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成松開手,王連升重重地摔在地上,發(fā)出“砰”的一聲悶響。
他顧不得身上的疼痛,連滾帶爬地站了起來,踉踉蹌蹌地走在前面帶路。
他低著頭,不敢再看米成一眼,生怕惹怒了他。
他走得很快,幾乎是小跑著前進,后背的衣衫已經被汗水浸濕,緊緊地貼在身上。
富新倉的大門敞開著,里面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與周圍的寂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空氣中彌漫著糧食和沙土混合的味道。
米成和王連升走進倉內,只見一群差役正忙著將沙土摻進糧食里。
他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仿佛已經做過無數次這樣的事情。
他們臉上帶著麻木的表情,眼神空洞,仿佛只是一群沒有靈魂的機器。
米成看著眼前這一幕,臉色鐵青,雙拳緊握,指節(jié)泛白。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轉頭看向王連升,語氣冰冷地問道:“這就是你說的‘一切正常’?”
王連升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跪倒在地,“大人,我……我……”
他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米成沒有理會王連升,而是走到一個正在摻假的差役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衣領,將他提了起來。
“你叫什么名字?”米成語氣冰冷地問道。
那差役嚇得臉色慘白,結結巴巴地回答道:“小……小人……叫……叫李二……”
米成一把將他扔在地上,“你為何要摻假?”
李二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小人也是被逼無奈啊……”
“被誰逼的?”
米成追問道。
“是……是王大人……”
李二哆哆嗦嗦地回答道,眼神偷偷地瞥了一眼跪在一旁的王連升。
王連升聽到李二的話,臉色更加蒼白,他連忙說道:“大人,冤枉啊!下官從未指使他們摻假……”
米成冷笑一聲,“是嗎?那你說說,這些沙土是從哪里來的?”
王連升一時語塞,答不上來。
米成看著王連升窘迫的模樣,心中更加憤怒。
他轉頭對身后的衙役說道:“將這些摻假的差役全部抓起來,嚴加審問!”
“是!”
衙役們領命,上前將那些差役全部抓了起來。
米成又指著王連升,對衙役說道:“把他給我?guī)У揭贿,單獨審問!?br>
王連升被兩個衙役押到一旁,米成走到那些被抓起來的差役面前,目光掃過他們每一個人,語氣冰冷地問道:“你們可知罪?”
那些差役嚇得渾身發(fā)抖,紛紛跪地求饒,“大人饒命!大人饒命!”
“饒命?”米成冷笑一聲,“你們克扣百姓的糧食,中飽私囊,罪不容!來人,給我狠狠地打!”
衙役們得到命令,掄起棍棒就朝那些差役身上打去。
慘叫聲、求饒聲在糧倉內回蕩,與外面的熱鬧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王連升被單獨帶到一個角落里,米成走到他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王連升,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王連升嚇得渾身發(fā)抖,連忙磕頭求饒,“大人饒命!下官知錯了!下官再也不敢了!”
米成冷笑一聲,“現在知道錯了?晚了!”
他指著那些正在挨打的差役,語氣冰冷地說道,“你看看,這些人都是因為你而受罰!你身為倉場監(jiān)督,卻縱容手下摻假,中飽私囊,你罪該萬死!”
“大人,求您開恩!求您給下官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王連升哭喊著,不停地磕頭,額頭上鮮血直流。
米成冷哼一聲,“改過自新?你還有機會嗎?”
他頓了頓,又說道,“我給你最后一次機會,你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我可以考慮從輕發(fā)落。否則……”
米成沒有再說下去,但是語氣中的威脅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王連升渾身一顫,他明白,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他深吸一口氣,顫抖著說道:“大人,我說……我全都說……”
“說!”
米成語氣冰冷地催促道。
王連升看了一眼周圍的衙役,又看了看米成,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將所有的事情都和盤托出,包括小麻子摻假的事情。
“小麻子?”米成聽到這個名字,眉頭微微皺起,“他為何要摻假?”
王連升不敢隱瞞,將小麻子如何替自己辦事,如何因為貪心而摻假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米成聽完王連升的講述,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倉役,竟然如此膽大妄為,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克扣百姓的糧食。
他走到小麻子面前,語氣冰冷地問道:“王連升所說,可是事實?”
