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樓下,張安平、沈海和吳煥生已經(jīng)在一樓餐廳等待著張浩吃早飯。
看到張浩下來,張安平笑道,“昨晚睡得怎么樣?”
“還不錯,房間很干凈,設施也挺齊全!
“這家民宿是當初縣政府為了帶動海島民宿經(jīng)濟,由縣政府全資投建的,全過程我都讓你沈叔叔盯著,當然不錯了!
張浩坐下來,給自己盛了一碗海鮮粥,夾了個荷包蛋,邊吃邊問道,“咱們今天先去哪?”
張安平來的時候就已經(jīng)想好了今天的行程,“就先在三個鄉(xiāng)吧!民宿經(jīng)濟的消費主體以年輕人居多,剛好你可以看看島上的建設,提提建議,是否有不妥或者不足的地方!
一旁的沈海和吳煥生聽著張安平父子倆的對話,一點都沒有意外,對于張浩,他們可比南港縣委縣政府其他的領導干部們要了解得多。
別看張浩在人前一副人畜無害,像個乖乖學生的樣子,實則他的自主意識很強,而且他并不像普通孩子那樣,看似獨立,其實仍然依賴父母。
而且沈海,吳北,吳和進三人和封志遠還有俞國正也經(jīng)常會在周末聚會,偶然幾次談到張浩,他們對張浩的看法出奇的一致,年少老成,心思縝密。
尤其聽到封志遠講起當初高考結束那晚的事情,張浩對當時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都做出了解析。
包括最后那拿得起放得下,出人意料的決定,讓封志遠恍然間感覺站在面前的不是一個十八九歲,年少輕狂的學生,而是一位深諳官場之道的老手。
再加上張浩這次選擇了報讀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擺明了就是為了以后從政鋪路,指不定張浩在畢業(yè)之后,很快就會追上甚至超越他們,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沈海幾人不會因為年紀問題,而小瞧了領導這個年輕的兒子。
而張安平和張浩兩父子在此時異于人前的對話,讓沈海和吳煥生也不由得心里暗自欣喜。
畢竟人都是有人前人后兩副面孔,張安平和張浩父子倆能夠當著他們倆的面毫無顧忌地談話,表明沒把自己當外人,這讓沈海和吳煥生怎能不開心?
決定好了行程,張安平又聊起了張浩入學的事情,“那你打算什么時候去京城?”
張浩感覺這海鮮粥做得確實很不錯,又盛了一碗,才回答道,“我27號開學,早幾天吧!”
喝了一口粥,張浩又想起一件事,接著問道,“爸,你說,我要不要在學校邊上買幾套房子?”
對于這個問題,張安平表現(xiàn)得有些無所謂,“你不想住學校就買,我聽別人說那種四合院很不錯,你也可以看一下,房間也多,以后如果我們家里人去京城旅游,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一旁的沈海和吳煥生對視了一眼,都低下了頭喝粥。
聽聽,這父子倆說的是人話嗎?動不動就是幾套房子,還四合院,一開口就是大幾千萬的買賣,被他們父子倆說的跟買菜一樣。
沈海幾人跟著張安平這么些年,也跟著賺了不少錢,你說在神溪或者南港,甚至市區(qū),省會買套房子,他們都沒什么壓力。
可京城哪能一樣?也不是說買不起,但讓他們花幾倍于神溪或者南港的價格買一套房子,還是很肉疼的。
張安平帶沈海幾人賺錢也是經(jīng)過張浩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