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一瞬間就有二十幾個人被點到名字去簽到了,李姐頓時有些急了,趕忙對著劉衛(wèi)仁投去眼色,仿佛二人早有商量一般。
劉衛(wèi)仁自然看到了她的小動作,但也只是一撇而過,完全沒有在意,甚至心里還冷笑了一聲。
很快,名單就快被念完,宋曉東那里已經(jīng)有四十多人在爭先恐后的簽到了。
這些人皆是有這一個統(tǒng)一的特點,那就是身上的衣服多有補丁,腳下的鞋子多是破舊的黑色布鞋,此時已經(jīng)完全被泥水覆蓋,而他們也沒有絲毫在意。
終于,在最后一個名字念完以后,五十人終于是齊了。
而最后一個叫小生的小男孩怯生生的走出來時,一旁的李姐終于是忍不住了,直接開口叫了起來。
“哎,不是,你這名單到底是依靠什么呀,你說貧困為主,我可以理解,但這小生才多大呀,就是個小孩,一個小孩懂什么采山貨啊,這不是浪費名額嘛,我一個人,一天都能采他兩天的量,你這樣分配名額,很不公平啊,大家說是不是啊!
剩下的人一看沒有機會了,尤其他們大部分還都是與李姐一切來的八卦之人,屬于一丘之貉,自然是附和了起來。
“就是,那小孩能采多少東西,這不純純浪費名額嘛。”
“就是就是。”
聽到眾人的話,小聲頓時被嚇了一跳,整個人怯生生的站在原地,也不敢抬頭,也不敢往前走。
看到這一幕,劉衛(wèi)仁目光瞬間有些冰冷起來,他掃視著眾人,大多數(shù)人他都認識,也都清楚對方的家境,確實在村里算是比較好的。
其他不熟悉的,劉衛(wèi)仁也向著一旁的王叔確認了一下,最后發(fā)現(xiàn)這樣分配完全沒有問題。
劉衛(wèi)仁沒有理會李姐的話,而是徑直的來到小生面前,看著他怯生生的樣子,緩緩伸出了手。
小生看著伸過來的手,明顯愣了一下,但很快,他還是小心的將手放在了上面。
雖然年紀不大,但小生的手卻是十分粗糙,上面布滿了老繭與傷口,完全沒有一點少年的感覺。
劉衛(wèi)仁將小生牽到宋曉東的身旁,幫他簽了到,這才來到幾個義憤填膺的人面前,語氣漸漸冰冷的開口。
“夠了!”
多年的殺伐氣質(zhì),頓時震懾住了吵鬧的眾人,甚至李姐都是心中一驚,閉上了嘴,驚疑不定的看向了劉衛(wèi)仁。
見眾人安靜,劉衛(wèi)仁這才再次掃向眾人,十分嚴肅的開口。
“我剛才說過了,這只是第一批,而且我是希望這個事能幫助我們村里人的,尤其是家里過的不太好的,即便是他能采到的東西有限,可這能改變他家里的情況就夠了,我也并不差這點錢,你們明顯也都不差,你們說不公平,那就等你們什么時候穿著布鞋踩著泥濘的土地,受傷都是老繭傷口的時候,再來跟我說不公平吧!
說完這一句,劉衛(wèi)仁也懶得再與他們說話,督促宋曉東記錄清楚后,便與王叔打了聲招呼,離開了大隊部。
可即便是劉衛(wèi)仁走了,李姐等人也依舊沒有離開,而是等到所有人簽到完,繼續(xù)宋曉東游說起來,希望可以加幾個名額。
可相比之下,宋曉東是比劉衛(wèi)仁還要更加努力固執(zhí)的人,自然是不可能答應這個事情,想都沒想就拒絕了,絲毫沒有給三姓屯一姐面子。
直到宋曉東宣布了第二天集合時間,以及眾人都離開了以后,李姐等人才憤憤不平的走出大隊部。
“不就是采點山貨嘛,有什么好牛的,還真以為我們不賺這點錢就活不下去了是吧!
“就是,真是賺點錢不夠他顯擺了,去年他還是個游手好閑的家伙的,要不是我們手下留情,他早就進去待著了!
李姐聽著眾人的話,臉色也是越發(fā)的不好。
“李姐,你說這事怎么辦,那山貨大家誰沒采過,下一場雨,山上多的是,肯定是賺錢的買賣,也不能讓他們都占了吧!
聽到其中一人的話,李姐的眼睛轉(zhuǎn)了轉(zhuǎn),隨即臉色一沉的開口道。
“算了,不管他,我們也上山采山貨,我就不信了,沒有他我們還賣不出去了,采完我們就去縣城里賣,既然縣城有人收,沒道理我們賣不出去!
“對啊,我們也去唄,那大山也沒規(guī)定必須誰去,我去他們還能說什么不是!
很快,幾人就達成了共識,準備一起上山采山貨。
劉衛(wèi)仁對此則是并沒有太在意,此時他已經(jīng)在去縣城的路上了,畢竟明天山上采山貨的事他也不需要參與,當務之急是要與王天盛商量好這個事。
五十個人是劉衛(wèi)仁設計好的,一方面是山貨也就夠這些人采,另一方面則是王天盛的小卡車能裝的貨物也有限,大概也就是五十人的量。
這陰天下雨的,劉衛(wèi)仁自然是沒有地方保存,因此只能讓王天盛每天過來收一次,這樣才更加保險與方便。
下午時分,劉衛(wèi)仁再次趕到縣城。
要不是現(xiàn)在不允許,劉衛(wèi)仁是真想搞一輛汽車開一開,這縣城和三姓屯,只靠騾車來回趕路,實在是過于麻煩了。
很幸運,今天王天盛并沒有出去談生意,聽到劉衛(wèi)仁如此神速的解決了山貨的事情后,便與之定好了價格,并且答應每天去收取一下,當場結算。
劉衛(wèi)仁也說了一下他才村里的計劃,王天盛也表示贊同,并且提出會與收獲的人打個招呼,先不收其他的貨,即便是便宜或者送上門來,也算是給三姓屯的貧困村民做點事情。
很快,二人就愉快的簽了協(xié)議,確定好了這件事情。
一天來回折騰兩趟,劉衛(wèi)仁也不想再折騰了,便沒有再回家,而是轉(zhuǎn)頭回了飯店,在晚上飯口的時候繼續(xù)當他的迎賓人員。
李揚名對于張艷婷依舊是十分殷勤,但好在他心里還有個主次,上班忙碌時間,他還是以工作為主,只有閑下來,才會開始獻殷勤。
對此,店里員工幾乎都是看的出來,并且背后也議論,但說的更多的還是兩個人比較般配,并沒有負面的消息。
劉衛(wèi)仁也沒有任何提意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