小麻子嚇得渾身發(fā)抖,連忙磕頭求饒,“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小人也是一時糊涂……”
米成冷笑一聲,“一時糊涂?你克扣百姓的糧食,中飽私囊,這就是你的一時糊涂?”
他一把抓住小麻子的衣領,將他提了起來,“你自己吃!”
米成抓起一把摻了沙石的糧食,用力塞進小麻子的嘴里。
小麻子拼命掙扎,雙腿亂蹬,喉嚨里發(fā)出“嗚嗚”的聲響,卻無法掙脫米成的鉗制。
粗糲的沙石劃破了他的口腔,鮮血順著嘴角流了下來,他被迫吞咽,嗆得咳嗽不止,眼淚鼻涕糊了一臉。
周圍的衙役們都屏住了呼吸,看著這一幕,心中既害怕又解氣。
昏暗的燈光下,米成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如同天神下凡,審判著罪惡。
糧倉內彌漫著糧食、沙土和血腥味,令人作嘔。
“說!貪污的糧食藏在哪里?”
米成厲聲質問,聲音如同炸雷般在小麻子耳邊響起。
小麻子被嗆得滿臉通紅,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驚恐地看著米成,眼神中充滿了絕望。
他知道,如果不說實話,米成絕對不會放過他。
“在……在……城外……破廟……”
小麻子斷斷續(xù)續(xù)地說道,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
米成一把將小麻子扔在地上,對身后的衙役說道:“去,把破廟里的糧食全部帶回來!”
“是!”
幾個衙役領命,飛快地沖出了糧倉。
王連升在一旁嚇得面如土色,他沒想到米成竟然如此雷厲風行,他偷偷地看了一眼米成,見他臉色陰沉,眼神冰冷,心中更加恐懼。
他悄悄地往后退了幾步,想要趁機溜走。
米成注意到了王連升的小動作,他冷笑一聲,“王大人,想去哪里啊?”
王連升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跪倒在地,“大人,下官……下官……”他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米成沒有理會他,而是走到小麻子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小麻子,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小麻子趴在地上,渾身顫抖,他已經嚇破了膽,哪里還敢說話。
不一會兒,出去搜查的衙役們回來了,他們帶回了幾個沉甸甸的麻袋。
米成走上前,打開一個麻袋,只見里面裝滿了摻假的糧食,與富新倉里的一模一樣。
“王連升,”米成轉頭看向王連升,語氣冰冷,“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王連升臉色慘白,他知道自己完了。
他癱坐在地上,眼神空洞,仿佛已經失去了靈魂。
米成命人將這些糧食作為證據,將王連升和小麻子一并押入大牢,等候處置。
處理完糧倉的事情后,米成走出糧倉,來到聚集在倉外的百姓面前。
百姓們看到米成出來,紛紛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遭遇。
“大人,您一定要為我們做主。
“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都被這些貪官污吏給貪污了!”
“大人,我們都快活不下去了!”
百姓們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絕望,他們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米成身上。
米成看著眼前這些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百姓,心中充滿了同情和憤怒。
他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地說道:“鄉(xiāng)親們,大家放心!我一定會為大家討回公道!”
他安撫受驚的百姓,承諾將追回所有損失,并當眾宣布徹查糧倉,肅清貪腐。
百姓們感激涕零,紛紛稱贊米成的清廉公正。
米成回到府衙,立刻開始擬寫奏折,將糧倉貪腐一事詳細地記錄下來,并附上了搜集到的證據,準備上報朝廷。
夜深了,米成依舊坐在書房里,奮筆疾書。窗外寒風呼嘯,樹影婆娑,仿佛在為民請命。
他寫完最后一個字,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知道,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光明終將驅散黑暗。
他關上窗戶,回到書桌前,將寫好的奏折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卷起來,放進一個精致的木盒里。
“來人!”
米成高聲喊道。
一個侍衛(wèi)走了進來,“大人有何吩咐?”
“將這個送到京城,交給皇上!”
米成將木盒遞給侍衛(wèi),語氣堅定地說道。
“是!”
