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漢子頓時露出了然的笑容來,玩笑道,“感情比俺們男人還彪的罌二當家原來酒量不行啊!”
罌粟也不強要面子,頗為坦誠的道,“去跟大哥喝去,我一杯倒!
一群漢子全都哈哈笑開了,這些日子以來,他們還當這個罌二當家無所不能,樣樣都不比男人弱呢,原來竟是個一杯倒。
他們也沒有故意難為她喝酒,鬧鬧哄哄的跟老虎和王霸喝酒去了。
一晚鬧騰,第二日便是元宵節(jié),罌粟早早的就動身回了鳳陽城,臨走前,讓王霸給弟兄們放一天假,好讓他們過元宵節(jié)。
回到家里,沈父和沈母因為她徹夜不歸正擔心著呢,她送沈長余和沈長安坐船,家里都知道,但是送完昨個就該回家的,見她一直不歸,沈父沈母給嚇得不清。
自從出了家里著火,虎子被人給拐走的事兒,這兩口子的膽子就小了很多,家里有個風吹草動的,就給擔心的不清。
現(xiàn)在虎子去學堂,下學回家,兩口子都要去送去接,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生怕虎子再出個啥事兒。
上次出那事兒之后,老兩口一直很是自責,覺得是自個沒看好孩子,才害得孩子丟了,要是找不回虎子,老兩口當初想死的心都有了。
罌粟雖然在事后,好好安慰了二老一番,但是并沒有什么作用,見他們倆這幅擔憂的模樣,罌粟只得好好解釋了一番,說船幫出了一些事兒,她忙著處理,就沒有回家。
也沒跟倆人說沈長余和沈長安他們船被攔的事兒,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事兒了,對她來說也只是小事兒,但是對家里的大人來說,芝麻粒大小的事兒,只要發(fā)生在孩子身上,就是天大的事兒。
張舉人也要回家過元宵節(jié),所以下午的課就取消了,學堂里放了一下午的假。
沈母早就提前備好了糯米粉,是從鎮(zhèn)子上買的糯米,提前浸泡一夜,用水磨打成漿水,再用個布袋倒吊著,直到水滴干了,布袋里得濕糯米粉團晾干之后,就是糯米粉。
這里的湯圓沒有那么多花樣夾心,大部分都是直接舀糖包在里面,罌粟見狀,就讓紅袖和綠袖趕著馬車去鎮(zhèn)上買了芝麻,蜜棗,花生,還有果仁回來。
見罌粟捯飭果仁,花生,全都搗碎,往湯圓里面包,問道,“這能好吃嗎?”
“待會煮了您嘗嘗就知道了!崩浰趦芍皇终平惶鏉L動湯圓,很快一個個湯圓便成形了,放了一整案板。
虎子在書房寫完張夫子布置的課業(yè)之后,就在灶房里幫忙,學著滾湯圓。
糯米粉包完了之后,罌粟將買來的芝麻倒進了碗里,拿出一部分湯圓在芝麻碗里打滾,讓湯圓渾身都包裹上芝麻,元宵就成了。
剛弄好湯圓,就有人敲門,福伯去給人開了門,來人是張鐵樹媳婦。
她腕上垮著一個竹籃,上面蓋著紅布,一臉喜氣,“嫂子,我是來跟你報喜的!
看張氏高興得嘴都合不攏,沈宋氏頓時便猜了出來,“可是你家大娃的親事成了?”
自從張鐵樹賣菜掙了錢,就找了媒婆給他們家大娃說親,前些日子便說有些眉頭了,沒想到這么快,親事竟然就定下了。
張氏連連點頭,“嫂子,你說準了!”她將手中的竹籃放在了廳堂的桌子上,道,“我和鐵樹一直都想謝謝嫂子你跟和富大哥,家里沒啥好東西,嫂子你可別嫌棄!
籃子里放了一只曬的臘鴨,下面鋪了一層碩大的白蛋,約莫有二十多個。
“你看你又說見外的話!”沈宋氏與張氏關(guān)系很是不錯,張氏這人不愛在背后嚼舌根,事少心地也好,倆人已經(jīng)處成了老姐妹,見這蛋這般大,沈宋氏問道,“呦,這不是鴨蛋吧?你家鴨子這也養(yǎng)的太好了吧!好家伙,這么大一個!”
張氏抿唇笑了,“不是,我們家鴨子可下不了這么大的蛋!”
“那這是……”沈宋氏一臉疑惑。
“我娘家養(yǎng)了不少大鵝,這是鵝蛋!”張氏笑道。
村里極少有人養(yǎng)鵝,養(yǎng)雞鴨的倒是多一些,沈宋氏雖然見過鵝,但是沒有見過鵝蛋,這一個鵝蛋幾乎能頂上三個小點的雞蛋了。
虎子在一旁也看的很是驚奇,小跑著進了灶房,跟罌粟比劃道,“娘,張嬸子給咱們家送的鵝蛋,這么大,這么大一個!”
罌粟正在炸元宵,她一邊將扎好的元宵從油鍋里面撈出來,一邊不忘回應虎子道,“這么大。
虎子一臉興奮的點頭,不過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罌粟炸出的元宵給吸引了,黃燦燦香噴噴裹著芝麻粒的元宵,看上去就讓人流口水。
罌粟用筷子給他夾了一個放在空碗里,道,“冷冷再吃,里面燙!
讓福嬸幫忙炸剩下的元宵,罌粟把炸好的元宵裝了一大盤,又拾了一盤元宵,端著進了堂屋,對張氏笑著道,“嬸子,我們家剛做的湯圓和元宵,你帶回去給張叔,還有大娃哥他們都嘗嘗!
張氏連連搖頭,不過擋不住沈宋氏熱情的端起盤子,把元宵和湯圓全都放進了已經(jīng)騰出來的竹籃子里。
張氏又小做了一會兒,與沈宋氏和罌粟說了會兒話,
“出了正月,馬上就要打春了,到時候地里活兒要是忙不過來,嫂子你跟和富哥到時候可別客氣,只管言語一聲,讓鐵樹和大娃二娃過來幫忙,俺們家三個壯勞力,地里活兒也不多!睆埵舷攘坛鲈拋,跟沈宋氏叮囑道。
沈宋氏笑著爽快的應聲,“成,到時候要真忙不過來,我指定不跟你客氣!
張氏又對罌粟問道,“翠花,你那山上的柵欄都扎好了,啥時候種果樹?”
“我正說讓張叔幫忙給瞅瞅有沒有合適種的果樹,找果農(nóng)買上一些,不拘品種,在幫忙請幾個可靠的果農(nóng),我也不懂這些!崩浰谛χ馈
張氏忙點頭道,“那我回去就跟你張叔說這事,我娘家村子里倒是有種梨和蘋果的,這兩日我瞅空再回娘家一趟幫你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