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間,他們都是能夠被稱之為“大賢”的人物。
常言道,圣賢圣賢,自然是圣人之下,以大賢為尊。
但為了穩(wěn)妥起見,這兩位逐鹿書院的大賢,依舊選擇合力出手。
其中一人提筆,在虛空寫下一個“誅”字,迎風而漲,竟憑空生出滾滾殺機,化作刀劍利刃,從天地八方,朝著寧修緣碾壓而去。
另一人則是手持一根戒尺,抬手打出的一瞬,便如有無數(shù)的枷鎖與桎梏衍生。
這世間生靈,但凡是一身道行不如他的,面對這根戒尺時,便毫無反抗之力,縱有千萬種神通秘術(shù)也用不出分毫,只能挨打,被打散一身修為,乃至打滅元神。
見到這等手段,其他各方豪強紛紛心中暗自震驚。
雖然他們之中,也不乏八境的存在,但逐鹿書院這兩位大賢,乃是傳聞之中,儒家圣人之下的最強者,只是鮮少出手,無從論證。
如今,見他們這般出手,各方豪強這才知曉,傳言非虛。
他們一同出手,所顯現(xiàn)出的威勢,更是令人心驚。
在眾人看來,只怕也唯有真正的儒家圣人現(xiàn)身,才能穩(wěn)壓兩人一頭。
圣人,乃是儒家第九個境界。
若是放在佛家,唯有“普渡境”的菩薩與之平齊。
在道家,則是渡劫境。
縱然世間諸道,皆有十四個境界,但是,在如今的微末之世,九境修為,已然是屬于人間巔峰了。
放在三教之中,也是教主級別的存在了,而像這樣的強者,一般是不會輕易露面的。
這也便代表著,這兩位儒家大賢的手段,當世能與之抗衡者,如鳳毛麟角。
但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幕,卻令那諸多神州豪強,霎時間呆住了。
任憑那“誅”字真意大盛,顯現(xiàn)無盡刀劍殺機,亦或是那戒尺碾壓寸寸虛空,宛如天理天規(guī),不可違背。
寧修緣仿佛絲毫不受影響。
他腳踏虛空,步伐極其穩(wěn)重,逆著兩位儒家大賢的儒道真意,一步一步,朝著他們走去。
見此情形,兩位儒家大賢皆是心中一驚,但他們率先出手,本就想著鎮(zhèn)壓寧修緣,并借此震懾神州豪強的意思,倘若這般示弱,最后落的只能是儒教的臉面。
于是,兩人將心一橫,周身氣勢再度大盛,背后更是有無窮功德顯化。
三千浩然正氣,橫貫蒼穹,萬篇錦繡文章,烙印虛空……
冥冥之中,一尊上古先圣虛影交織而成,發(fā)出厚重的道音。
“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一字一句之間,自是盡顯文人氣魄,圣賢風骨。
奈何今時今日,世道已然變了。
上古圣賢的教化,正不得現(xiàn)世的人心。
甚至就連這兩位當世大賢,在寧修緣眼中看來,也是那般的諷刺。
儒家修士,自詡天地清流,自詡正人君子,身為大賢,更當以身作則,知行合一。
但這些所謂的君子大賢,卻是趁人之危,與虎狼為伍,干著強盜的勾當,實為欺世盜名!
看著那漫天的錦繡文章,寧修緣只覺得字跡歪歪斜斜,若是細看,便只從其中看出兩個字,虛偽。
甚至連那上古先圣的虛影,從交織顯現(xiàn)的那一刻,也顯得有些扭曲。
莫說是一尊扭曲的先圣虛影,無法對寧修緣形成威懾,即便是他們能請動上古先圣顯靈,以今時今日的寧修緣,也絲毫不懼,甚至憑這一身帝道,能與之辯上一辯!