侍衛(wèi)接過木盒,轉身離去。
米成看著侍衛(wèi)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期待。
他知道,這場戰(zhàn)斗才剛剛開始。
他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書,翻開,借著昏黃的燈光,靜靜地讀了起來。
侍衛(wèi)領命后,快步走出書房,消失在夜色中。
米成回到書桌旁,卻沒了看書的心思。他走到窗邊,望著深沉的夜色,心中思緒萬千。
城外破廟里堆積如山的摻假糧食,百姓們面黃肌瘦的景象,王連升和小麻子驚恐的表情,一幕幕在他眼前閃過。
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無比,他知道,這場與貪腐的斗爭才剛剛開始。
他輕輕嘆了口氣,轉身走到桌邊,拿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涼茶。
“咚咚咚”的敲門聲響起。
“進來。”
米成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
房門被推開,一個身穿青色長衫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他是米成的幕僚,名叫吳良。
“大人,這么晚了,您還不休息?”
吳良關切地問道,一邊走到米成身邊。
米成放下茶杯,揉了揉眉心,“奏折已經送出去了,心里總是放心不下!
吳良走到桌邊,拿起奏折的副本,仔細地翻閱了一遍,眉頭緊鎖,“大人,這次的事情牽扯甚廣,恐怕朝中會有阻力!
米成走到窗邊,背對著吳良,望著窗外,“我知道,但這件事必須做,為了黎民百姓,也為了我自己的良心!
他轉過身,眼神堅定地注視著吳良,“良策,你跟隨我多年,我一直很信任你!
米成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遞給吳良,輕聲吩咐道:“此事關系重大,奏折之外,我還寫了這封信。你立刻安排可靠的人,秘密送出。”
吳良接過信件,鄭重地點了點頭,小心地將信揣入懷中。
他明白,這封信的重要性或許更甚于奏折,米成如此謹慎,顯然信中內容更加敏感。
他拱手道:“大人放心,我定當妥善安排!
說罷,他快步走出書房,腳步輕快而堅定,消失在長廊的盡頭。
夜色籠罩著整個府衙,只有幾盞昏暗的燈籠在風中搖曳,投下斑駁的光影。
遠處傳來幾聲更鼓聲,更顯夜的靜謐。
吳良走出府衙,立刻召集了幾個心腹手下,仔細叮囑一番后,便將信件交給了其中一個最為機靈可靠的年輕人。
年輕人接過信件,小心地藏好,然后騎上快馬,趁著夜色,飛馳而去。
馬蹄聲敲打在青石板路上,漸漸遠去,最終消失在夜的寂靜中。
吳良站在府衙門口,望著年輕人遠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禱著一切順利。
經過數日的奔波,風餐露宿,吳良安排的信使終于抵達京城,將信安全地呈遞到朝廷。
金鑾殿上,李志正襟危坐,手中拿著米成送來的信件,眉頭緊鎖。
信中詳細地描述了通州糧倉的貪腐情況,以及倉場總督王連升的種種劣跡。
他臉色陰沉,眼中閃爍著怒火。
殿內氣氛凝重,文武百官皆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出。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照射在金磚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卻無法驅散殿內的壓抑氣氛。
李志將信重重地拍在龍案上,怒喝道:“豈有此理!這些貪官污吏,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置百姓生死于不顧!”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震得文武百官心頭一顫。
“來人!”
李志高聲喊道。
一個侍衛(wèi)快步走入殿內,“皇上,有何吩咐?”
“傳朕旨意,立刻將王連升等貪官污吏全部抓捕歸案,嚴加審問!如有違抗,格殺勿論!”
李志語氣冰冷,不容置疑。
“遵旨!”
侍衛(wèi)領命,轉身離去。
李志看著侍衛(wèi)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他知道,這場反腐斗爭才剛剛開始。
他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地注視著前方,心中充滿了決心。
他要將這些貪官污吏一網打盡,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數日后,王連升等貪官污吏被押解進京,經過一番審訊,他們的罪行被一一揭露。
李志震怒,下令將這些貪官污吏全部處死,并將他們的家產充公。
消息傳到通州,百姓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他們感謝米成的清廉公正,感謝皇上的英明決斷。
他們相信,在大漢朝的英明領導下,他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大漢朝,在經歷了這場反腐風暴之后,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日益強盛。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