面對李山道:“如今家里這么好,都是如意想法子弄的,你為什么不肯聽如意的話?”
“沒有地就沒有根本,我們家得買地!崩钌椒瓉砀踩ゾ褪沁@句話,認(rèn)準(zhǔn)了買地,哪怕是趙氏勸也沒有用。
趙氏沒想到丈夫如此主觀守舊倔強(qiáng),有些生氣的問道:“你是不是不想做買賣?”
李山肅容道:“做買賣風(fēng)險(xiǎn)太大,能一夜變富,也能一夜變窮,只有種地最踏實(shí)!
趙氏脾氣非常好也被李山激怒了,高聲道:“我沒聽過誰家種地能供出秀才。我們家四個兒子,你想靠種地供出四個秀才,簡直是做夢!”
李山怕趙氏氣壞了身子,柔聲道:“我們家在禮村沒有根基,有了地才能有根基!
趙氏氣道:“兒子考中秀才有了功名,我們家才有根基,否則種幾輩子地都只是無權(quán)無勢任人宰割的農(nóng)民。”作為秀才之女的她,根本無法理解祖祖輩輩都種地的李山對土地的感情。
李健安一臉擔(dān)憂,生怕爹娘吵起來。
李?、李英華、李敏寒站在堂屋門口聽著里面的談話,心里七上八下。
“爹,本來我是準(zhǔn)備你與二叔回來后,讓你們做新的吃食買賣,現(xiàn)在你不愿意,那這樣吧,我手里的銀錢,一分為二。你拿一半去買地種。我拿一半做吃食買賣。”李如意是看出來了,哪怕是趙氏也無法說服李山,那就讓李山去種地,這樣也好過家里不和睦。
李山搖搖頭道:“不行。銀錢都得買地。買了地種糧食賺出銀錢,再做買賣!
李如意問道:“您說說看二十畝地,一年能賺多少銀錢?”
趙氏見李山不吭聲,沉著臉道:“頂多五兩銀錢。”
李如意高聲道:“五兩銀錢都不夠我們家現(xiàn)在的開銷,更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供我四個哥哥讀書!
李山緩緩道:“我與你二叔夏收后去修建城墻,再不夠的話,我把驢子賣掉。”
“賣驢?”李如意伸手撫額,明明昨天李山騎驢時非常高興,怎么今天就要在將來把驢賣掉。
李健安深深的看了生父一眼,上次去燕城就是這樣,費(fèi)盡口舌也無法說服生父,心里真是無力,輕聲道:“娘,我不讀書。我跟著五妹做吃食買賣賺銀錢供弟弟讀書。”
李如意有些動容的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大哥,你今年才十三歲,你去讀書,十年后你才二十三歲,考中秀才以后都不用種地。”
“做買賣很辛苦,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一個人辛苦受累。”李健安深深知道讀書考中秀才能夠改變命運(yùn),可是總得有人犧牲,連最小的不到十歲的妹妹都能夠如此,身為長子的他,豈能不付出?
李?稻従徸咧粒驹诶罱“驳纳砼,“大哥,我和你一起跟著五妹做買賣。”
李健安抬起頭望著二弟有七分相似的臉,溫聲道:“不用。你比我聰明,你讀書準(zhǔn)能考中秀才!
李英華與李敏寒相視對望,孿生子心有靈犀,很快就做了決定,并肩走進(jìn)堂屋。
“三哥,你來說!
“大哥、二哥,我與四弟的年齡比你們小,以后有的是機(jī)會讀書,我們跟五妹做買賣,你們?nèi)プx書!崩钣⑷A說完這話,心里竟是輕松了許多。
李如意長嘆一聲,“哥哥,娘最大的心愿就是讓你們讀書!
李敏寒沒有李?敌闹笨诳欤悄懽颖人,仗著是小兒子的身份不怕李山,“可是爹不和你做買賣,還要把你的本錢都拿去買地,賺不到銀錢供不了我們讀書!
趙氏的臉色陰沉的能夠滴出水來,跟兒女沉聲道:“你們出去。我與你們爹有話說!
李如意最后一個離開,在關(guān)堂屋門的時候,看到趙氏雙眼圓瞪的厲害模樣,心里擔(dān)憂趙氏跟李山打架。
趙氏聲音幽幽,“李山,十六年前,我還沒有嫁給你時,你家有多少畝地?”
李山聽妻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心情莫明緊張,小心翼翼的答道:“十三畝地!
“十五年前發(fā)生疫災(zāi)時,你的十三畝地有人買嗎?”
“沒人買!碑(dāng)年的疫災(zāi),導(dǎo)致方圓百里的村鎮(zhèn)縣甚至是城府的人成千上萬的死去,許多人家全家病逝,到處都是無主的良田,再肥的良田都賣不出去。李山帶著年僅五歲的李石離開李家村時,身上只有十幾個銅錢,可以說一窮二白。
“我娘家有三十畝地,哪怕一畝只賣五百個銅錢也賣不掉。我逃出家鄉(xiāng)的時候,身上沒帶地契,帶的是銀票、碎銀。我遇到你和石頭時,銀票有二十五兩、碎銀七兩四分,合起來整整三十二兩四分銀。你救了我的命,我嫁給你,這些銀錢成了我的嫁妝!壁w氏沒有當(dāng)著兒女的面說這些往事,是怕打擊丈夫的自尊心。
李山深深知道,如果不是那場疫災(zāi),趙氏不會變成無依無靠的孤女,根本不會下嫁給他這個大字不識窮的只剩下命的農(nóng)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