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荷又小心翼翼的將這雞蛋收到了碗柜里面,也是了,家里面的那兩只老母雞生蛋的次數(shù)也少了,如今這些雞相當(dāng)于都是她養(yǎng)出來,可不就是有成就感么。
柳蔓兒則是又站起身來,跟著葉荷去后院,她要去尋找那只下蛋的雞,然后好好的獎賞它一番,柳蔓兒說了,她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這只雞第一個下蛋,給其它的雞做了一個不錯的榜樣,所以她要好好的獎賞它一番。
去到了后院,葉荷都找不出那只下蛋的雞了,然而柳蔓兒卻是輕而易舉的就將它找了出來,柳蔓兒喂那只雞吃了谷粒,然后又叫來葉遠(yuǎn),讓他給這些雞做些下蛋的雞窩了。
有了這第一只,想必明后天還會有更多的雞下蛋的,提前將窩做好,省的這些雞到處亂下蛋不說,而且還容易將這些雞蛋給弄碎。
葉遠(yuǎn)找來樹,在養(yǎng)雞的柵欄上面搭上架子,這雞最喜歡在高處下蛋,因為這樣,它們覺得會有安全感一些。
葉遠(yuǎn)搭的架子不高不矮,這些母雞剛好可以飛上去,柳蔓兒又叫浮綠墊了一些稻草進(jìn)去,這樣一來,一排排的雞窩就算是做好了。
柳蔓兒也等著這些雞下蛋,葉荷說的沒錯,養(yǎng)好了這些雞,她以后都不用干活了,靠著這些雞,也可以不愁吃穿。
當(dāng)然,這些雞雖然是雜食性動物,平常一般都給它們吃蟲子,但是一些糧食還是也要喂養(yǎng)的,苞谷、碎米,煮好的菜葉摻雜在一起,這些雞吃的津津有味。
除了雞之外,如今的鴨其實也長大了,不過這鴨子下蛋期會比雞要晚上一兩個月,所以暫時應(yīng)該是不會下蛋的,但是與雞不同的是,鴨子是在晚上下蛋,撿蛋的事情就不用她操心了。
其實,說是養(yǎng)好雞鴨,等它們下蛋,光是賣蛋也可以不愁吃穿,但實際上,要將這些雞鴨照顧好,也沒有那么簡單,柳蔓兒家養(yǎng)的這些雞鴨每天要打理它們就是一件難事。
每天都要打掃后院不說,雞欄、鴨欄里面更是要好好的清掃,而且每天煮飯、燒水,那些滾燙的灰,柳蔓兒都讓他們倒入這雞欄鴨欄里面,也算是殺殺菌。
不然的話,這些雞鴨容易生病不說,還會長跳蚤。
柳蔓兒怕的也就是這一點,若是這些雞鴨長跳蚤了的話,那天天在后院走來走去的她就完了,這古代的衣裳穿的又多,若是惹上了跳蚤,要將它們消滅很困難。
養(yǎng)雞的人還怕這雞得雞瘟,不過今年的年成好,村子里面的雞倒是也沒有發(fā)生過這種情況,柳蔓兒的雞更是一天天活潑亂跳的。
她為了干凈,將這后院一大塊的地盤劃分為這些雞鴨的活動區(qū)域,日后就算是搬到了新房子里面,也要如此,省的將家里面弄的很臟。
這村子里面有些人家就是這樣,因為隨便的放養(yǎng)這些雞,所以家里面到處都是雞屎,都臟死了,柳蔓兒不這樣,她專門讓葉遠(yuǎn)圍了籬笆,不準(zhǔn)那些雞鴨出來。
方氏也愛干凈,幾乎每天都會去里面清掃,如今有了浮綠,這活計就交給浮綠了,可能是因為不用自己去清掃的原因,柳蔓兒又給浮綠增加了任務(wù),她讓浮綠每隔幾天便燒熱水,沖洗一下這雞欄鴨欄,浮綠這丫頭也聽話的照做。
不過柳蔓兒憐惜她年紀(jì)小,挑水的活計倒是沒有讓她做,她有時候讓葉遠(yuǎn)做了,有時候自己回去打水,所以浮綠平日里就在家中做家務(wù),她是個勤快的小姑娘,每天將屋里屋外、院子前后打掃的干干凈凈,柳蔓兒挺喜歡她的,還特地讓方氏給她做了新的衣裳。
如今家里面的兔子也多了,柳蔓兒偶爾會讓葉遠(yuǎn)提一些肥兔去酒樓里面賣,每只肥兔幾乎能夠賣到五十文錢的樣子,這樣加起來,也算是一筆收入。
但在這邊收入的同時,家里面蓋房子,卻是需要大把大把的往外面掏銀子,別人家都是泥墻或者籬笆墻,柳蔓兒的院子她統(tǒng)一要牢固的青磚做墻。
村子里面有專門燒磚的人,得知葉遠(yuǎn)家這么大手筆,一邊將從前燒好的幾窯磚往葉遠(yuǎn)家的屋地基里面送,一邊又是當(dāng)機立斷的開窯重新燒磚,這樣一來,村子里面的勞力基本上都在忙碌,甚至還請了別的村里面人來幫忙。
有事做,便說明有錢賺,有錢賺便說明今年可以過一個好年,于是乎,這村子里面的人一面嫉妒葉遠(yuǎn)家如今竟然有錢蓋這么好的房子,一面又是舔著臉上門來,求點事做。
葉遠(yuǎn)不是一個小量的人,反正這村子里面的人誰不背后論人是非?只要他們將活計做好了,他也不在乎,反正量他們也不敢當(dāng)做他的面說他的壞話。
柳蔓兒雖然有些小意見,不過也不在乎了,若是請別人,反正也是一樣的愛說道,更何況,她如今忙著賺錢,沒時間計較這些小事。
