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鳥的翅膀拍在蓮花外圍,發(fā)出沉悶的響聲。
真龍的利爪撕向他的腰側(cè),卻被一片花瓣輕輕彈開。
相柳的蛇頭從側(cè)后方纏來,十八條手臂剛觸到蓮花光暈,便像被燙到般猛地縮回,蛇鱗上甚至冒出幾縷青煙。
而陳玄閉著眼,如一尊閉目明王,六劍憑本能揮出,每一次格擋都精準(zhǔn)得仿佛提前看過對方的招式。
劍尖與爪尖、翅尖碰撞的瞬間,總能恰到好處地卸去大半力道,將所有攻擊盡數(shù)擋在蓮花之外。
“這小子…… 終于摸到第三劍的門了!” 小塔的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訝異,塔身的青花符文都因激動(dòng)而亮起,
“這蓮花脫胎于太陰、太陽大道!這兩條天生對立的天道,他竟真能悟出些本源?”
它見多識廣,卻也不敢斷言 —— 悟道本就是如人飲水的事,旁人縱有通天眼界,也猜不透那一瞬間從心底涌出的玄妙。
陳玄自己也不知身處何種狀態(tài),只覺心神一片澄明,外界的廝殺聲仿佛被隔在一層薄紗外,腦海中盡是太陰與太陽大道的軌跡。
銀月般的陰寒之力與烈陽般的熾熱之力相互纏繞、碰撞、融合,最終化作一股生生不息的流轉(zhuǎn)之勢。
他甚至忘了自己在戰(zhàn)斗,只是本能地?fù)]劍,用劍尖描摹著那股 “流轉(zhuǎn)”,填補(bǔ)著第三劍 “陰陽生死蓮花劍界” 最核心的缺陷。
這般狀態(tài)足足持續(xù)了兩個(gè)月。
這兩個(gè)月里,他未曾躲過半次攻擊,也未曾吞過一枚丹藥。
原本百丈高的神魔之軀,此刻已瘦得只剩一副干癟的骨架,橘黃色的皮膚緊緊貼在骨頭上,像件破舊的袍子。
周身的赤明神力早已黯淡,唯有眉心處還懸著一點(diǎn)微弱的光,那是肉身本能擠出的最后一絲生機(jī),維系著他的意識與揮劍的力氣。
就在生機(jī)即將耗盡的剎那,陳玄猛地睜開雙眼!
“哈哈哈哈!道爺我,悟了!”
他仰天長嘯,聲音穿透層層海水,震得周遭的浪墻都簌簌發(fā)抖。
那笑聲里沒有半分疲憊,只有酣暢淋漓的暢快:“極道劍法第三劍,陰陽生死蓮花劍界的真諦,從不是蓮花,而是陰陽輪轉(zhuǎn)!”
“給我斬!”
隨著一聲低喝,陳玄一劍斬出。
周身九朵水火蓮花輕輕一震,瞬間合一,化作一朵籠罩他全身的巨大蓮花。
花瓣一半如凝冰,流轉(zhuǎn)著太陰的清寒;
一半似燃火,躍動(dòng)著太陽的熾熱,旋轉(zhuǎn)得并不快,卻透著一種 “順者生、逆者滅” 的不容抗拒的韻律。
陳玄此刻右手凝起正陽之光,如握一輪微縮的烈日。
左手縈繞太陰之芒,似托一彎清冷的寒月。
兩道截然不同的劍道光華在周身交織成網(wǎng)。
那朵包裹著他的巨大水火蓮花,正同時(shí)承受著相柳、鳳鳥與黃龍的四面圍攻 ——
可此前能撕裂空間的利爪、快如閃電的翅擊,落在蓮花之上,竟只讓花瓣微微顫動(dòng),連一道裂痕都留不下。
每當(dāng)蓮花傳來被轟擊的震顫,陳玄便即時(shí)出劍。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
的碰撞聲里,他的劍尖透過蓮花與攻勢對轟,出劍的力量看似不大,卻像溪流匯入江海般,輕巧地引導(dǎo)著襲來的力道轉(zhuǎn)向別處。
有幾次,他甚至借著陰陽流轉(zhuǎn)的韻律,劍尖輕輕一挑,便將黃龍拍來的巨力引向相柳,蛇頭手臂被龍爪拍中,頓時(shí)發(fā)出骨頭碎裂的脆響。
手腕再轉(zhuǎn),又把鳳鳥啄擊的銳勁卸到黃龍鱗甲上,轟得黃龍猛地暴退。
左搖右旋間,三尊兇物的攻擊屢屢落空,甚至相互干擾,場面一片混亂。
這一刻,陳玄徹底悟透了 “陰陽生死蓮花劍界” 的真諦 —— 所謂關(guān)隘一過,心中便是朗朗乾坤。
他對太陰、太陽兩條大道的感悟已臻極境,只差最后一絲,便能完全掌握這兩條完整的大道。
要知道,天仙若能掌握一條完整大道,便能即刻晉升真仙真神境,成為一方大能。
而陳玄此刻不過反虛境初期,連天神天仙都不是,卻已摸到兩條完整大道的門檻。
這般悟道資質(zhì),連見多識廣的小塔都看得目瞪口呆,塔身的符文都忘了閃爍:
“這小子…… 難道真是仙古帝關(guān)某位大能的轉(zhuǎn)世?”
“否則憑反虛境初期的修為,怎么可能做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