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韓應(yīng)曾
方劍明道:“要是我犯了錯,該怎么辦呢?我認為再加上一條監(jiān)督掌門的條文。”
四人均是變色,都道:“萬萬不可!
方劍明詫道:“有何不可?”
高天雄道:“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咱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門派,但也要遵守這個規(guī)律。如果有人能監(jiān)督掌門,豈非亂了套?”
張大干笑道:“掌門,您的心意,大干明白,您怕自己獨斷專行,誤了點蒼。其實大可不必,一來,以您的為人,絕不會如此,二來,龍小姐和周小姐都是女中豪杰,她們會在旁提醒的。您就放心吧!
方劍明當年之所以不做武林盟主,怕的就是這個,因為他不是圣人,難免會犯錯。掌管武林是一件天大的事,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造成無數(shù)人的無辜受害,武林中人雖然比尋常百姓開放不少,但也不會弄出個能監(jiān)督形同帝王的武林盟主的機構(gòu)來。
并非人人都有方劍明這樣的超前意識,那時的武林尚未有這等風氣,不然的話,也就不會前有血手門獨霸武林之野心,后有當前幾大勢力想一統(tǒng)武林的火拼。
如今,他想把自己的想法實施于點蒼派,可是,結(jié)果也依舊一樣。這倒不是說張大干他們“賤”,而是當時的大環(huán)境使然。中國封建社會漫長,各種不好的觀念根深蒂固,別說明朝那會,就是當今,也深受其負面的影響,不過,這已經(jīng)是題外話了。
方劍明只得道:“既然你們都不贊成,那就算了!
這時,忽見一個弟子走至廳外,道:“稟掌門,有一個自稱韓應(yīng)曾的男子前來拜訪您,此刻已安排在待客廳中!
方劍明詫道:“韓應(yīng)曾?我不認識啊。”
張大干笑道:“他就是那個背琴中年人!
方劍明吃驚地道:“他怎么也來了?我得去見他!闭f完,起身大步而去。
張大干跟隨他出門,笑道:“他早就來了,一直跟在我們的身后,到了大理,我們多次請他到點蒼派落腳,他偏不肯,硬要住在城中!
方劍明暗道:“難道他有事找我?是不是和東方妹妹有關(guān)?”不由加快了腳步。
此時,在點蒼派的待客廳中,坐了兩個人,一個是艾威,一個就是那名叫韓應(yīng)曾背琴中年人。艾威將他請至此后,與他搭訕,他一直沒說別的,就只說要見方劍明。
艾威為人熱情,可遇到這樣的人兒,無計可施,只得陪他干坐。
方劍明來到之后,艾威如釋重負,起身道:“掌門,這位韓兄要見您。”
沒等方劍明打招呼,韓應(yīng)曾竟是起身朝外走去,邊走邊道:“方掌門,咱們外面說話。”
艾威聽后,面色一沉,方劍明擺擺手,示意艾威不要動怒,靜靜地跟在了韓應(yīng)曾身后。艾威追出去,幾次想質(zhì)問韓應(yīng)曾到底想干什么,但均為方劍明阻止。
走出點蒼派的山門之后,韓應(yīng)曾頭也不回的冷聲道:“我要找的人是方掌門,你可以回去了。”
這時,李芳武和孟三思這對哼哈二將聽說韓應(yīng)曾把方劍明帶出了點蒼派,怕他吃虧,趕了出來,正好聽到這話。
李芳武喝道:“有什么話不可以在這里說嗎?我看你是別有用心!闭f時,身形一撲,右手扣向韓應(yīng)曾的肩頭,要將他拿住。韓應(yīng)曾冷哼一聲,身軀一轉(zhuǎn),一個錯步,瞬時閃開李芳武的手指,一指點出。李芳武一聲怒吼,一掌急電拍出。
陡聽“砰”的一聲,指力與掌勁相撞,李芳武身形一晃,看似要被震得后退,可他猛地將身一拔起,竄向了韓應(yīng)曾,喝道:“好啊,你武功這么高,是不是波斯教的奸細?”雙掌轟出,掌風如濤。
韓應(yīng)曾面色一沉,道:“我讓你一招,你竟還罵我是奸細!币娎罘嘉潆p掌拍來,使出絕招,隨手一掌拍出,頓時發(fā)出一股怪異的力道,將李芳武的身子震得偏了一偏,雙掌掌力排空發(fā)出,遠達十數(shù)丈外。韓應(yīng)曾再出另一掌,迅捷異常的去抓李芳武的手臂。
眼見李芳武的手臂就要被他拿住,忽聽李芳武長嘯一聲,手臂一彎,竟是使出了方劍明傳給他的古拳法,非但格開了韓應(yīng)曾的手腕,還一拳打向韓應(yīng)曾的肩窩。韓應(yīng)曾驚訝的叫了一聲,倒縱如飛,瞬時出了三丈,才躲開這一招。
李芳武苦練這一招已經(jīng)多時,現(xiàn)在見它有此神效,正想上去再與韓應(yīng)曾比劃幾招,方劍明已拉住他道:“李大哥,你們回去吧,我與他去去就來!
李芳武道:“可是……”
方劍明笑道:“我相信他絕不是我們的敵人。再者說,你還信不過我的武功嗎?”話罷,見韓應(yīng)曾已轉(zhuǎn)身他去,忙跟了上去。李芳武三人只得目送兩人消失在遠方。
別看韓應(yīng)曾是走,但速度之快,絲毫不在奔跑之下,須臾功夫,在山中如履平地,走到了一座山峰的山腰。方劍明不徐不疾,看上去慢條斯理。韓應(yīng)曾偶一回頭,見他完全不把登山當做一回事,心頭暗暗吃驚。
驀地,他將身一縱,往峰頂飛去,每次落腳,不多不少,正好相隔四丈,對于力道的把握,自是到了收發(fā)自如的境界。
方劍明呢,仍然不徐不疾的跟著,動作也沒變過,可令人驚訝的是,雪地上不但沒有留下腳印,距離韓應(yīng)曾的距離也始終保持在三丈九尺到四丈之間。這份功力,堪稱駭然聽聞。
兩個一前一后上了雪峰之后,韓應(yīng)曾才轉(zhuǎn)過身來,止住身形。方劍明走到他身前兩丈外,拱手笑道:“尊駕引我來此,可有要事?”
韓應(yīng)曾深深望他了一眼,嘆道:“文散人有子若此,當可無憾了。”
方劍明一驚,道:“請問韓前輩與先父可是舊交?”
韓應(yīng)曾道:“韓某與令尊有過一面之緣。”頓了一頓,道:“說起來,那已經(jīng)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睂⑶傧唤庀、打開,拿出焦尾琴,道:“你可認得此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