要知道這青磚可不便宜,柳蔓兒為了牢固,用的又是五寸寬的好磚,可能人就是這樣吧,總是想著要將自己的屋子弄的堅固結(jié)實。
柳蔓兒是一個喜歡安定的人,她安全感很低,尤其是在這古代,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又發(fā)生什么動亂了呢,有棟牢固的屋子,比什么都要重要。
于是乎,每天要花掉的錢便不是少數(shù)了,除了原料成本之外,這人工費也不可小覷,幸好之前還有些積蓄,如今每天做香囊有也能夠賺些小錢。
柳蔓兒估算了一下,蓋這房子的銀錢還是有的,主要是打家具需要花不少的錢,更何況,柳蔓兒還打算用大理石在后院鋪一塊平地,到時候無論是曬谷子還是曬什么東西就都有地方了。
還有抄手走廊,她也打算用大理石撲就,這樣的話,就不會落得一大下雨天就滿地是泥巴了,至于院子,她想好了,四通八達(dá)的小路都要用鵝卵石鋪好,這樣下雨天就不會濕鞋子,而且有時候脫了鞋子上去走走,還可以做個免費的腳底按摩。
但是這些都需要功夫,需要錢。
不管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慢慢來,沒錢了再賺就是。
晚上的時候,柳蔓兒閑著無事,便會在屋子里面記賬,記下花費與收入,這樣也不至于到了年尾,不知道自己的錢花哪去了,葉遠(yuǎn)看到了每每嘲笑她是一個小財迷,方氏則是叫她管家婆。
她都是欣然受之,其實她也不是很喜歡管錢,但是如今家中畢竟是請了村民來幫忙,至少每天都要算他們的工錢,免得到時候付錢的時候產(chǎn)生什么誤會。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柳蔓兒發(fā)現(xiàn),每日家中的工錢支出竟然高達(dá)一兩銀子,差不多她所有做香囊的錢,就全部都抵這工錢去了。
唉,賺錢不易啊,每天看著自己的錢一天天的減少,柳蔓兒心中悶悶的,果然,這地主沒這么好當(dāng)啊,前路迢迢,仍需努力。
這幾天,柳蔓兒檢查了一下她們做的香囊,確定沒有什么問題,便讓葉遠(yuǎn)送去了縣城,而她自己在家中無聊,則是畫了一天的花樣。
中午的時候,她站在門口等葉遠(yuǎn),卻是沒有想到,之前的那個管事竟然找上了門來。
柳蔓兒許久沒有看到他了,倒是將這個人忘的一干二凈,等見到他的時候,她這才想了起來。
哦,原來是上次那個買花生的管事,柳蔓兒連忙將他請進(jìn)來。
這個管事說明了來意,原來是想要來柳蔓兒這里再買一些五香花生,柳蔓兒的家中正好有一些自留的花生,便賣給他了。
不過這掌柜這么大老遠(yuǎn)的趕到柳蔓兒的家中也是在是不容易,這次,他十分的祥和謙卑,不像之前那樣趾高氣昂。
方氏見到家中來客人,便要留這管事吃飯,這管事也答應(yīng)了。
柳蔓兒便跟這管事聊了起來,“真是不好意思,我當(dāng)家的去縣城了,您先坐一會,他等下應(yīng)該就回來了。”
“原來如此,小嫂子不用客氣,我這次來,主要就是來買你這花生的!边@管事說道:
“沒想到你家的花生這么的受歡迎,家里面的幾個主子都喜歡吃,你上次送到我們府上的那一籮筐,很快就賣光了,所以這次還特點讓我出來買,你家就只剩下這么一些花生了么?”
“暫時就只是剩下這么一些了,我們家原先打算留著自己吃的,既然您要買的話,就先賣給你吧,到時候我們自己再做便是。”柳蔓兒便回答。
實際上,她也沒有想過要長久做花生賣,所以她這段時間也沒有再做,因為畢竟自己沒有店鋪,老是要去縣城里面賣花生的話也不方便。
她家又沒有馬車,老是租鐵柱家的牛車也不好,葉遠(yuǎn)每次去縣城都要花挺長時間的,更何況,她家的花生也已經(jīng)賣完了,所以她就不費這個勁了。
“你家的花生這么的受歡迎,為何不開一家店鋪?”這管事有些不解的說道,因為他若是下次再到她家里面來買花生的話,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主要是沒錢開店鋪,況且我家中除了一位母親之外,還有一些弟妹需要照管,我跟我相公了兩人實在是走不開!
“原來如此!边@位管事上下打量了柳蔓兒家的屋子一眼,見這屋子雖然簡陋,但卻是十分的干凈。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得知了這管事姓吳,柳蔓兒便也不多說,只讓這吳管事自己坐著,讓浮綠在一旁招呼,而她自己則是到門口,看看葉遠(yuǎn)什么時候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