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沒等多久,劉懷仁便帶著劉青穎出現(xiàn)在城門處。
當看到城墻之上的李志和一眾大臣,他連忙翻身下馬,帶著劉青穎快步上了城墻。
“老臣不知陛下在此等待,請陛下恕罪!”劉懷仁拱手請罪道。
“不必如此,朕今天恰好有空,正好來送送老師!”李志揮手說道。
劉懷仁心中頓時一陣暖意,看來自己的學生真的變了,一切都在往最好的方向發(fā)展。
他此次出山的選擇,看來是無比正確。
李志看向旁邊的劉青穎,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劉青穎看見他這副笑容,不知怎么就想起了那晚的事,總顯得有些不太自然。
見到李志的目光之后,劉懷仁連忙解釋道:“這是老臣的孫女,叫青穎,從小喜歡舞槍弄棒,不是個安分的性子,此時聽到我要去南方,非要纏著我跟我一起去!”
說著,他輕喝一聲:“青穎,還不趕緊見過陛下!”
劉青穎本來躲在后面還想裝死,可是自家爺爺都發(fā)話了,她只能不情不愿走到前面來拱手說道:
“臣女見過陛下!”
“哦,這便是老師的孫女嗎,果然天香國色,朕看著有些熟悉,不知好像在哪見過!崩钪竟室獍欀碱^說道。
劉青穎見到他的一臉疑惑的表情,只覺得面目可憎。
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話,低聲說道:
“登徒子!”
李志似乎聽到了她所說的話一樣,抬起頭來看了她一眼,頓時嚇了她一大跳。
“青穎從小一直都在林州,前不久才到達的京城,應該從未見過。”
劉懷仁也有些不明所以,只能順著他的話頭說道。
“哦,那可能是朕記錯了!”
李志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劉懷仁一轉(zhuǎn)頭便看到了無數(shù)孤苦伶仃的百姓,眼中露出些許憂傷:
“陛下,如今災情愈發(fā)嚴重,各地匯聚來的災民如果不安置妥當?shù)脑,恐怕也會引起大的騷亂!
哪怕他見過再多的生死,依舊無法忽視面前的窮苦百姓。
“劉大人不必擔憂,陛下已經(jīng)做了妥善的處理,而且針對災情和疫情提供了數(shù)條極具可行性的措施……相信在這些舉措之下,災情可以平穩(wěn)過渡!”
趙炎武在一邊將剛才李志所說的那些措施逐條逐句重新復述了一遍。
聽得劉懷仁眼中異彩連連,贊聲不斷。
這些措施聽起來沒什么,可若是真正實施的話,將會發(fā)揮難以想象的作用,將會大大減少災民的傷亡以及疫情的爆發(fā)。
“好!”
劉懷仁大叫一聲,引起周圍的禁軍頻頻側目。
“陛下果真不愧是英明天子,老臣替天下萬民感謝陛下!”
劉懷仁被他所深深折服,若是這些舉措能夠強力推行下去,百姓的傷亡將會縮減到極致。
劉青穎在一旁也是聽得有些驚愕失色,這讓她再一次刷新了對這個庸碌皇帝的看法。
心中對劉懷仁與她所說的那些話不禁也多信了幾分。
她要重新認識一下皇帝了。
“有陛下在,老臣就更加有底氣了,請陛下聽老臣的好消息吧!”劉懷仁退后一步,深深稽首。
“時候不早,老臣去了!”
“老師請慢行!”
李志說完之后上前一步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我懷疑首輔一黨絕不會就此罷手,很有可能會在老師去的路上痛下殺手,老師務必要小心!”
“陛下請放心,老臣也不是泥捏的,從來還沒有怕過誰。”
劉懷仁眼中沒有絲毫的害怕,反而帶著隱隱興奮。
劉懷仁與劉青穎下了城墻,帶著一眾隨從,直往南方而去。
他可是下了軍令狀,一個月的時間若是平定不了叛亂,提頭來見,自然要把握時間。
劉青穎離開城門之后,不自覺地回頭看了一眼。
只見東方一束金黃色的燦陽落下,剛好落在李志的高大偉岸的身上,猶如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光芒,濃烈得讓人睜不開眼,宛如天人。
李志看著劉懷仁的騎馬的背影慢慢遠去,一直到看不見,這才收回目光。
“南方賑災一事,列為頭等要務,做好一切后勤保障,任何在此過程當中中飽私囊,貪贓枉法者,一律殺無赦!”李志冷酷道。
總有些人會火中取栗。
那就看看是他的刀快還是他們的手快。
“請陛下放心,一切經(jīng)手之人都是可信之人,都察院已經(jīng)派遣出不少御史,前往各地進行監(jiān)督,絕不會辜負陛下期望!”趙炎武沉聲說道。
“嗯,擺駕,文淵閣!”
李志踏入皇宮的時候,抬頭看到了那赤裸全身,只遮了一張布條的人影,
龐澄渾身鮮血淋漓,身上的每一塊肉都被一片片割了下來。
從昨天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一天的時間,哀嚎聲不斷,震懾著京都所有的官員。
眾人看著那道血色身影也是默不作聲,京都府尹活該,非要屠戮百姓,結果報應到自己身上了。
趙炎武瞇了瞇眼睛,淡淡說道:
“陛下,京都府所有曾參與屠殺鎮(zhèn)壓百姓的士兵,已經(jīng)全部抓捕歸案,有足足五百人之多,請問這些人該如何處理?”
“全都查清了嗎?”
聽到這個數(shù)字,李志也有一些觸目驚心。
“全部都已查清,他們都是龐澄的親信,唯命是從,陛下是否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將他們發(fā)配到邊軍,以此將功贖罪?”趙炎武建議道。
李志直接否決,語如寒冰:
“沒有必要,老鼠屎就是老鼠屎,如此殘暴不仁,不忠不義之人,去了邊軍依舊會狗改不了吃屎,沒有必要為他們浪費這么多時間!
“既然做錯了事,那就要付出血的代價,將他們押到全城百姓面前,按照名單,明正典刑后,全部處死!”
眾人渾身一顫,帝王之怒,注定血流千里,無人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