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早就做好了安排,他每說一句,旁邊都會有聲大如雷的士兵,以洪鐘擴音的形式,將他所說的話全部復(fù)述一遍。
聲音通過層層傳遞不斷擴大,遠遠傳了出去,宛如洪鐘大呂,宣布他們的罪狀。
底下的百姓民眾無不變色,肝膽發(fā)顫。
“大理寺卿,玩忽職守,尸位素餐,積壓政務(wù),同時無故缺席朝會,散播謠言,挑動其他同僚不上早朝,三番兩次蔑視天子,朕給了他三次機會,他依舊不懂得珍惜,反而變本加厲,這種人,會是一個好官?”
在這聲如洪雷的質(zhì)問之下,眾人內(nèi)心宛遭雷擊,不少人開始慢慢清醒過來。
……
“黑旗軍大將軍張英,買官賣官,勾結(jié)朝廷內(nèi)外官員豪紳,巧取豪奪百姓商人超過百萬兩白銀的資產(chǎn),冤死在他手上的人不計其數(shù)!
“他視百姓為魚肉,僅僅是在他的軍營當中,就發(fā)現(xiàn)數(shù)十具女尸,皆是傷痕累累,生前遭受過慘無人道的折磨,他所犯之罪,更是罄竹難書!
“朕想不到你們會為了這等全無人性的畜生求情,是嫌他所做的惡還不夠多,還是沒有落到你們自己身上?!”
李志的聲聲質(zhì)問,讓所有人心驚肉跳,面紅耳赤。
這些事情他們雖然聽過,可卻也是半信半疑,可如今李志在天下面前說出來,就證明不會有假。
“謹身殿大學士韓望秋,窺探內(nèi)宮,妄圖營救張英,被朕拿下之后,發(fā)現(xiàn)他與張英早有勾結(jié),參與利益分配不計其數(shù)!
……
“戶部尚書僭越皇權(quán),擅動國庫,致使朝廷救災(zāi)政策付之一炬,朕的心血也付之東流,而他更是導致南方四省救災(zāi)遭受阻礙的元兇之一!
李志的目光橫掃過所有人,哪怕下面是數(shù)萬雙眼睛,他依舊心中無愧。
因為他所殺之人,人人皆有可殺的理由,人人都該殺,甚至死十次都不為過。
韋星辰見到他懾人的目光,忍不住向后退一步,心中那一腔為民請命的熱血瞬間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從頭到腳涼到心底。
“這……這……”
他本不愿相信,可宮墻之上的所有禁軍都深以為然,似乎李志所說證據(jù)確鑿,絕無抵賴。
人群當中頓時冒出一個尖利的聲音。
“你是皇帝,誰知道你是不是為了迫害忠良編造出來的,這些罪名萬一是假的呢?”
這道聲音說完之后,立馬遁在人群當中,根本找不出主人是誰。
黃惇做了一個手勢,隱藏在人群當中的禁軍和西廠番子,迅速開始尋找起聲音的主人。
此等藏頭露尾之人,絕對是混在一鍋粥里面的老鼠屎。
李志頓時冷笑一聲:“朕行事無愧,正大光明,所抓之人種種罪行,皆有據(jù)可查,有跡可循,全部證據(jù)確鑿,并且其本人已經(jīng)認罪,還有其他人證作證,已然是鐵證如山!”
“你既然懷疑,那便拿出真正的證據(jù)來,而不是要朕去證明,爾等藏頭露尾之徒,有本事站出來跟朕說話,而不是躲在下面如同躲在陰溝里的老鼠一般。”
此話一出,不少百姓也紛紛轉(zhuǎn)頭尋找起剛才說話的人,但此刻根本沒人敢冒頭。
底下頓時議論紛紛。
“剛才說話的人去哪了?莫不是真躲起來了?”
“剛才好像就在我旁邊,長得賊眉鼠眼的,說完好像就躲了!
經(jīng)過這么一鬧,百姓紛紛冷靜了下來,越來越覺得不太對勁。
他們雖然容易被煽動,那是因為他們心中依舊有著熱血,可并不代表他們就蠢。
“我怎么感覺像被人騙了,皇帝所說的是真的嗎?我們在為一群貪官污吏、國家蛀蟲求情?”
“那咱們豈不是在助紂為虐?嘶,剛才是誰找我來的,趙老四,你他娘的,你不會就是那些貪官的親戚吧!”
“胡說八道,我也是其他人叫我來的,劉一刀,你個該死的屠夫,你跑哪里去了!
自古以來,在天下平民百姓心中,皇帝的威嚴是至高無上的,若是李志藏頭露尾,他們恐怕還會心有疑慮,有無盡的懷疑。
可皇帝如今站在這里,謠言便已經(jīng)破了一半。
再加上李志本就問心無愧,便更加動搖了他們心中所謂的真相。
當懷疑的心思去了一半之后,凝聚出來的憤怒頓時消散一空。
宮墻之上的李志,也敏銳察覺到了他們的變化,如果說之前的人群是即將爆炸的火藥桶。
那現(xiàn)在,這個火藥桶已經(jīng)澆上了水,差不多失效了。
“不好!”
人群當中的一個春闈舉子,見到此等情形的變化,心中頓時暗道大事不妙。
他沒想到李志三言兩語之間,便將百姓的怨懟壓下了大半。
若是再這樣繼續(xù)下去,恐怕今日之情形再難維持,好不容易形成的大好局勢將付諸東流。
他一咬牙,知道已經(jīng)不能夠再躲藏下去了,選擇直接站了出來。
“學生岳朝參見陛下,陛下既然證據(jù)確鑿,那學生也只能夠相信這是真的,可學生心中依舊有疑慮,還請陛下能夠解答!
李志眉頭微微一皺。
什么叫也只能夠相信?
岳朝拱手說道:“按照傳聞所說,如今國庫空空如也,雖然陛下所言,此乃戶部尚書張逸之之錯,使得如今國庫虧空,可我堂堂大漢王朝,國庫竟如此空虛,敢問陛下,之前國庫當中的銀子花到哪里去了?”
“陛下如今將所有的過錯,全部推到戶部尚書一人身上,可事實真是如此嗎?倘若陛下能夠節(jié)制,此番南方四省受災(zāi),國庫完全可以承受,又何至于此!”
岳朝言辭激烈,更是將矛頭直指于李志。
果然,此話一出,百姓剛剛消散的怨氣,轉(zhuǎn)瞬間又開始凝聚,無數(shù)懷疑的目光看著李志。
他們哪知道國庫當中有多少錢,按照他們所想,朝廷每年的收入都是堆積如山,可這么多年下來,依舊空空如也。
罪責在誰,自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