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沒有聽出蘇煦話中的歧義。
追憶著感慨道:“你可知,他們?yōu)楹握f我是傻子?”
“當(dāng)初,我義無反顧去參軍,如今卻落得個孤苦無依的下場……”
“在他們眼中,這就是傻!
“這臨江人的眼里,都是錢!
“在這江湖,以血肉換軍餉,那是最虧的買賣!
老兵倒著酒,酒香彌漫在空氣中,似乎在為他的落寞與孤獨感到不值。
蘇休沉默了片刻,出聲問道:“后悔嗎?”
老兵飲盡杯中酒,看向蘇休,反問道:“你們的爺爺和黃爺爺,可曾問過他們是否后悔?”
他笑了笑,淡然道:“總要有人,去用血肉去守著那些城,去換這家國的安平!
“這個世間啊,也不能總是聰明人!
“總要有些傻子,為了你們……”
老兵看著蘇休兄弟倆,眸中閃爍著希冀的光芒,斬釘截鐵地吐出了四個字。
“一步不退!”
蘇休的心,感覺猛地被揪了一下。
穿越這么久了……
他一直向往著武道與戰(zhàn)場。
但此時此刻,他突然感覺到了彼處的沉重。
他去了戰(zhàn)場可是為了當(dāng)將軍的……
但,一將功成萬骨枯!
眼前這老兵的下場,或許就是自己手下的兵的未來。
這不是玩游戲,這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們,是抱著報國的信念去的……
然而,卻成了他人口中的傻子。
蘇休心里翻江倒海,卻還強笑道:“那您,對大漢,寒心了嗎?”
進(jìn)了臨江短短一天,便看到了前世今生的種種不同,意識到以前很多想法的異想天開。
曾經(jīng)給老爺子提的軍制改革,似乎也有一些細(xì)枝末節(jié),并不太適用于這個世界。
老爺子之所以不推行,是否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不過,見了這老兵,有一點卻是肯定的。
那就是撫恤待遇!
老兵笑容斂去,深深看了蘇休一眼,“老頭子對大漢,絕無半點怨言!”
“大漢不曾虧待百姓,將士們在前線保家,我自是也愿去衛(wèi)國!”
說著,拿著酒壺灌了自己一口。
哈出一口酒氣后,這才感慨道:“不過啊……”
“老頭子曾經(jīng)的那些袍澤,少數(shù)為了建功,多數(shù)為了遵從!
“征兵令來了,報效國家,遵從聽命!
“當(dāng)然,之所以服從,是因為我等皆銘記著千百年來的國仇家恨!”
“特別是百年前的狼蠻南下……”
老兵說到這里,右拳緊攥,青筋突兀,咬牙切齒,目眥欲裂!
“我漢人,何曾受過那般奇恥大辱!”
蘇休默然。
百年前的狼蠻南下,他讀史書時看到過。
那是靈帝時期的屈辱。
狼蠻以燎原之勢吞下北三府,萬萬百姓淪為妖蠻口糧!
后短短數(shù)月,又南下長驅(qū)直入,劫掠數(shù)千里數(shù)百城!
致百姓死傷近千萬!
靈帝之所以配與幾乎滅國的惠帝一起被釘在恥辱柱上,便是因為這三府的淪喪,以及億萬百姓的喪生!
“如今,我總會想起那座城……”
老人老淚橫流地喝著酒,說著那座讓他抱憾終生的城。
他們,沒能守住那座城……一退再退!
而再次折返時,那旌旗上插著的孩童,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他恨當(dāng)初自己的貪生怕死!為什么不死在那座城!
“退兵的我們,都該死!”
“若再有一次!我必一步不退!”
“就算是死在那座城,也要用這一身皮肉,再換幾個狼蠻子的頭!”
中年老兵似乎是醉了。
也許是長久以來的這般借酒消愁,讓人們誤以為他是瘋子,是傻子……
老兵搖搖晃晃地走了。
走時,蘇休看到了他背上背著的刀。
滿是豁口。
“你剛剛問我是否心寒……”
走到門口時,老兵駐足,落寞地吐出一句:“傷兵沒了用,確實令人……寒心!”
他離去的背影很是孤寂,但隱約間,又透出一股不甘的倔強。
他或許是還想去殺敵的,又或是去為這個他拼死保護的國家做一些其他貢獻(xiàn)。
但,卻無能為力。
他已是旁人口中的廢人。
仿佛,余生都要在那遺憾中度過了……
蘇休忘了自己晚飯吃的是什么。
總之,皆是嚼蠟。
回衙門的路上,他鄭重地對蘇煦說道:“如果以后當(dāng)了皇帝,定要重視兵卒,不但要撫恤善后,還要改良軍制,晉升機制明確,軍中法度也須嚴(yán)明。”
“為眾人拾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fēng)雪!”
蘇煦抿著嘴,將這句話,銘刻在心。
皇爺爺也算是老兵,今日見了這酒館老兵,更是有了切身體會。
兄長總是能說出這些如先圣般的至理名言。
大哥還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
此次出來,果然長見識。
至于所謂的當(dāng)皇帝……
他壓根兒就當(dāng)沒聽見。
自己的才能,不及兄長萬一,那皇位他是萬萬不敢覬覦的,也無顏窺伺。
“今晚這老兵,你記得讓趙安邦安排進(jìn)縣尉大營,順便建個老兵營,老兵的經(jīng)驗訓(xùn)練新兵豈不綽綽有余?”
“我近幾日,或?qū)⑼黄啤?br>
“衙門的事,就由你來負(fù)責(zé)。”
“凡有疑惑,就問左辟疆,也可詢問陸蘊,畢竟是當(dāng)?shù)厝。?br>
“遇到實在棘手的,就找趙安邦。”
蘇休交代一番后,成功做了甩手掌柜。
蘇煦攥著拳,表示一定不負(fù)兄望。
蘇休又教了他一些改革的措施。
這些都是可以治國的政策,正好可以讓小煦在此試點,試驗一番。
為以后治國打基礎(chǔ)。
蘇煦抿著嘴,小小的肩膀感覺扛起了重?fù)?dān)。
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蘇休壓根兒也沒考慮在這臨江縣過多糾結(jié)。
等到突破了,他就挎劍提槍,策馬江湖了。
他現(xiàn)在也想通了。
既然江湖沒俠,那自己就創(chuàng)出來!
這里的人雖然自私,看重利益,但也皆有血性。
百年前的國恥,世人皆不敢忘。
有此,便夠了。
只要自己打出“俠”的名頭,努力掀起這股風(fēng)潮……
世人追名逐利,又豈能不想成為俠客?
盡管社會的底層邏輯不同,但人心卻是相通的。
眾人皆稱贊崇拜的大俠,蘇休不信無人愿當(dāng)。
江湖風(fēng)氣改變之后,然后再搞個什么武林盟約,打造個武林盟主……
如此想來,甚是暢快啊!
蘇休覺得,還可以先在畫中江湖里嘗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